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特色与贡献: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论略

2010-08-15 00:52刘继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农业

刘继峰

(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体系、特色与贡献: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论略

刘继峰

(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从战略地位、主体作用、基本依靠、“两个飞跃”和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探索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务实创新的理论风格、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和辩证系统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制度依托、战略重点、基本动力。

农业发展;邓小平;体系;特色;贡献

邓小平同志紧扣国情,以政治家的敏锐思想和经济家的发展眼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思想,构成了一个体系完整、内涵深刻、空间开放的理论认识领域——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实质上是在科学概括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产业基础的现实选择面前,研读和分析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仍然具有深刻意义。本文拟就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整体框架做一归纳。

1 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体系

1.1 农业发展战略地位论

在设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时,邓小平始终坚持农业先行的思想,把农业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23“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1]159。

第一,农业发展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早在1957年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指出:“中国是一个有六亿多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如果不发展农业,不但影响最大多数人的生活,影响工农联盟和人民团结,而且也不可能迅速地发展工业。”[2]1962年,他在谈到怎样恢复农业生产时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用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3]32280年代初,他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时又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1]9并告诫全党:“是不是有两三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将会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 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1]159

第二,农业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7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4]4201979年,邓小平又向全党提出,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4]164因此,邓小平在为他构思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制定实现与否的衡量标准时,首先以农村经济和农业状况为尺度,无论是“温饱水平”、“小康水平”还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要先看能不能在占全部人口80%的农村中达到。他告诫人们:“九十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5]

第三,农业发展是人民生活与社会稳定的保障。邓小平始终站在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的战略高度看待农业,认为只有发展农业,才能稳定农村,使农民生活得到迅速改善,为城市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最终带来整个社会的稳定。他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65“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1]237

1.2 农业发展主体作用论

贯穿邓小平农业改革和发展思想的一条主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村实践相结合,以广大农民的意愿和利益作为制定农业改革措施的基本依据,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第一,尊重实践和群众意愿。邓小平领导改革的基本方法是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在指导农业发展时,他鼓励农民大胆试,大胆闯,并且充分尊重农民突破生产关系桎梏的创造与选择。1962年他就指出:“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3]323改革初期,“包产到户”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等农村出现时,当时不少同志持犹豫观望的态度,邓小平的态度是:“中央的方针是等待他们,让事实教育他们。”[1]238他还指示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同志:“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6]531正是这种以时间和效果来检验行动真伪的实践标准,引导我国农村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第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十分注重总结农民的创造,经加工提炼形成正确的政策指导全局,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提高,这是农业和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他高度称赞了家庭承包和乡镇企业,使农民这两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创举迅速推广到全国。早在1962年,邓小平就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经营方式;1980年,他又针对包产到户性质的争论鲜明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315正是由于底层农民的推动,加上邓小平的支持与肯定,才使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就有效地探索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出路。邓小平坦言:“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使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1]238

第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邓小平深谙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1962年,他不无针对地指出:“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3]322改革开放后,他进一步总结到:“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117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一是给农民生产自主权。他认为:“调动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1]242二是尊重和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改革伊始,邓小平就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146

1.3 农业发展基本依靠论

我国的农业发展走过了一段以“不断革命”的方式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晦涩岁月,邓小平则形成了“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1]17,还要靠投入和教育的观点,从而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效途径。

第一,农业发展要靠政策。邓小平吸取了建国以来我国在农业政策上“左”的教训和好的政策被朝令夕改的历史遗憾,在领导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列深受群众拥护的好政策,对此,他于1984年曾总结到:“这六年来发生的变化,确实比预料的要好。我们首先解决农村政策问题……这些政策很见效,三年农村就发生了显著变化。”[1]81邓小平强调保持政策的稳定以赢得人心和大局,并告诫:“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农村政策一变,他们的生活水平马上就会降低。”[1]83-841992年,他在南方视察时再次强调:“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1]371

第二,农业发展要靠科学。邓小平顺应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潮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科技振兴农业、发展农业的思想。他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275并告诫中央负责同志:“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1]313同时,邓小平强调要做好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好意见。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1]23

第三,农业发展还要靠教育和投入。发展农村教育和增加农业投入是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保障,邓小平一直都很重视这两个问题。指出:“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1]275首先,要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和科技素质。其次,要努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再次,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邓小平强调“科技兴农”必须舍得投入,并主张在提高农民科技投入意识的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行业对农业的投资,为“科技兴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4 农业发展“两个飞跃”论

中国的农业发展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我国农业发展的具体途径是什么?邓小平的思考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355

