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萍,曹培芳,钱佳蓓
(江苏牧医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新思考
陈淑萍,曹培芳,钱佳蓓
(江苏牧医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入手,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困境,并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高职院校;辅导员;建设途径
(一)重视“德育”与忽视“德育”队伍建设的矛盾
注重“德育”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近几年,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专门设置了辅导员岗,也就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评价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发展空间局促等问题,这些都造成辅导员地位的尴尬,也必然导致辅导员队伍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严重影响到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甚至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降低制度不完善,不能真正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数量的增加和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据统计,30%高职院校辅导员数量都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标准,这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难以保重辅导员有充分的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势必导致师生间的陌生与疏离,从而导致辅导员工作无法发挥最大的效能。
(三)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与学校对之提出工作要求的矛盾突出
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对辅导员队伍的定位不准确,导致辅导员是工作最繁重的群体之一。几乎所有与学生有关的事务都是辅导员的职责范围,许多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安排工作,辅导员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一个“保姆式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琐碎而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已经让辅导员负荷较多,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学业指导。
(四)辅导员工作的付出与经济报酬不成正比
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尽管工作纷杂繁重,但经济总收入却低于专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无形当中导给辅导员队伍不受重视的暗示,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
(五)学院的内涵发展与辅导员参差不齐的综合素质矛盾日益突出
许多辅导员缺乏高校教育管理的经验,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掌握较少,不能较好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规律,从而在工作中缺少方法和技巧,不能做到驾轻就熟。
(六)工作责任与社会认可度两者之间的矛盾
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高校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品质与综合素养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高职院校只注重专业教师,在经济待遇、技能培训、社会考察、出国留学等方面也更趋向于业务教师,特别是有些老师、学生甚至个别领导对辅导员存有偏见,认为只有综合素质较差的人才愿意、才聘用做辅导员。以上种种情况的都使辅导员无法进行身份认同,缺乏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使一些辅导员考公务员、考博、转行或跳槽,导致了辅导员队伍丧失了稳定性,瓦解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转变观念,角色定位准确
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
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在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而生源的质量越来越低。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更加参差不齐。较之几十年前的大学生相比有诸多较大差别。一方面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强,交际广泛、自我意识较强等优势;另一方面就是道德弱化、情感泛化、耐挫能力较差、容易走极端等劣势。从而导致了老师“难教”、学生“厌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当然产生这一现象不排除有师资、教学设备和手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的原因,但是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特别是近几年,许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出现多起自杀、杀人、绑架、盗窃、强奸等恶性暴力事件,这些现象的发生也就凸显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非同寻常的意义,呼唤着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出现。专职辅导员专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方向与价值观的指引、就业创业的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体现真正大学教育的内涵。
2. 按照国家标准,做好人员配备工作
为了更好发挥高职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效能,高职院校要对辅导员数量进行科学的配备,也就是一个辅导员目前所带学生不超过200人,这也是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体现。因为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超过力所能及的极限,必然导致事物走向反面。当然,我认为每一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当专职辅导员目前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吸收一些专职老师或者是优秀学生干部、党员来补充力量,密切配合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这样一方面减轻了辅导员的负担与压力,另一方面也确保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 角色定位准确,加速职业认同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辅导员都存在诸多关于自身身份的困惑。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尽管面临的工作繁重纷杂、尽管身份还受其他老师、学生的质疑,尽管目前前景依然模糊 ,但是客观上并不能否定辅导员工作的崇高与伟大。每天面对一群年轻朝气的学生,尽管每天都会发生新的可能,但是对辅导员来说,也是人生的历练。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辅导员的作用也越显重要 ,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清晰可见。
(二)规范和完善选聘与培训机制
1. 严格选聘标准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要把握好选聘“源头”,根据每一高职院校的生源、专业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招聘计划,包括辅导员的所在院校、所学专业、所取得证书 、是否参加社会实践、是否热爱学生管理工作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要对辅导员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耐挫能力、对社会信息把控情况等方面的测试,挑选出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组建辅导员队伍。这项才能为院校思想政治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内容
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除了辅导员自身积极吸收营养外,高职院校还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根据各种专业不同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派辅导员代表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讲座,报考会、交流会或培训班。积极向先进的院校学习先进教育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一方面确保思政工作的更有效、协调开展,另一方面可以使辅导员队伍不断的吸收新鲜的血液,自身的成长跟上时代的要求,充满满足感与幸福感 。
