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间武术阐扬

2010-08-15 00:48王建中丁志远邵建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彝族武术民间

王建中丁志远邵建勇

(1.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州体育运动学校,云南 楚雄 675000)

彝族民间武术阐扬

王建中1丁志远2邵建勇1

(1.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州体育运动学校,云南 楚雄 6750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彝族民间武术的特殊外在表现形式、独特的遗留形式进行系统分析,阐释彝族民间武术的种类和开展情况,探讨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特点,并提出在现实社会中的保护问题。

彝族;民间武术;类型;项目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武术又称为我国的国术,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涵容了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美学,兵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自古以来就是彝族聚集的主要区域,在历史上由于生活和生存的需要,彝族先辈创造并保留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武术内容。但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发现,人们对彝族民间武术文化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无序,很少有人问津,只是在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书籍中偶尔一见,内容仅仅只是简单介绍,没有专门对彝族民间武术的内容和留存形式做系统的研究和诠释,致使彝族民间武术内容呈现出自己的流存轨迹,影响力相对较弱[2]。虽然彝族民间武术大都未形成完整的武术体系,影响力十分有限,世人所知甚少,但其背后蕴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兴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背景下,挖掘和整理彝族民间武术,能充实彝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彝族文化内涵,并能使一些在人们记忆中渐渐模糊的彝族民间武术重新展现在眼前。

1.彝族民间武术史略

彝族中开展武术已有千年的历史了,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彝族尚武,咸工刺击之术,奴隶社会的彝族人尤以家支庞大,武功精湛为荣。”[3]最早彝族传统武术起源于彝族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和捕猎防身,随后在彝族祖先的种族纠纷和抵御外敌入侵的战场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彝族先人们在狩猪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防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彝族民间武术形成的基础。彝族在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由于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不断地模仿和学习,长者经常对男儿进行传授和习练。之后,彝族民间武术由零散的个人模仿活动发展为族人聚会的集体活动;由单纯的力量抗衡发展成具有一定规则要求的,具有多功能作用的传统体育[4]。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彝族武术的萌芽。

明朝时期在云南就设有从事跑马、射箭、舞刀、练拳等活动的演武厅、校场坝、跑马场运动场所[5]。彝族聚居的凉山、巍山、楚雄、路南、镇南、定远、昭通等地就广泛流传着 18般武艺。其形式分为徒手与持械两类,以器械武术居多,性质有决打 (散打)和花哨 (表演)两种。表演一般在两三米左右的半径圆圈内进行,动作弧度小,多为小跳步,带有舞蹈性质,通常是边跳边做各种器械进攻和防守动作。演练时常配有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伴奏。彝族早期各村寨均有几十人组成的演练团体,练武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和保村护寨。使用的武术器械主要有大关刀、双刀、钩镰、三星钗、链夹、链锤、齐眉棍、梭标、叉、飞标等。

清朝时期,由于国外利用火药发明了火枪并将其传入我国,当时在国内引起震撼,使得冷兵器时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清朝末年,火药枪大量出现后,民间练武目的由防身、制敌逐渐转变到强身健体与表演娱乐上来,武术的作用也逐步由决打演变为花哨。所以说,传统体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当时民族的精神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的重要体现[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彝族同胞,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在彝族聚居区及彝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先后建立了三个彝族自治州 (云南楚雄、四川凉山、云南红河),十九个自治县和二百六十个民族乡,彝族同胞真正当家作主,欢居乐业,不再饱受饥荒和战乱的侵蚀,彝族民间武术逐渐退出防身防敌,保卫家园的功能,转而代之用于闲暇娱乐、传统节日的表演助兴和民族运动会竞赛。

2.彝族民间武术类型和项目

彝族先民酷爱武术,李京《云南志略》说:“罗罗,亦乌蛮也。男子椎警,摘去须髯,或攀其发,左右佩刀,喜斗好杀。……多养义士,名直可,厚养之,遇战斗,视死如归。善造坚甲利刀,有值数十马者。枪劲导,置毒矢击,沾血立死。”据《楚雄州体育志》、《凉山州民族体育志》、《路南县志》记载,经过整理发现,现存于彝族地区的民间武术从表现类型上可分为三类;从武术徒手和器械项目上有十几种。