第一,积极促成“第一个飞跃”。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第一个飞跃”的本质内容,然而党在农村这项基本政策的确立却是一个艰难的历史选择,是底层农民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共同推动的结果。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人们僵化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照搬苏联农业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这种低效率的供给主导型和强制性的制度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伤害,广大群众在实践中选择了包产到户,并引发了多次全国性的争论,邓小平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实事求是态度给予了肯定和支持。1962年,他以生动形象的“猫论”来回应当时出现包产到户的“新的情况”,坚持生产力标准和群众意愿,首次提出了使包产到户合法化的主张;1980年前后,以安徽小岗村为代表的包干到户实践再次引起了全国的方向之争、道路之争。邓小平在关键时刻发表讲话,认为:“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315这一讲话对于打破僵化观念、消除恐惧心理,为承包责任制最终推向全国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后来深有感慨地说:“中国农村改革,没有邓小平的支持是搞不成的,1980年春夏之交的斗争,没有邓小平的那番谈话,安徽燃起的包产到户之火,还可能会被扑灭。”[8]251

第二,大力倡导“第二个飞跃”。在系统总结和肯定“第一个飞跃”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洞察到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人们为摆脱困境所作的努力,不失时机地对农业发展做出了科学预测和长远规划,提出了关于 “第二个飞跃”思想。他说:“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这个问题这次不提也可以,还是巩固承包制,但是以后总会提出来的……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9]1349-1350他强调“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3]324针对个别地区存在的忽视集体经济和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以及1989年政治风波透射出的方向之争,着眼于深化农村改革,1990年和1992年,邓小平再次对发展集体经济做出了重要批示。邓小平还理性面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向,积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既科学预见并充分肯定了农业“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又清晰地阐明了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化的“四个条件”从而指明了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两个飞跃”的转换是个长期过程。“两个飞跃”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终出路,又阐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和继承性。“第一个飞跃”已经实现,但要实现“第二个飞跃”还不可能一蹴而就。邓小平在阐述“两个飞跃”思想时用的三个“长”字,就是为“两个飞跃”转换的过程长期性所做的最好注脚;他在1992年审阅十四大报告稿后,再次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但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如果农民现在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就不要着急。条件成熟了,农民自愿,也不要去阻碍。 ”[9]1349

1.5 农业发展全面统筹可持续论

第一,以粮食为主,坚持多种经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邓小平在强调粮食生产的同时,又注重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业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1983年,他在与国家计委等部门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1]22-23发展多种经营,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区位优势。他说:“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4]316大大突破了传统“以粮为纲,一刀砍光”的单一农业观念,体现了邓小平的大农业发展思路。

第二,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建国以来“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协调工农关系、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发展农业必须解决的全局问题。邓小平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首先,他强调农业发展要协调好工农关系。一方面,农业是工业的基础,要支援工业;另一方面,工业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其次,他强调农业发展要理顺城乡关系。一方面,邓小平从稳定政局和摆脱贫困的角度,阐述了要通过改革繁荣农村经济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邓小平强调城市需要借鉴农村的成功经验,并要帮助农村改善生产条件。再次,农业和农村的最终出路是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邓小平说:“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1]213-214

第三,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从我国人多地少和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基本国情出发,邓小平认为,要通过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来保护农业的生产力,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分析了人口、土地与粮食供应的辩证关系,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4]164由此,他明确地提出了控制农村人口,保护耕地资源的政策。

2 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特色

2.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诚如邓小平所言:“不管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9]1362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一位处理全局问题的领导者,邓小平始终以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略来思考、总结和设计我国农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坚持从世界角度、未来角度,从国家政局和社会稳定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来思考农业发展问题;主张想问题、办事情要看到现在,更要看到未来,思考问题必须具有前瞻性。首先,深刻意识到农业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1]23,并告诫如果农业问题发生曲折,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必须抓得很紧。其次,预见了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邓小平意识到依靠政策只能获得阶段性的发展,而科技是发展农业的持久动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再次,预见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阶段。邓小平认为我国农业 “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4]362,为此,不必拘泥于某一个现行的好政策或模式,而是始终思考农业现代化的最佳路径。因此,他的思路并没有停留在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上,而是从世界农业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道路的规律出发,提出农业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在制度和规模上体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优越。

