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金融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2010-08-15 00:45欧璇
当代经济 2010年4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专业

○欧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也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在中国,国际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中国的国际金融市场要快速发展与完善,就不可缺少一批有一定专业水准,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国际金融人才。我们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自从1998年开始就设立了国际金融专业,其目标也旨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在过去11年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为了适应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对现代国际金融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我们必须联系实际、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对课程设置等方面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本文将就新时期国际金融专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结合自己近几年的国际金融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国际金融专业培养措施的一些思考。

一、新时期国际金融专业教育面临的市场环境

1、金融机构多元化及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

以我国为例,市场经济改革之后,我国从“大一统”的金融模式解体形成了现代中国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现在的金融机构,除了人民银行以外还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大批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除此以外我国还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与合资银行出现。近来我国又推出了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对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并上市。

由此可知,众多金融机构的存在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要求广大国际金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要越来越丰富,还要求能够紧跟时代特征更新知识。

2、金融市场趋于成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伴随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国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很迅速,我国近年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发展也较为迅速。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新型国际金融业务,使金融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以往国际金融专业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在现代国际金融教育教学中加入与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及技术从而使国际金融专业教育的内容要有多元知识结构

总的来讲,新时期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后果是,经济领域中对单一型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将减少,随之增加的是对那些既懂管理又通英语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

二、新时期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国际金融专业,其培养目标普遍定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上,我们学院的定位也是如此。但面对新时期国际金融市场需求,这个目标定位就必须加以扩大。通过近几年来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本人认为:国际金融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才能的国际金融人才”较为合适。这种提法虽然有点偏大,但根据我国多年来国际金融教育模式来看,大家注重“专才”的培养而忽视“全才”的培养。当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才”的培养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但从现代金融发展来看,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必须以“全面人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打造宽厚的基础,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全方面能力。

三、新时期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教育培养措施的思考

1、改善国际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培养目标

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非是两大去向:一是就业,二是考研。根据中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外的课程设置为:“初级专业(及相关专业)课——高级专业课——实战专业课”。这与我们学院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式大相径庭。很显然,国外的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凡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一概不开。他们认为大学教育的目地是直接面对和适应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市场。而我们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的基础课包括有政治德育课、体育课等等几乎占三年必修课的30%。基于以上的对比,针对本院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微观类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目前随着金融理论从宏观抽象转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研究方向的发展,国际金融专业教学也应该顺应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与国外国际金融学教学模式接轨,增加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内容包括公司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组织学,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投资理论、家庭理财、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加强微观类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接近和了解现实,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然,强调微观类课程建设,并不意味着宏观类课程建设不重要,应该是宏观、微观金融课程的平衡发展。

(2)注重国际金融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

2、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1)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我们学院的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学后知识又掌握的不牢固。因此,教学方式必须改革。本人认为:一是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的传输,并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讨论,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激发兴趣。以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外汇与汇率”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运用巴林银行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败的实例进行案例教学;二是运用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金融专业的许多课程实际上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让学生在国际金融实验室中进行模拟的外汇买卖,由此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外汇交易的目的兴趣。

(2)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我院教师队伍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具有了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的理论基础都很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够丰富,具体到微观的业务操作,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可创造条件,加强与金融企业的联系,以方便本校学生的实习。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聘请金融部门的专业人士给学生以办讲座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情况。

(3)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以增强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我国加入WTO后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扩大对现代的国际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既要掌握大量金融基础知识也要强化英语和通晓国际金融惯例。另外,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身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因此本人也提议,在本院的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当然,在提倡双语教学中,一是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堂容量来确定是否进行双语教学。课程难易程度适中课堂容量较小的情况较为适宜推广双语教学。二是要注意加强双语授课教师本身的英语及金融理论的修养。某种情况下这也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最后是要注意双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最好以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这既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跟踪金融理论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理论知识。

3、配合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目前,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现象。这种僵化的考核方式与培养实践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互相矛盾的。因此,我们已经按国际金融相关课程比如《国际金融学》和《国际结算》的考核内容分成理论与实务两部分,取笔试与实验室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是基础理论考核,目的是主要考查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如汇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实验室考试主要针对《国际金融学》和《国际结算》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对这些课程采取的手段利用实验室上机操作,考核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种考核不仅使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对于国际金融相关课程的实践考核方式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平时成绩。授课教师给每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记录每次训练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实践训练报告等组成,为计算实际操作能力总成绩提供数据。

其二,笔试成绩。主要以书面简答的形式考察国际金融类课程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

其三,实际操作考核。根据这些课程实际操作的特点,主要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比如外汇交易操作中,学期初,授课教师会在每个参加实践课学生的模拟账户上注入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学期中,学生们可以运用理论知识对外汇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外汇买卖。期末时,授课教师统计学生的盈亏状况作为期末总成绩的计分依据。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实际外汇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和买卖时机的把握。

其四,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局域网上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根据内容展开充分讨论。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提问和解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尝试到探究和创新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考核的方法之一。

4、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

国际金融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成为用人单位和教育部门的共识,而产学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设置一个完整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院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金融实验室模拟交易系统,该系统能提供专业金融市场的行情资讯和交易系统,能够使广大学生把所学的各种证券、外汇交易知识在一个逼真的环境中得到直观、形象的理解,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践更完善的结合。对学生将来从事各金融领域的真正交易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我们学院还需加强与金融各单位的联系,有计划地选派实验教师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到已开展金融实验教学的兄弟院校去参观、学习,及时到国内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相关科技公司培训、见习。了解新业务发展与金融改革及计算机金融业务软件运用情况,尽可能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与教学方法,博取众长,为我所用。

总之,我们在进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应放大国际金融视野,夯实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基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过程,从市场需要出发,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急需和稀缺专业人才为教学依托,抢占人才市场份额。

[1]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

[2]杨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

[3]吴时舫:培养外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6(5).

[4]欧阳有旺、郭常亮: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12).

[5]欧璇、周娜:浅谈金融实践教学在高等金融教学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2005(3).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金融专业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