2.1 彝族民间武术类型

彝族民间武术按照表现类型和功能可以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是决打,一类是花哨,一类为功法。

2.1.1 决打

“决打”指在战场上和搏斗中,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对打,目的是要战胜对手,同时还要保护自己所使用的武术技能。在平时,同伴之间为了提高武艺进行切磋,表现为对练和散打。“决打”的特点力量大,动作快,攻防性很强。

“决打”起源于彝族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经过若干年的演化成为彝族民间武术的重要内容。彝族先民在远古社会就饱尝战争的疾苦,彝族早期的历史便是一部充满刀光剑影的血泪史。彝族自命为虎族,自古以来人们延传着崇尚刚强的审美观念,“强悍”、“粗犷”、“武勇”、“善战”是彝族人民共同的心理特征。原始社会彝族祖先为了保卫村寨、猎取食物,学会了与野兽搏斗的技巧和方法,总结了与人搏斗的经验。如:拳打、脚踢、抱摔等简单的散打技术,并学会了一些野兽猎取食物的本领,如:猫扑、狗闪、虎跳、鹰翻等,最后形成了具有彝族特点的实战技术——决打。

2.1.2 花哨

“花哨”由“决打”演变而来,其特点是只演练器械,没有拳术,而且不置对手于死地,纯属表演。演练方法分单人演练、两人对练、集体演练三种。集体演练一般为武士八人和跳花鼓者八人组成,演练时配有铜锣、大小钗及唢呐伴奏。武士都是男性,身着羊皮或黑布领褂,头裹白毛巾,前额扎红绣球,腰束红布带,脚缠红绑腿,手执各类练武器械。跳花鼓者多为女性,身着彝族传统服装,以红布带系鼓斜挎右肩,鼓垂于左腰部,由一个手执插有箐鸡尾的龙头杖为领头,鼓手紧随龙头,挥甩毛巾,击鼓而跳。当场外锣鼓响起,演练者即时登场,先拜四方,随后起舞演练。其武术套路规范有序,具有勇敢敏捷的风格和较浓厚的民族特色。

“花哨”着重表演,达到锻炼和娱乐的目的,旧时经常在逢年过节和民间传统节日中进行。“花哨”所演练的器械有棍术、刀术、剑术、叉术、钩镰、流星、链夹、竿术、钺术、绳标、双匕首、虎尾鞭等。

2.1.3 功法

“功法”是指通过对单类动作长时间的练习来提高某种技击能力的一种武术类型。彝族武术的功法多为外传功法,至今为止发现的彝族武术功法有“虎爪劲”。

“虎爪劲”是流传于彝族民间的一种拳种——虎拳中练习指力的一种功法。它把指力、桩、功合为一体进行兼修,简单,易学、易练。在此基础上,再习红发劲,方能练出虎的气势威猛之拳法。常言道:“虎有三抓”,虎爪劲分为三势。

2.2 彝族民间武术项目

根据相关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彝族民间武术项目有棍术、刀术、剑术、叉术、钩镰、流星、链夹、竿术、钺术、绳标、双匕首、虎尾鞭、拳术等十几个项目。这些项目在过去主要用于猎取猛兽,看家护院,捍卫领地,因此在彝族地区较为流行且比较普遍。旧时彝族民间武艺高超者,不但在山寨中有很高威望,就是在异地村寨也很受尊敬。随着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彝族同胞不再饱受饥荒、战争的袭扰,彝族民间武术项目已经逐渐退出它施展的舞台,封存于历史发展的长卷中,成为彝族民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2.2.1 棍术

棍术也叫棒术。有花棍、前门棍、骑马棍、棍棒对练等。据调查,在楚雄州牟定县江坡乡龙排村流传着一种类似“金骨棒”的齐眉棍,高不过眉,粗能手握,用坚硬的木料制作,并用士漆漆黑。舞打时,手持一棍,有背棍或拖棍出场姿式,单打、对打均可,男女都能操用。这种齐眉棍在武打中高潮时,舞打者犹如在棍影圆圈之中,使人眼花嘹乱,目不暇接。

