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桥 (中共潜江市委书记)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省发展普遍带来了严重冲击,潜江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尤为严重,占全市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石油经济下滑16.9%,工业增加值和提供的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8.2亿元、0.52亿元;同时,工业企业面临销售市场疲软、产品价格下滑的双重压力,经济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潜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传统发展之危当作转型发展之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双转”为方向,大力实施“五个结合”,做到政企联手、多措并举,实现了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结构调整中提升。去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26亿元,增长10.1%,其中市属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6.94亿元,增长32.07%,占全市总量的65.6%,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96亿元,增长40.3%。其他各项指标都较好完成全年计划。
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从上一年的最高峰130.96美元/桶跌至39.37美元/桶,平均价格55.31美元/桶。潜江“一油独大”的经济格局遭受釜底抽薪的冲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一方面想油田所想,急油田所急,谋油田所需,大力支持江汉油田发展。与此同时,全力发展市属经济,重点支持工业园区、国有农场两大板块经济加快发展,构建园区、农场、油田多极支撑的发展新格局。重点实行“三推进”:一是推进项目建设,以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全市深入推进“投资年”活动中,对36个重点项目实行重点调度,全年开工建设32个,完成投资23.07亿元。葛洲坝水泥、园林青酒业等10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工业园区、国有农场完成投资62亿元,占市属总投资的64.5%,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二是推进园区建设,做大经济发展平台。去年,全市共投入1亿多元完成了潜江经济开发区、园林经济开发区和江汉盐化工业园道路改造升级、电力增容及线路改造等工程,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落实园区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三是推进全民创业,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我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试行意见》,低门槛、无障碍发展民营经济。去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770户,其中私营企业523户,比上年分别增长19%、75.5%。去年在油田经济大幅下滑的形势下,园区经济和农场经济分别增长32.4%、18%,成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1、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保企业稳增长。我市出台了支持工业企业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强化财税支持,采取减免、缓征土地使用税、行政规费总量控制等措施,筹资1亿多元资助困难企业;帮助139家企业争取授信40.9亿元,全年履约金额41.6亿元,履约率达102%。做大企业担保平台,将汇桥担保公司资本金扩大到1.05亿元,担保额扩大到8亿元,全年共为63家企业担保融资5.5亿元。制定了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的指导意见以及绿色通道制度,永安药业顺利挂牌上市,长江路桥、华山水产等企业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全市工业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实现了不停产、不裁员、不减薪。二是调结构促提升。主要做到“三抓”:抓集群。推动项目分类入园、集聚发展,形成了潜江经济开发区的化工产业集群、张金经济开发区的铝产业集群、江汉盐化工业园的盐化工产业集群。抓循环。围绕盐卤资源开发,做大仙桥化学、江汉油田盐化工总厂,引进发展方圆钛白粉、益和化学、喜人化工等10多个配套项目,推动垃圾资源化,形成以氢气、硫酸、热能等为中间体的35亿循环经济产业群。抓产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企业产业化经营,抢占发展制高点,引进晋煤集团与华润化肥合作,解决原料煤的供应;引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仙桥化学合作,深度开发下游产品,推进氢气等废气物的综合利用;永安药业向牛磺酸产业链上游发展,上马环氧乙烷项目,抢占原料供应控制权等。三是靠技术创优势。本市投入1100多万元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莱克水产、潜江制药等4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进入省级序列,华山水产、仙桥化学等5家企业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突破性发展房地产业。投入3.14亿元,高标准开发建成了锦绣潜城、湖滨领地等10多个规范化小区,去年房地产业实现税收增长31%。二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促进城市消费。总投入1亿多元,大力推进美食餐饮街、商业步行街,以及农贸市场、农机汽配等6大专业市场建设,城市消费呈现单一消费向多元消费、物质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变的趋势,全年实现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激活农村消费。去年累计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181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232万元,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90个,农村消费呈现由数量向质量、由价格向价值、由低档向中高档升级的趋势,全年实现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三是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以筹办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为契机,投入近3亿元,推进曹禺公园二期、市民体育活动中心、翡翠半岛五星级酒店等重点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以兴隆水利枢纽、借粮湖、返湾湖、龙湾遗址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带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以“农家乐”为主的农村观光休闲短线旅游热。四是大力发展运输物流业。我市投入1亿多元,加快园林一级客运站和广华二级客运站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潜江陆、铁、水交通便利的优势,建设物流园区,打造江汉平原物流中心。
