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而上调结构 加快步伐促转型

2010-08-15 00:45宋文豹中共宜都市委书记
当代经济 2010年7期
关键词:宜都市产值集群

○宋文豹 (中共宜都市委书记)

2009年,宜都市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逆势而上调结构,加快步伐促转型,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发展提速、产业提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达到224.8亿元,增长56.7%;工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49.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亿元,增长57.8%;财政总收入完成11.4亿元,增长2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85亿元,增长3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全市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工作。

一、以壮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遵照湖北省、宜昌市提出的发展“支柱产业”、“新型产业”和“集群经济”、“板块经济”的要求,着力实施“123产业集群工程”。即培育1个产值200亿元产业集群(精细化工)、2个100亿元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食品加工)、3个50亿元产业集群(新型建材、新型电子、装备制造)。

一是瞄准国内一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东阳光生物制药、长江药业、华阳化工等龙头企业开展大投入,引进世界顶尖技术成果,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2009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60%。

二是争创行业百强,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围绕“三个一批”(淘汰一批高耗、低效化工企业,稳定一批高浓度磷复肥骨干企业,重点发展一批精细磷化工、煤化工企业),积极兴建循环利用项目,加快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宜化楚星、鄂中化工、兴发化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2009年,实现产值80亿元,比上年增长40%,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三是立足全省最大,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支持华新水泥、惠宜陶瓷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高标号水泥、中高档卫生洁具和墙地砖。目前,新型建材产业已达到年产500万吨高标号水泥、1000万件高档卫生洁具、1600万平方米中高档墙地砖的生产规模。2009年,实现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四是突出成龙配套,大力发展机械电子产业集群。支持本地民营企业依托国内知名企业,延伸链条、专业配套,大力发展新型电子、装备制造业。2009年,新型电子产业完成产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

五是着眼助农增收,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立足柑桔、茶叶、畜牧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初步建成了以清江绿色产业园为中心,以丰岛食品、土老憨、宜红茶、天峡鲟业、清江肉联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集中区。2009年,清江绿色产业园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93%。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比上年增长11.5%。

二、以打造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企业结构

遵照“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保姆式服务”的要求,宜都市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重点打造3家产值100亿元企业(东阳光、宜化楚星、兴发化工)、3家产值50亿元企业(鄂中化工、宏发科技、天峡鲟业);10家产值10亿元企业(华新水泥、华阳化工等)、30家产值5亿元企业、50家产值1亿元企业。

一是坚持不懈抓项目。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宜都市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应对之基、增量之源,坚持抓大项目与抓小项目并重,强化项目专班推进机制。2009年,宜都市招商引资项目16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0个,当年竣工投产规模项目41个,新增规模企业39家,全市规模企业发展到177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当年新增规模企业家数连续三年位居宜昌市第一。

二是扶优扶强壮筋骨。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设立100万元“小进规”奖励资金,统筹安排2亿元生产调度资金,帮助一批中小企业“挺”过来,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壮”起来。华阳化工公司通过财政资金扶持,迅速打开国内、外市场,国际市场份额达到80%,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成为出口创汇最大、提供税收最多的本地民营企业。2009年,宜都市产值过亿元企业比上年增加8家,达到27家;过5亿元企业比上年增加3家,达到13家;过10亿元企业比上年增加4家,达到7家;过50亿元企业达到2家。纳税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上年增加6家,达到14家,其中东阳光公司上缴税收比上年增加1亿元,达到3.3亿元。全市工业企业吸纳本地8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三是全民创业聚活力。宜都市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等优惠政策,实行创业“零收费、零门槛”,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财政列支500万元创业扶持奖励基金,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再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和全民创业小额贷款,累计提供担保贷款5亿元,带动机关干部、回乡人员、城乡个体户、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近1万人自主创业。2009年,全市新增民营企业400家,达到1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4000户,达到1.3万户,完成产值50亿元;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达到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400人。