彝族是一个酷爱刀术的民族,善于使刀。流传在彝族地区的刀术大部属于祖辈相传。早在清朝时期,楚雄、通海、定远、路南等地民间就很盛行,每逢正月过年,不少村寨都要举行武术表演,在表演中,耍大刀则是武术表演中备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在彝族地区流传的刀术主要有蔡阳刀、梅花刀、关公刀、春秋刀。

2.2.2.1 蔡阳刀

蔡阳刀属长器械之一,是古代大将上阵交锋用武器。主要技法有劈、撩、抹、挂、抽、斩、云、托、剁、穿、截、拦、挑等,招法随雁出群一式外,其他招法必循手不离盘,力达刀刃,走势应变,背刃清晰之宗法。其基本动作是由背刀上场。试刀,左右转身砍杀,亮相、前进,拖刀再杀等组成。主要流传于禄丰县高峰乡。

2.2.2.2 梅花刀

据传说,清代雍正年间,贾舍僧怀有绝技,游河北沧县城北姚官屯,与隐居授徒在此的大武术家孙通先生相识,见先生为人诚实忠厚,乃授以梅花刀法。孙通先生又将此刀法传予云南武术家沙国政先生,此刀法随沙老先生进入云南。梅花刀因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国术馆列为教材而一度得到推广,此术于是在酷爱刀术的彝区彝传世。梅花刀十字诀就是前人记录梅花刀法的形式,梅花刀十字诀是:提,刁,摸,甩,剁,绷,挂,撩,搜,扎。

2.2.2.3 关公刀

关公刀因三国名将关羽而得名,此术传入云南后,颇受酷爱刀的彝族喜爱和仿效。关公刀演练时勇猛威武,刀护全身快似闪电,动作刚劲有力,活动周身,给练习者带来很大乐趣。关公刀其基本动作是由拖刀上阵、举刀亮相、挥刀护身、飞刀回马等组成。主要流传于禄丰县高峰乡和牟定县江坡乡彝、汉民族聚居的地方。

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vivid7),探头频率2MHz至4MHz,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将探头放在患者心尖搏动处,放映患者心脏尖端四腔切面,观察心脏血流、心脏瓣膜、各形式间隔厚度、各心房室的内径,对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测量,周期为三期,记录平均值。

2.2.2.4 春秋刀

春秋刀在彝族地区历史悠久,其刀术为世代相传。春秋刀刀叶长 60公分、刀尾宽6公分,有一椭园形护柄、刀裤为铁制园筒,约 6~8公分长,刀把为直径 3.5~4公分的硬木质园木、长 9 0~1 0 0公分,舞刀时,有单刀独杀和双刀对杀之分。主要流传于南华、双柏、牟定等县的彝族,白族。汉族居住地区。迄今此刀术仍久盛不衰的要数禄丰高峰彝族“大刀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禄丰县高峰乡的彝族群众都要汇集到附近的火把山操练春秋刀术。

2.2.3 拳术

彝族民间的拳术项目有:猴拳、洪拳、对练、太极拳、梅花拳、八卦拳等。这些拳术是彝族先人在原始社会时期为了免受野兽的侵袭,同时也为猎取生活资料,他们常常采用拳打、脚踢、指抓、跳跃、翻滚等动作来制服猎物,或防止他人抢占自己的胜利果实,这些本能的身体动作就是彝族民间最原始的拳术雏形,后来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后就形成上述的各种拳术。遗憾的是目前仅只有太极拳还较为普及,其它拳种在彝族地区已经销声匿迹,只是在一些彝族地区的县志中有少量记载。

2.2.4 链铗

又名两节棍,过去在彝族民间武术表演中较为常见,从表演形式上看有单练和双人对练两种。链铗是楚雄州南华县彝族、白族人民的常用的护身武器,实战时既可防范对方刀剑,又可向对方发起进攻。过去在表演时,首领发高声喊道:“大令出朝,地动山摇,见龙搬舟,见蛇不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表演者在乐器伴奏中,动作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链挟和棒交叉表演,接连不断地轮翻武打。围观者人头攒动,掌声和助威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2.2.5 彝族其它民间武术

