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旭
(军事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5)
进入新千年十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高校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这也使高校的经营活动、产权结构和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高校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现象的日趋严重。2006到2009年,河南查处高校腐败案56起,2009年,武汉大学两位校领导双双落马,高校腐败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究其根源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松懈,财务监督缺失。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实际,提出了几点强化高校财务监督的建议。
首先,作为一级监督主体,部分高校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监督职能对高校财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有所懈怠,在具体财务活动中,重业务轻监督,对资金使用缺乏认真审核,重金钱轻实物,对高校资产的保值增值不重视,重花钱轻效益、重收入轻支出、重运作轻规范、重合理轻合法。有人甚至认为抓财务监督是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不利于高校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和自我发展。其次,作为主要监督主体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部门,在内部财务控制和内部审计方面存在走过场的现象,马虎了事,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未能认真地落实。此外,广大群众由于对学院财务状况缺乏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监督缺乏主动性,而且容易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加之不了解情况,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自主权扩大,高校独立法人地位也得到进一步确立,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主体,在这种制度前提下,高校主管部门对高校经济活动的财务监督作用也逐步弱化。高校领导掌握院校人、财、物的管理大权,由于缺乏有关约束机制,财务机构和人员容易产生明哲保身的思想,很难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导致高校经济责任制难以落实,财务管理和监督水平普遍不高。此外,高校财务内控制度不够完善,难以保障高校国有资产的安全。从最近发生的多起高校违纪违法行为看,几乎都发生在高校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而产生这些问题的环节又是在经济活动较为频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薄弱的环节。另外,虽然高校在财务管理中都制定有一些规章制度,但是,一些单位在制定制度方面存在缺陷,有些制度不够具体或不够公开;有些制度不落实、不考核,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致使高校经济活动及财务工作处于监督不力的状态。
首先,现阶段,高校的财务监督形式普遍比较落后,监督的内容也没有明确规定,很多高校的财务监督仅仅限于事后监督,出现了问题才进行监督,没有出现问题就不监督。事后监督因为缺乏时效性,往往很难起到很大的监督作用,即使最终查到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造成的损失也无法挽回,这种监督形式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监督效果。另外,在具体的财务监督方法选择上,主要以书面监督为主,一般也只是看凭证、看账簿、看报表,不能实现对高校财经活动的全过程监督。有的高校仅局限于对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对各种专项投资等没有进行可行性的论证,盲目上马,容易造成高校资源的浪费;对高校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招生流程缺少跟踪监督,容易滋生腐败,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损害国家和学校的利益。
学校要强化财务监督,必须具备过硬的财务人才队伍。一些高校领导缺乏对财务工作的正确认识,认为财务人员只要做好账,管住钱就行了,对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做好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使得一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造成高校财务管理混乱。多年来,由于高校财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财务工作水平也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财务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素质较低。在财务工作中,部分财务人员不能准确分辨高校经济活动的真伪,缺乏职业敏感性和专业分析能力,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能真实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二是职业道德水准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部分人员没能经受起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因素影响下,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在具体工作中对财务法规和制度甚至原理不管不顾,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导致财务会计资料虚假,财务信息失真等,还有一部分财务人员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在财务管理的错弊行为面前没有坚持原则,甚至支持和参与弄虚作假,与违法乱纪者同流合污,造成国家和学校的财产流失。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监督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好坏。特别是在国家投入日益增加、高校快速发展的时期,强化财务监督,完善财务约束机制,是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其依法理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高校经济活动高效有序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领导能否把此财务监督工作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财务监督工作的效果如何。所以,领导要加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对此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支持本单位的财务部门开展工作。高校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从业人员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意识。遵守高校制定的各种规定和管理制度,了解并掌握高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提高财务监督的思想意识。
完善、健全、系统的财务监督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搞好财务监督工作,加大财务监督的力度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国家已颁布和制定的有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以及结合高校的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而制定的一套确保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有序进行、财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制度。制度建设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由于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繁多复杂,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校内财务制度建设在内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是否做得扎实和完善。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对高校领导经济行为的制度约束。一是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高校领导干部责任问责制,对决策失误、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追究责任,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刚性约束。二是建立健全高校投资项目论证会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的审批制度和程序,重大经费使用必须经高校党委或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避免个人包办和无人负责的不良趋向,减少职务犯罪。其次,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要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合理设计高校财务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提高岗位间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控制,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将内部控制制度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把内部控制的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强化审计的监督职能。通过实施财务联网将高校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联系起来,赋予高校审计人员随时查看财务部门所有财务业务以及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财务信息的权限,提高审计监督的及时性。同时,由于高校审计部门是对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再监督,独立性差,必须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为此,可以采取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解决。
科学严密的监督方法是提高高校的财务监督水平的必然前提。要结合高校经济活动规律,将高校财务由事后监督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全方位监督转变,形成一种多环节、全过程的财务监督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延续性;要把内部的财务监督、审计监督和外部财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联合财务监督,形成立体、多维、全面的内外多渠道监督网络,确保高校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开展;要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在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加强财务内部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通过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定期通过网络和舆论平台将高校的财务收支情况、财务整体状况、经费的收支情况和经费使用效益情况公布,让学校重大财经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检查,提高群众的监督能力和参与监督意识;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各种简单易用的财务查询、监控、督导系统,发挥现代信息工具方便、快捷的特点,提高监督效率,避免因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决策失误和职务犯罪等现象的发生,通过有效的财务监督、管理,达到加强、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目的。
高校领导和财务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提高财务人员财务理论素养,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理论、财务标准制度、法规和有关高校经济政策制度的学习把握,为进一步提高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并为高校领导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作用。二是要增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在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出纳、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维护财务制度的严肃性,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制止违法乱纪行为发生的同时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财务制度许可的范围内,予以灵活掌握,提高财务监督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要强化高校财务从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高校要重视财务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财务监督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决策能力,把财务监督变成财务监督主体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使财务人员时刻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财务和会计法律、法规作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财务工作,提高高校财务监督水平。
[1]肖娟: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5-02-16.
[2]王静: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管理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6(2).
[3]雷平:高校财务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