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鑫(江苏省如皋市公路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主要监督有关预算资金的支出和使用情况。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公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就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对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和使用进行监督,对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各项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报告并作出建议,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的目标。
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威信。事业单位收入绝大部分为财政性资金,如果事业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出了问题,将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业单位内部通过经常性和针对性的审计,督促事业单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为单位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基础还比较薄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功能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出审计的作用。虽然很多事业单位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内部审计效果不佳,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壮大,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也将被提上日程。2003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公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十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04年3月5日再次发布5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规,使审计人员有章可循。
新《审计法》将进一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至“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新《审计法》明确要求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责任,促使其重视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控制、评价、服务的职能,内部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最大特点和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了独立性,才能做出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能否真正地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等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否具有独立性。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的较多,比如会计兼任审计,审计对主管会计负责等状况,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多方利益的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事业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和地位,使其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直接对最高管理者负责,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赋予内部审计人员更重、更多的职责和使命,对管理活动进行一种独立公正的检查和评价,真正发挥改善管理、堵塞漏洞、防范犯罪、提高效益的职能。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主要审查部门在国家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是否建立健全本部门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从中发现部门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审计抽样规模和审计程序打下基础。
审计内控制度的方法主要是开展内部控制测评,审计人员首先通过查阅文件、观察、询问和符合测试等方法,了解单位内控的基本情况,检查单位在授权批准、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实物控制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完善,要通过符合性测试的方法对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有效程度进一步检查和评价,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进一步查清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落实与执行情况,促使被审部门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和协助解决被审计单位在落实审计意见和决定中存在的困难。
审计过程中的调查是审计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事关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调查是审计的重要手段。审计实施方案前,要详细了解被审计部门职责范围、银行账户设置、会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重点检查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挤占专项经费的问题等。内部审计在坚持进行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应积极开拓新的审计领域,内部审计目标不仅是查错防弊,而且是向真实、合规和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注重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明确审计目标,扩大审计范围,构建一个多方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促进被审计单位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事业单位“账外账”、“小金库”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单位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应当适时进行现金和实物盘查。主要核实资产真实性、合规性以及资产的调拨、报废和变卖等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及时入账等,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保证账实相符。对支出的审查,着重看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安排和管理,注重对“三有一多”单位(即有资金分配权、有罚没收入和有预算外收入部门)的审计及审计调查,审核资金的使用是否真实、合法,是否符合规定范围和标准。
事业单位急需打造一支业务素质好、政策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从事内审工作,以确保内审人员在新形势下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目前,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影响审计判断能力。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根据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尽快培养一批具备相应高素质专业能力的内部审计人才。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管理、法律、金融、工程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审计人员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精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聘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部门,以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及审计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内部审计,利用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过得硬的审计人才队伍,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主要监督有关预算资金的支出和使用情况,既要重视预算内各项经费收支的审计,又要抓好各项预算外资金收支的审计;既要注意被审计部门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也要认真反映其资金使用的绩效情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以谨慎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以明确责任,逐步加大审计的力度,尽量减少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管理层决策更科学合理,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