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芬,李晓衡
(1.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衡阳 421001;
2.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素质教育视阈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考
王莉芬1,李晓衡2
(1.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衡阳 421001;
2.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而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校园文化场是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主要途径。
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必由之路,也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对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教育,它不是指哲学、系统科学和具体科学的全面教育,而是特指具体科学教育中的与人文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和心理科学教育相并列的自然科学教育。即是指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包括科学精神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能力教育和科学人格与习惯的培养。科学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功利性与实用性,科学教育拓宽了人的认识领域,发展了人的智慧,解放了生产力,使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得了物质财富。就科学教育内部而言,各具体学科的目的与功能不同,有着明确的分工,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育人,全面弘扬人性,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学艺术的教育,通常称之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现代人文教育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而造成的对人性的束缚和扭曲而提出来的,它追求生动性和社会化。它主张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起校正、平衡、弥补作用的人文精神力量,从而培养完整健全人格的人[1]。
可以看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和社会价值。科学教育在于传播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求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其操作要义指向“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授人文知识、培植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求善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其操作要义指向“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毫无疑问,只有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真正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一系列交织的问题,才能显现教育的内在魅力,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现实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割裂,或重一方而轻另一面的教育,都是不完善的教育。社会的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固有功能的发挥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是由于知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我国高校学科交叉综合的趋势与世界潮流相比明显滞后,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彼此割裂和矛盾冲突,已严重妨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职能的实现。正如周远清同志所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要下大力气来改变这种思想,更新观念。[2]”而现代大学为“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了一种无法用金钱、价值作为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科学的统一[3],它反映出教育对人的人格、文化、创造力的完整性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这两种教育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谐统一,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统一的一代新人,引导他们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这也正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教育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制约,因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变革。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人们对其不合理的利用也产生了诸如环境危机、能源短缺以及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是难以满足需求的,相反将使问题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是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正确选择。
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培育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兼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由之路[4]。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对人们的学习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的个体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们的多元化发展需要一方面有赖于科学乃至科学教育提供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文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精神财富。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力,而且还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学科出现了高度综合的趋势,对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作为个体的人必须重视自身全面发展,锻造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将之和谐统一于一体,最大化地实现人生价值。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是满足个体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5]。
历史地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从融合到分野,再到融合的道路,两者在相互抗争中交错发展。自然科学体系未形成之前,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比较发达,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到了近代,伴随欧洲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开始分离,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科学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以开发人力、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思想地位渐升,人文精神出现滑坡。20世纪70年代之后,人们所面临的种种社会挑战和精神危机使人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一度被科学发展所遗弃的“人文”,于是充满着对人类社会自身终极关怀的人文教育开始复苏涌动,逐渐找回其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
但我们应看到,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不平衡性。我们今天的大学,培养了不少只懂科学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的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学技术缺乏科学素养只能侈谈人文的“边缘人”[6]。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提倡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却难以落到实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学科分化及扩张,促使人文学科的领域日益狭窄;教育目标越来越浅近化,越来越急功近利,学生忙于应付各类课程及证件的考试,既没有时间和精力广泛读书,更无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学生的课程越来越多,各种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日益规范,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日益被规训于工具理性的掌控之中,并没有真正获得良性发展。对此许多专家学者深感忧虑。如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先生认为:“文科教育是大学推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引导和保证。[7]”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也指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功底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8]”。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重视教育根本目的的教育和忽视实现教育目的手段的教育,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是由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才导致了这两种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彼此割裂和矛盾冲突。因此,从教育目标、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来看,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涵并不是简单地让两者合二为一,也不是让一方去消解或统率另一方,而是希望在“两种文化”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正如季羡林先生在以“21世纪人文与社会”为主题的首届北大论坛的演讲中直言:“在21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文理双方的专家都要考虑交融的问题。”对此,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新世纪,为使教育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高校都在积极更新教育价值观念。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教育改革的目标。[9]因此,大学教育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组织和实施各种专业教育时,都要注意结合人文教育的内容,努力地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使两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互相补充,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互相促进,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思想内涵和思维方式,让思维角度从平面走向立体,使人的思想、品格、情趣更加丰富,成为一个更有能力、更关心外界事务、更加完善的人。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和推动学生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协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提高科学兴趣的同时,客观、准确地认识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并以辨证的观点考察科学技术与人类现代生活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自然科学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密切关系,加强传统文化和交叉学科的新课程,促进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培养更多身心和谐发展、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共存的年青一代。
为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校专业结构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必须努力实现三个层次的目标,即通过调整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通过调整实现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融合;通过调整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与融合。为此,高校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上要注意:第一,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必须由以往过于注重适应已有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需要,向高度重视未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革趋势,注重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要求转变;必须由以往过于强调人的“职业岗位适应性”和“就业教育”,向强调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创业教育”转变。第二,要积极设置、发展交叉综合性的学科、专业。这不仅是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新方向,而且也是高等学校依托其强大的人才优势和丰富的学科背景,推动知识的繁衍生长,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高等学校还要不断探索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与途径,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发展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大学教师作为高等学校各项活动的主导力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将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所在。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提高大学教师修养水平的途径、方法与机制。一是提高大学新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其准教师阶段的求学过程中,就要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训练,使大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其源头就能得以改善。二是采取各种方法途径,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考核工作。一方面要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必要性的认识,使其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型教师向具有综合素质的智能型教师转变的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在制度保证、机制促进方面下工夫,推动广大教,实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高”。与此同时,对教师素质的考核,除注重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外,也要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人文关怀精神的考核。三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做到科研、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适应新时期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要求[4]。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整合的有效的教育途径。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精华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源泉,它赋予一所大学独立的文化品位。大学生被浓厚的人文信息与科学信息所包围,接受持久、广泛而深刻的熏陶,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具有深刻影响。要积极构建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场:一是在发扬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结合专业特点的科技、学术活动为重点,以融入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校、院两级品牌活动和校园广场文化活动为依托,着重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努力营造健康、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通过科技节、文化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得到强化;三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讲坛、大学生校园广播站、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体育节,大力开展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舞台,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建设,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富有思想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环境。
[1]刘开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44-46.
[2]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15.
[3]施今.论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和谐统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13-14.
[4]金海燕.浅议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J].科学与管理,2004(3):51.
[5]王莉芬,凌均卫,冯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理工高教研究,2003(6):66.
[6]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161-62.
[7]侯样祥.我的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99.
[8]杨叔子.永必重求真,今应更务善[C]//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5.
G640
A
1008-2603(2010)05-0118-04
2010-05-31
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改革课题"地方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湘教通[2009]321号)。
王莉芬,女,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李晓衡,男,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杜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