在彝族地区,除了以上民间武术项目是参与人多,影响面广,老百姓喜闻乐见之外,还有一些平常不易看到,掌握人数较少的彝族民间武术项目。

钩镰:属于彝族民间武术的器械之一,钩镰长度教短并且小巧精致,一般情况下表演者使用双钩镰。

流星:彝族用普通的链条进行练习和表演,动作流畅大方,有缠脖缠身、滚翻甩打、架挡缠械等动作。

叉术:彝族使用的叉为三尖叉,有别于其他民族所使用的叉,这是彝族叉的显著特点。动作刚劲利落,有直刺、横架、斜挡、回身返刺等动作。

虎尾鞭:用铁制成,重5公斤,是彝族武术器械中较重之一种。动作似汉族武术中的流星锤,以绕花缠脖、缠腰为主。

竿术:几人扶竿,一人爬到竿顶,用肚子顶到竿头上做各种动作。

钺术:钺像斧头,彝族的钺一般比斧头大,钺术只在一些地方流行,动作以砍为主。

绳标及软兵器:舞动起来,其快如飞,以缠、抛、抡、扫为主,要求收放自如,软中见硬,力点准确。常见的招式有浪子踢球、仙女拐线、张飞片马、十字披红、胸前挂印、青龙出洞、黑狗钻洞等。

双匕首:又称插子,有双、单演练,属近距离搏击武器,主要技法有刺、扎、挑、锁、割、撩、架等,要求手快、眼快、身快、步快,舞动时须上下相随,近身快攻以短击长,险中求胜。

3 彝族民间武术现状

彝族民间武术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非常高的娱乐性、观赏性和竞技性,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但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彝族民间武术的弘扬和保护工作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彝族集聚地的民俗节日了里、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很少看到彝族民间武术的踪影了,尤其是挖掘、整理彝族民间武术的理论研究工作非常匮乏,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彝族民间武术的萎缩和枯竭,造成这一现象的专业原因是:

3.1 彝族民间武术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政府和社会在认识上不够统一,经费、人员等支撑条件较为缺乏。

3.2 彝族民间武术的挖掘、规范、整理工作不够,对彝族民间武术保护的措施手段不足。

3.3 彝族民间武术的传播者匮乏。

4.有关对策和建议

4.1 各部门携手合作,整合力量,加强彝族民间武术的研究,大力宣传和弘扬彝族民间武术。

4.2 组织有关部门对现有的彝族民间武术项目进行普查。对现存的项目进行规范整理和提升改造;对一些失传的项目进行发掘、收集和创编,避免失传。

4.3 加强基地建设,通过人才培养来推广彝族民间武术的开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在体育院校课程教学中开设彝族民间武术选修课程,培养传播者。

4.4 通过民族运动会等形式,举办彝族民间武术竞赛活动,促进彝族民间武术的普及和提高。

[1]蔡仲林,周之华,主编 .武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延庆 .西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阐析 [J].体育文化导刊,2009, (1): 137—140.

[3]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4]罗建新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于传承 [J].体育学刊,2008,15(7): 106—107.

[5]东潇 .西南彝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内涵 [J].毕节学院学报,2007,25 (6):35—38.

[6]赵苏喆,段国新 .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体育与科学,2002, 23(2):28—30.

[7]楚雄彝族自治州体育运动委员会编 .楚雄州体育志 [Z].楚雄师范学院印刷厂,2005.

(责任编辑 徐成东)

Elaboration and Propagation the Y i FolkMartial Art

WANG Jian-zhong1;D IN Zhi-yuan2;SHAO Jian-yong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uxiong N or mal University,Chuxiong675000,China; 2.Chuxiong Prefecture Sports School,Chuxiong675000,China)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the special extrinsic manifestation and the unique spread ways of Yi folk martial art had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explores the Yi folk martial art’s types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discusses the multi-culture characters formed in long developmental process,and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actual society.

Yi nationality;folk martial art;type;item

G85

A

1671-7406(2010)03-0096-05

2009-11-16

王建忠 (196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猜你喜欢
彝族武术民间
彝族海菜腔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武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