冯艳华,兰慧芬,陈汉锦
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时间比较1)
冯艳华,兰慧芬,陈汉锦
1)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08202。
手术患儿营养支持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营养的供给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康复和手术的预后,静脉营养液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肠道外营养问题,但在临床中发现,由于小儿年龄小、血管细,利用外周浅静脉输注静脉营养液常常发生液体外渗,使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为了探讨留置时间长的静脉营养液输注途径,我科对使用腋静脉留置针与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的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资料 2008年6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住院需要使用静脉营养液而无条件进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 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1 d至11个月,先天性巨结肠24例,先天性无肛16例,肠梗阻1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4例,其他病种7例。全部病例均使用静脉营养液,使用输液泵均匀输入,每天输注约20 h。
1.2 分组方法 将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患儿分为腋静脉留置组和外周浅静脉留置组各36例。两组性别比例、体质量、年龄、病情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输液过程中如发生外渗、堵管、脱管、静脉炎之一,重新更换留置部位,外周浅静脉组始终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等外周浅静脉留置,腋静脉组选择两侧腋静脉交替置管。
1.3 穿刺方法 两组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第4代24G静脉留置针,外周浅静脉留置组按常规输液程序在头皮静脉及四肢浅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输注。腋静脉留置组由2名护士进行操作,患儿睡在操作床上,平卧位,头偏向穿刺肢对侧,穿刺侧肩部垫小枕使身体稍往对侧,穿刺上肢肘关节伸直外展与胸壁成110°~145°,掌心向上。操作者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助手用消毒过的食指将腋窝皮肤往近端推并垂直按压绷紧腋窝处皮肤的同时阻断腋静脉的回流,使血管充盈,常规消毒皮肤,在距离腋窝中点 1 cm~2 cm处腋动脉内侧约 0.3 cm处以15°~20°进针,见回血后退出少许针芯,将导管完全送入血管后拔出针芯,助手放松按压,贴3M无菌透明敷贴,用生理盐水2 mL缓慢推注。穿刺成功后输注静脉营养液,记录留置时间和部位。
1.4 观察及记录 观察注射部位,如发生堵管、脱管、注射部位渗出、静脉炎等立即拔针,结束留置,并记录。同时记录使用营养液期间患儿每次置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对应所用留置针留置时间总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腋静脉组36例,一次穿刺成功98例次,置管后24 h因并发症导致拔针17例次,在输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留置112例次,每次置管留置时间为76.76 h±17.13 h。外周浅静脉组36例,一次穿刺成功267例次,置管后24 h因并发症导致拔针281例次,在使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留置324例次,每次置管留置时间为27.54 h±6.23 h。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60,P<0.05)。
静脉营养液是将机体所需的糖类、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营养物质按需要及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注射液[1],能供给机体足够的能量,合成机体或修复组织所需要物质,使病人在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促进伤口愈合,度过危险期。
静脉营养液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小儿外科术后营养问题,但由于营养液渗透压高、刺激性大,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入,留置时间短[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静脉留置针留置间短,留置时间为27.54 h±6.23 h。其原因为:①小儿年龄小、头皮、上肢、下肢等外周浅静脉血管表浅、细小,静脉血回流速度慢,局部血管壁长时间处于药物刺激中,静脉炎发生率高;②静脉管壁薄,持续输液使血管壁侧压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易致液体外渗;③术后疼痛及小儿天生好动,四肢浅静脉留置时留置针在这些部位较小的血管摆动,反复刺激血管内膜,容易出现静脉炎和局部渗漏;④在头部静脉较暴露的血管留置时留置针常常被患儿拔出,影响了留置。
静脉营养液的理想输入途径是PICC置管,但由于PICC置管操作比外周静脉留置针复杂,操作难度大,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护士少;操作不当有可能引起导管折断或破裂[3],导管送入过深,如不慎进入右心房会出现心动过速[4];导管昂贵,所以目前不能在临床广泛使用,特别是基层医院。
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前内侧,收集上肢浅、深静脉的全部血液[5],血流量大、流速快,输入的静脉营养液可随血液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其管壁厚,弹性好,能承受持续输液对局部血管的侧压;管径粗,留置针进入血管后导管漂浮在血管中,从而减轻了机械性摩擦,也减少了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6];位置隐蔽,避免患儿双手将留置针抓脱,从而延长了留置时间。本组资料也表明,腋静脉组平均留置时间76.76 h,比外周浅静脉留置组留置时间长(P<0.05)。
由于腋静脉解剖位置特殊,不易用止血带阻断静脉血回流而不能使静脉充盈,年龄稍大的患儿此处皮下脂肪较厚,血管目测不易看清,但腋静脉在腋动脉内侧,解剖位置相对固定,穿刺时在腋动脉稍内侧垂直按压,使腋静脉回流受阻,远端充盈,只要掌握穿刺技巧和有一定的经验,穿刺成功率高。本次腋静脉组36例,置管112例次,一次穿刺成功 98例次,一次成功率达87.5%。
综上所述,由于腋静脉置管操作简便,与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相比留置时间长,因此在小儿使用静脉营养液时,腋静脉是理想的输入途径,特别适合无PICC置管的基层医院。
[1] 于康.临床营养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30.
[2] 肖艾青,谢立华,马媚媚,等.腋静脉留置在极早产儿静脉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5):99-100.
[3] 刘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术临床应用近况[J].护理研究,2004,18(4A):584-586.
[4] 张慧,崔其亮,陈丽萍,等.NICU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100例体会[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4):177-178.
[5] 吴先国.人体解剖学[M].第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2.
[6] 刘芹,倪红霰,尚启云.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进展[J].家庭护士,2008,6(6C):1687-1689.
(本文编辑 李亚琴)
Comparison on indwelling time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catheter infusing from different area for children
Feng Yanhua,Lan Huifen,Chen Hanj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Guangxi 530003 China)
[目的]比较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时间。[方法]将72例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患儿按照使用静脉途经分为两组,腋静脉组通过腋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外周浅静脉组使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等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观察两组留置针每次置管留置时间。[结果]腋静脉组每次置管留置时间为76.76 h±17.13 h,外周浅静脉组每次置管留置时间为27.54 h±6.23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留置针可用于小儿静脉营养液输注,与外周浅静脉相比留置时间长。
小儿;静脉营养液;留置针;留置时间
R472.9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19.016
1009-6493(2010)7A-1729-02
冯艳华(1963—),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人,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大专,从事护理管理及儿科临床护理研究,工作单位: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兰慧芬、陈汉锦工作单位: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2010-02-22;
201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