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评介

2010-08-15 00:52汤夺先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西北经济社会民族

汤夺先

(安徽大学 社会学系,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9)

发展是学术界着重关注与倾力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吸引了不同领域的众多学者为之侧目。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发展,前者满足人们的经济需要,后者 “使我们生活得更充实和拥有更多的自由”(本书2~3页),只有二者协调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契机下,探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与建设和谐社会高度一致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正像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刘敏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认为的那样:“任何有志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都是值得肯定的、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本书序言1~2页)岳天明博士等的新著 《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正是探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佳作。该书2009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余字。它是岳天明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结项成果,是该项目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岳天明博士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研究框架的设计者以及该书的统稿人和最主要撰写者更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综观全书内容,笔者认为 《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一书主要有如下突出的特色:

其一,结构体系完整,逻辑条理清楚,论证严密有序

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12章内容。第一个板块为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重点难点、主要观点与价值逻辑结构,是对全书的总体概括。第二个板块为研究的基础性部分,包括第二、三章内容,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进行了纵向考察与现状的横向描述。第三个板块为研究的拓展部分,包括第四、五两章,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第四个板块为研究的主体性部分,包括第六、七、八章,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政治、文化、教育、环境等政策创新的关系。第五个板块为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部分,包括第九、十、十一章,构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运行机制以及西北民族社会的和谐问题。第六个板块为全书的总结展望部分,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前景。就全书内容整体来看:既有历史追溯,又有现状审视;既有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又有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既有对文化、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又有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的构建以及运行机制之培植。各个部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将每章单列出来,均可独立成文。每个部分之间又有必然的联系,环环相扣,章章衔接,步步深入,每一个章节都为后文的论述做好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其二,实现了选题创新性与研究内容完善性的统一

一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对非民族地区的研究成果为多,对民族地区的研究成果相对而言较少。现有对民族地区的研究成果 “涉及到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或跨世纪扶贫战略方面的较多,专注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本书5页),且多是对民族地区或西部民族地区的泛化研究,对具有典型区位特征和独特地方性知识的西北民族地区的研究相对缺乏。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一般性的陈述层面,运用社会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探索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系统性成果更是匮乏。本书选择了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题,“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已成为民族学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之一”的情境下,更加凸显出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通过历史归因的考察凸显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征,以新的发展观引领发展方向,构建和培植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和运行机制,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选题的创新、思路的明晰与体系的完整正反映出作者对学术界研究动态的准确把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充分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岳天明博士等的新著不仅是区域发展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力作,而且也会为西北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能更好地增促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缩减西北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代价”(本书5页),加快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程。

其三,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正像作者所言的那样,“多重的学科视角支撑和整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透析是本研究追求的特色”(本书8页)。这主要得益于本书最主要作者岳天明博士的既有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训练。岳天明博士既有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又有社会学的学术功底(曾在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过政治社会学,获得法学 [社会学]硕士,现仍在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工作),还有民族学的学术背景 (曾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系统学习过民族学,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并获得法学 [民族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正因为有这样的跨学科背景、丰富的多学科知识以及充足的研究经验,作者对于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这一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人类学、教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与研究领域的跨学科问题,才能够从容把握,轻松驾驭。此外,本书其他作者的多学科背景 (如民族学、政治学、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也是本书得以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

多学科、多样化的研究方法的使用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人类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努力做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历史性与共时性、微观经验分析与宏观理论分析、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生态环境、现实研究与文献研究、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良好结合。书中既有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通过文献资料考察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又有对国内外理论的介绍和使用 (借鉴国内外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还有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 (选择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有代表性的地区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终做到了文献材料、调查资料与已有理论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本书的高质量。刘敏先生在序言中对此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该书不仅借鉴了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大量运用了社会学、民族学的理论来解释动力系统的构建和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问题,同时能够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当中,从而使这一研究成果形成了既具有地域特色而又不失理论创新的风格。”(本书序言2页)

其四,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新观点

一部学术作品能否得到学术界同仁的认可,能否在学术界得以立足,除了作品选题的新颖、研究方法的全面以及内容体系的完整外,能够提出某些开创性的、建设性的学术观点则是更重要的方面。本书在这方面无疑做得非常出色,它的面世对于弥补学术界对发展研究的缺失以及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不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本书关注现实问题的应用性凸显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所固有的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的研究旨趣。