3. 拓宽培训渠道
选派辅导员代表参加企业实践、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学院也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学或作报告,从而使辅导员处于不断的学习充电过程,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4. 做好培训内容反馈、考核工作
考虑到学院培训经费问题,根据培养计划,选出让辅导员代表参加各种培训,同时要做好培训内容反馈和考核工作。一方面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领导汇报培训内容,然后通过作报告、开讲座等形式把所学到的培训内容及时传达给其他的辅导员,让其受益,这样从而大大节约了经费支出,同时也提高了培训的有有效性。
(三)拓展自由发展机制,搭建成长平台
1. 构建科学的培养结构模式,拓宽成长空间
1.1 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途径专门化
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科,而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胜任这门学科,除了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更要具备良好的能力素养、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特别是高职辅导员,面对生源结构、知识层次更加复杂的学生、只有具备以上素质才能融入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的“以人为本”,让管理与教育相得益彰。因此,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就必须在高校进行专业化培训亦即在普通高校增设新专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等课程,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就是任职于高校辅导员岗位。当然也可以把这一专业作为选修课,使其他专业有意愿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学生为可能从事的职业做好准备。同时在学习期间,要给与更多的实践平台,参加各种各样的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自身的协调、管理、沟通等能力。也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兼任本校班级的副班主任,提前模拟“演练”,以得到实践锻炼。
1.2 加强培训力度,提升综合素质
针对高职院培养理念、生源结构、专业设置等方面独特性,高职院校要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和重实效的辅导员队伍培训体系。按照专业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法制安全知识、心理知识、学生管理、就业指导、学生技能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同时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性较强,辅导员还要进行与所带班级对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好与学生进行沟通、协调班级。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培训学习、可以提升其思想境界,提高管理、教育方面知识、技能,促使辅导员队伍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力量。
同时高职院校应当借鉴上海复旦大学的举措,一是成立高校辅导员协会。一方面对校内辅导员进行包括党团建设、沟通技巧、心理咨询、职业策划等方面专业指导与服务。另一方面也给辅导员的交流经验、心得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平台;二是推行学生辅导员分级职务制,以此来促进辅导员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1.3 改变传统思路,拓宽培养途径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并不是辅助性的、可有可无的工作 ,而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少数高校特别是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对辅导员不够重视。为了节约教育成本,随意外聘稍微有一些教育背景的人来任职,同时,校内一些辅导员也没有读研深造的机会,而这样的做法严重打击了辅导员的积极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支持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今年又提出鼓励支持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方面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是提高辅导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取得学位后辅导员适合并愿意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学校应把他们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加以培养,愿意从事教学科研的,学院给与一定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两课教师的骨干,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为了打造一支雄厚的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给予读研深造的辅导员给予政策支持,拓宽培养途径。
(二)推进制度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2.1 辅导员队伍管理专门化
为了将高职院校辅导员从高校教师职务序列中单列出“学生思想政治系列”职务系列工作更好的落实,则必须明确其任职条件、晋升职务的办法、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等相关问题。将辅导员队伍列入高校行政职务系列,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门化的管理将有助于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改变过去只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而不安心工作的现象,同时能进一步规范辅导员 队伍的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综合素质,满足工作的需求。
2.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兴趣和热情
一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给予辅导员较合理的定位和地位,提高辅导员心里优势。二是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管理、评价机制,落实辅导员的编制、级别、职别等问题。同时可以从一批优秀学生中选取助理辅导员协助辅导员工作,这样既可以减轻辅导员工作负担也可以锻炼学生。三是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完善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规范,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职定级密切挂钩。四是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协调好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能,这样才能激发辅导员岗位意识,才会对本职工作有认同感,真正把辅导员职业当做长期从事的职业,找到自身的成长归宿。
2.3 拓展发展机制,搭建成长平台
一是高职院校要鼓励和支持一批热心、志向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在职或脱产攻读学位和业务进修,学成之后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二是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优秀辅导员报考党政干部或国家公务员;积极向高校组织部门推荐优秀辅导员、转向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三是学校优先推荐辅导员到校外挂职锻炼。四是将那些能力强、素质高、业绩突出的辅导员根据本人意愿、要求选拔到学校各级领导岗位。
[1] 周先进.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五项机制[J]. 湖南社会科学报,2006,6.
[2] 孟万金. 职业规划[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薛徽.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发展[J]. 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4] 教育部师范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时间[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G71
A
1008-7427(2010)11-0025-02
2010-09-06
作者陈淑萍系江苏牧医学院讲师;曹培芳系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