2.2 务实创新的理论风格

邓小平务实而不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格举世公认,他以谦虚谨慎的理性自觉和深刻警醒的历史意识,在全党提倡勇于探索之风,开辟了实事求是的广阔道路。务实性和创造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点,也是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突出特征,这也才使得他的农业发展思想具有了创新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红线。邓小平在酝酿农业发展思路、制定农村政策时,始终不忘我国的基本国情。他的农业重要性论述、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农业发展动力的探索,都是从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从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的实际出发,体现着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体现着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1984年,他自己也曾总结性地说:“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1]95其次,办实事、重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实践中取得的。因此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他 “允许看”、“不强迫”、“不争论”,不坐而论道,强调“拿事实来说话”。再次,创新在务实的基础上顺理成章。正因为邓小平能够在探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论和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他才能纠正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农业的错误看法和做法,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理论。

2.3 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

邓小平出身农民,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中,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基层阅历丰富。农业大国的落后现实和艰难岁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也奠定了他一生心系农业,情系农村,为农民谋福祉的革命情感和政治关注。“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7]182这句体现邓小平人民利益价值取向的真情流露,也在探索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得到了完全体现。1978年,他满怀歉疚地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4]128首先,在农民的物质利益上,根据农民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问题实质是一个“利”字。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契机,党和政府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农民的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获取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其次,邓小平还十分重视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村教育和农村文化建设。他要求各级政府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教育培训方式使农民掌握基本文化知识。再次,邓小平还提出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这是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人民性的又一体现。

2.4 辩证系统的发展思路

在邓小平看来,辩证法不仅是一种世界观,更是一种方法论,是他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用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是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具体地讲,就是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互相协调,在农业生产不平衡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邓小平在强调农业是战略重点的同时,又提出照顾综合平衡,工农业互相支援,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他说:“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广大农民购买力增加了……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1]376由此,他进一步形成了工农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思想。其次,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和特殊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制约性。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指出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同时也指出决不能像以前那样“以粮为纲”,要发展大农业,坚持多种经营。再次,鉴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较大,邓小平强调发展农业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此外,“两个飞跃”的思想也体现了邓小平认识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维。

3 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贡献

在邓小平看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明确的,即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他对关系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的科学阐释,蕴含着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理论贡献。

3.1 明确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明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逻辑前提。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成不变的道路和模式,各国应从自身的实情况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4]132这一论述,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社会属性: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化,不是资本主义的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的办法。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一条合乎中情况的道路,不能照抄前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当然,对西方国家和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验也不能完全拒之门外,而是要加以学习和借鉴。可见,邓小平心目中的中国农业现化,就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

3.2 明确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依托

建国初期,毛泽东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小农经济的论述,参考苏联集体农庄经验,提出了先集体化、后现代化的思想,并在此思想指导下确立了人民公社制度。当时的邓小平对人民公社制度是赞同的,认为这为农业现代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但其后的实践证明:人民公社并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改革后,邓小平总结了实行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认为“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与我国农村目前低的生产水平不相适应”[7]909。基于此认识,邓小平最终放弃了人民公社体制,而选择了家联产承包责任制,并认为这是农业发展中的“两个飞跃”之一。实践证明,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制的推行,迅速改变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推动了中国农村全面转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探索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3.3 明确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农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始终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危。鉴于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问题的沉痛教训,针对国际上有人发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邓小平提出必须始终把保证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1982年,他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进一步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4]406邓小平不仅明确了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也指出了实现这个指标的具体政策措施。在粮食生产中最基本的是遵循如下四点要求:第—,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第二,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第三,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农民珍惜土地,增加投入,逐步提高产出率,并加大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保障国内粮食自足,保护农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快速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改革。

3.4 明确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方面,邓小平的基本思想是“三靠”。一靠政策稳定。邓小平认为,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实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二靠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多次强调:“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4]86三靠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多种经营。邓小平认为农业是一个综合产业,不只种植业,还包括林、畜牧、渔、副业;在种植业中不只是粮食生产,还包括棉、麻、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所以,邓小平一再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实现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人民日报[N].1957-10-01.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就农业问题发表主要讲话.人民日报[N].1992-12-2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8]张广友.改革风云中的万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System,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ibutions: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IU Jifeng
(Marxism College,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Deng Xiaoping’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ory,explores the pattern and the way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five aspects which are the strategic position,the main role,the basic reliance, “two leaps” and co-ordin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reflects far-sighted strategic thoughts,theory of innovative and pragmatic style,values-oriente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developing thought of dialectical systems.It also clear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institutional support,strategic focus and the basic motivation i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ecteristic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Deng Xiaoping;System;characteristics;contribution

A849

A

1674-5787(2010)05-0024-05

2010-06-30

刘继峰(1980—),男,安徽蚌埠人,法学硕士,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邓小平理论和“三农”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 周丁力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