在厘清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者判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是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显著特征,认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转型环境的双重影响。在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作者亮出自己的观点:要在坚持经济发展优先原则的前提下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明确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的西北民族社会的重要意义。这是作者基于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得出的科学判断,是合乎事实的。

考察发展观的演变历程进而明晰科学发展观对于西北民族地区乃至我国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意义是本书的一个贡献。任何地区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从19世纪早期的社会进化理论到 “二战”后西方发展理论的兴起,从20世纪中叶的经济发展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后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发展理论经历了由狭义发展向广义发展,由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重要转变。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观,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作者认为,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必须通过政策制定与制度创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的参与式发展是作者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的观点。这与当前学术界探讨发展问题时密切关注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以及参与式发展模式等高度一致。西北民族地区作为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传统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重要的地方性知识对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其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之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西北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认识到对环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 “发展”本身,坚决杜绝为了谋求经济发展而威胁甚至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还要鼓励少数民族参与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来,让民族社区发展和民族社会成员发展成为西北民族社会发展的基础,让发展成为所有人参与的发展,真正体现出协调发展的人本理念。

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系统构建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与运行机制。虽然在本书中作者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的培植作为研究的难点,但作者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最终解决了这一对于西北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更重要与更紧迫的问题,弥补了学术研究中对于发展问题多为一般性陈述且缺乏动力系统与机制研究的不足,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动力要素来支持。在对传统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反思的基础上,作者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素归纳为人的要素、自然要素、文化要素、组织要素等四种,在此基础上提出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由内源和外源 “二源动力”组成,其中内源动力是一种源于自我本体的内在生长力,外源动力是来自在于外界的支持力。只有创设条件实现内源动力的聚合、外源动力合力的最大化及其有效嵌入,通过内外源动力的聚合机理 (外源动力输入是先导,聚合转换是关键,内源动力扩张是目的和结果),经历外源动力输入阶段、内外源动力聚合阶段与内源动力扩张阶段,实现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推力与拉力的最大化,才能够最终有力地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要使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还必须构建与培植一种耦合的与协调的运行机制。为此,作者构建出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系统,包括需要驱动机制、行为发展机制、文化引导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和谐保障机制、人本持续机制等六大具体机制,这六大具体机制围绕着经济与社会协调运行目标这个核心点耦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其中,需要驱动机制提供动力保证,行为发展机制促进目标实现,文化引导机制指导人们的行为,利益整合机制整合社会成员利益,和谐保障机制提供安全运行的保障,最终使得人本持续机制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以人为本的持续发展。这六大机制构成了一个结构上协调、功能上互补的有机体,共同保障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显然,动力系统的构建以及运行机制的培植成为本书最大的亮点,也是本研究区别于以往关于发展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此外,作者还创造性地提出一些学术概念运用到研究中。比如,作者提出了 “社会运行规范化”的概念,认为社会运行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包括社会运行的安全、可持续性与和谐,其中安全是前提,可持续是关键,和谐是结果。据此作者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社会运行规范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在梳理学界关于社会运行形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用 “层间状态”来表示转型时期社会运行过程中处于两种基本层面状态之间的特殊状态。这一概念既是作者对学界已有的社会运行状态研究成果的继续发展和简单补正,也是作者深入思考西北民族地区多民族、多文化、多经济形态以及区位环境复杂的现实而进行的创造性应用,运用该概念来分析西北民族社会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连贯性和一体性。

西北民族地区面对 “迟发展”的现实困难,如何尽快实现 “低代价发展”和 “跨越式发展”的确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努力的问题。毋庸讳言,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道路是必须坚持的。通过不懈的努力,作者在探索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坚实的足迹。在本书中,作者真正做到了 “把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有利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模式”。在这层意思上讲,本书无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学术探索意义与现实应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可以在某种层面上认为本书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区域发展理论,同时对于解决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作为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本书对于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而言,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西北经济社会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座西北小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西北不惑
多元民族
黔西北行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