3、着力引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坚持把引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三新”型产业作为提升产业层次的突破口。目前,我市已引进了西捷航空、香港川田等一批新材料型项目;巨特电子、苏博新材料、熵谷科技等一批新技术型项目;江汉环保、江环实业等10多家企业形成的环保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产值突破5亿元,近5年来年均以28%的速度递增。
1、围绕优势产业抓招商。围绕纺织服装、冶金机械、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招商引资。2009年,我市四大产业全年实现产值18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2%。同年,我市还成功举办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全年新引进落户项目92个,实际到位资金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2、着眼科技创新抓合作。我市与省科技厅开展厅市合作,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农业科技、产学研结合等发展。积极开展与武汉大学的产学研项目合作,着力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投资4.15亿元的华山农产品加工园项目已顺利启动,5年后将建成年处理废弃虾壳10万吨,生产甲壳素4000吨,年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的水产品加工及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此外金松纱业、巨源油业、金澳科技等企业与武汉工业学院等院校共建实验室,潜江制药、江钻股份、永安药业在武汉建立研发中心。
3、紧扣借力发展抓配套。一方面,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以杨市工业园、园林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引进了一帆制衣、诚宇制衣、东颢制衣等企业,形成服装加工出口基地。另一方面,主动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配合武汉市“化工产业外迁”发展互动计划,先后引进了武汉有机、武汉无机等一批企业将项目落户潜江,形成化工原料生产供应基地。
4、突出调整转型抓市场。一是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支持齐力华盛、江赫医材、诚宇制衣、亚利服饰等一批重点外向型企业打响“潜江制造”品牌,巩固和提升出口市场份额。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等手段,积极开拓南美、东南亚、非洲、大洋洲及中东等新兴市场,建立多元化市场格局,增强应变能力。二是积极发展内贸市场。支持永安药业等外向型企业在巩固外贸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组织华山水产、莱克水产、江赫医材等企业参加中博会、广交会等国内专业展会,对参展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引导企业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以弥补国际市场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
1、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一是严把招商引资门槛。我市在项目招商上,严格把好环评关,设立生态门槛,对环境要求不达标、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使GDP更加清洁环保。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取缔“十五小”和“新五小”等污染重、能耗高、效益低的企业。
2、大力开展“三级”治污。一是强化企业内部治理。限期治理规模以上环境不达标的企业,深入开展“整治违法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限期治理企业14家,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9件。督促重点企业建设和完善了治污设施。二是强化园区集中治理。在园区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潜江经济开发区和江汉盐化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厂正在筹建。三是强化市域统筹治理。加大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建设,建成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保证重点污染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行。自加大“三废”搜集处理设施建设以来,两年里,我市相继建成了潜江市污水处理厂和江汉油田污水处理厂。
3、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一是实施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加快实施城市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由市领导挂帅重点督察10条市域河流治污。目前,全市水体质量明显好转,城南河、百里长渠等重点河流水体功能逐步恢复。二是实施生态屏障工程,狠抓绿地建设。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推进水乡园林生态建设的意见》,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9%以上。三是实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程。我市出台了《潜江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潜江市全民环保行动方案》,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今后,我市将认真学习兄弟县市经验,以转型发展为核心,推进“一区两带三极”建设,即推动建设以城市新区为重点辐射周边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打造以潜监线为主轴的沿线新型工业和循环经济带;打造以襄岳线为主轴的沿线水利工程景观、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带;增强经济开发园区、江汉油田、农场(管理区)三大增长极的支撑作用。大力开展项目建设、作风建设、平安建设,统筹发展三次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