三、以争创精品名牌为抓手,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一是围绕“高新、尖端”,壮大“宜都创造”。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加大产品创新、技改扩能力度,提高“宜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通过产品升级和工艺改造,全市共淘汰低标号水泥、普通轧钢、低效农用肥、低档陶瓷等产品50个、落后产能3000万吨,推动了产品向高新、尖端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红霉素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和湖北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

二是围绕“精深、特色”,打造“宜都原产”。依托优质柑桔、粮油、茶叶、生猪养殖加工、高效农产品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财政引导投入3亿元,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规模化养殖,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鲟鱼生产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宜红工夫茶”生产基地、中部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基地和全国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三是围绕“著名、驰名”,叫响“宜都品牌”。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出台奖励政策,争创精品名牌。目前,全市名牌产品达到26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7个、湖北省名牌产品15个、新认证有机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22个。

四、以推进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调整技术结构

一是引进高端技术。引导东阳光等高新企业紧盯国际高端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东阳光通过引进技术,成为国家抗“甲流”的战略贮备药和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2009年又投资20亿元,新上胰岛素、辅霉Q十和红霉素扩能项目,三年内年产值可达到100亿元。

二是自主创新。设立1亿元技术创新基金,实施“院(校)企联姻”工程,每年组织59家企业与国内6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组建市级以上研发中心9个。近年来,全市累计投资28.9亿元,开发新产品、新工艺285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169项,形成了红霉素原料药、紫外线吸收剂等高新技术产品群。

三是改造传统产业。以产品扩能、工艺改造、设备更新为重点,综合运用技改贴息、税收返还政策,引导企业技改投入23.6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58个,开发新产品154项,年增新产品产值30亿元。

四是培植高新项目。增加高新技术财政专项,孵化和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东阳光公司“大宗发酵产品先进发酵工艺技术重点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天峡鲟业公司研发的工厂化养鲟科研项目被纳入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支撑计划”,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009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7.6亿元,比上年增长53.4%,全市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五、以促进节能减排为目标,加快调整投资结构

2009年,宜都市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41亿元,向银行争取贷款77亿元,向外招商引资49.16亿元。在投资结构上,全市突出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高端产品,依靠政策导向,把握投资重点,促进经济转型。

一是突出优势产业,扶优限劣。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制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修改完善招商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发展新型产业,推动150家企业投入10亿元转产转型。宜化楚星在产业政策引导下,大力发展季戊四醇、磷酸一铵等高浓度、多元素的高效复合肥,年税收过亿元,比当初增加9倍。2009年,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优势产业返还税收1.84亿元。

二是围绕环保生态,节能减排。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8亿元,引导企业投入15亿元,开展工艺改造、设备更新、达标排放、生态发展,其中投资10亿元引导重点能耗企业“煤改气”实施燃煤锅炉改造。2009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综合能耗降低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29.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8.8%,空气优良天数率达到95.73%,城市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容量比大大提高。宜都市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效益。宜都市出台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扶持办法,支持循环管道改造,围绕产业链条招商,鼓励废渣、废气、废弃物“三废”利用,构建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新格局。近年来,宜都市共引进产业链配套、循环经济项目150多个,组织实施循环技术攻关项目64项。特别是在余热利用上,政府累计投入3000万元,引导宜化楚星、鄂中化工、华新水泥投入1亿元,新上3个余热发电项目,全市余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3万千瓦,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直接为企业增效8000万元。2009年,循环经济产值达到160亿元,已占到全市规模企业工业产值的70%以上,度电产出比上年上升17.9%,吨标准煤产出比上年上升18%,亩平规模工业产值166.7万元,比上年上升15%,提供税收4.6万元,比上年上升20%。

虽然,近年来宜都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全市将认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力争三年内,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猜你喜欢
宜都市产值集群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MIKE FLOOD软件的建模要点讨论——以宜都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为例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宜都市2015年度柑橘销售走势及特点
宜都市2015年部分橘农柑橘减产不减收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