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华 刘春明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基于低碳经济理论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周立华 刘春明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在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世界潮流。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向低碳物流转型,构建企业低碳物流管理体系,实现中国低碳物流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低碳物流;气候变化;利益相关者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政府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应着一套规制世界各国发展的新秩序,这意味着发展低碳经济各国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作为与低碳经济紧密相关的我国十大行业振兴计划之一的物流业,如何从“能耗大户,碳排放大户”向低碳物流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一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最热议的话题之一,不得不联想起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列纽斯发表的观点,他提出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将使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事隔12年后,他在《形成中的世界》中又进一步指出: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密度在未来几个世纪中会增加到引人注目的程度。阿列纽斯首先将人类的活动与大气温度联系到一起,是一个科学的主张和天才的发现,并引发了一百年之后的今天一场浩大的低碳经济革命时代。
“低碳经济”这种提法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指出:随着气候变化,能源短缺,能源基础设施老化,这些挑战而来的新的机会。这是一个果断地将英国导向低碳经济社会的主张,其特征是更高的资源生产率——用更少的自然资源和更少的污染排放获得更大的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也因为开发、应用和输出前沿技术的机会,将催生更多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低碳经济是全球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将其作为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加以谋划。
1.低碳经济的内涵。自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从不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模式转型。在国内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庄贵阳提出的定义:“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目前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一致的。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含义不是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而是要全力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 GDP的碳排放逐步降低”。[1]
上述对低碳经济概念给予了不同的理解和探析,尽管也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内涵: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尽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效能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4]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收益(简称为三低三高)为基础,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促进全球的生态平衡。总之,低碳经济已成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2.低碳物流的内涵。在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低碳革命”日益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和世界潮流。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推动低碳发展正成为众多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选择。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向世界承诺了中国的低碳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在付诸行动,必将涉及到国内各个经济领域,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既是能消耗的大户,又是碳排放的大户,发展低碳物流备受国家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对物流企业而言,向低碳转型既是一个战略性的抉择,又是物流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对低碳物流比较全面系统的界定。不过现在广泛的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低碳物流的内涵,其一是减少物流领域的碳排放,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二是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信息化、标准化等均可以实现节能,达到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笔者认为,低碳物流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及提高效率的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对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废弃物回收等物流环节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时空得到最充分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物流活动效率的目的。
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一体化的现代概念,因此它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具体体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增加低碳物流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低碳物流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实现“三高”和“三低”的特征和标志,此“三高”“三低”与低碳物流的发展要求及宗旨是相关的。低碳物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的构建与实现是发展低碳物流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效能和效率,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社会资源消耗,保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低碳经济为低碳物流的发展提供着理论指导。低碳经济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中陷入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1.企业物流现实情况。突出表现为:其一是物流领域各个环节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其二是非优化的低碳物流管理系统。具体表现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模式的粗放和低效;产业组织结构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大量的小型企业,大多数又是一些全能性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因此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物流成本以及环境成本较高。据有关资料报告指出,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0%,而美国、日本少于10%,中等发达国家平均约为16%。因此企业物流必须向低碳转型,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通过观点转变、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解决物流系统运作中的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的运输想象,以及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库存积存过大,仓储利用率低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2.政府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理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发展时期,政府不仅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而且把应对气候问题纳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的系统工作之中,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并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这一目标在付诸行动时,必将是物流业向低碳转型的极好机会,物流企业一定要抓住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增长的根本途径和战略性选择。
3.企业物流低碳责任意识开始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低碳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波及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都意识到,在未来一定时期,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还是生活方式,都必须顺应低碳化的历史潮流。物流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许多企业的低碳物流责任意识已开始形成。不少企业已具有环境意识,将发展低碳物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能力的法宝。但对低碳物流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国内在低碳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缺乏对环境的价值分析和成本估算,对环境污染,交通运输排放CO2的代价尚未以成本的形式引入到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实施低碳物流还未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主动选择。因此无论是从世界,还是中国的角度来说,企业社会责任都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领域就是环境保护和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在以清洁生产为特点的生态经济以及节约自然和再生资源为特点的辅助经济领域,我们的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物流企业向低碳转型面临诸多问题,从世界角度来看,全球货物运输发展很快,预计在2002—2020年物流业务将增长23%[2]。但由于大范畴的物流效率不高,例如车辆在回程中空载率过高,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运输行业是排放温室气体的“前三甲”,而且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14%。据国际气候组织报告,2005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费中,交通运输占26%。2002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交通运输占14%。从我国物流业实际情况看,物流业的碳排放情况还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缺乏基础的系统数据,只能以能源的数据来做一些比较。据专家测评我国物流行业(交通、仓储、邮政)的能源消耗只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8%,如把企业物流的能耗考虑进来可提升到10%左右[3]与国际平均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标志着我国物流市场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总是具体表现为:
1.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十分薄弱。物流企业在实施物流过程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包装标准与运输实施标准不配套,严重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有些标准化又分散在不同部门和行业,缺乏科学有效地衔接,无法实现交换与资源共享等,至此,在物流配送、包装、转运中产生大量的多余碳排放量。
2.物流配送作为向低碳转型面临更大改革。主要的减排途径包括线路优化,减少无效吨公里和库存,更新车队使用低排放车辆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配送过程中缺乏IT系统支持和数字管理等。
3.我国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落后。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物流管理都有一套严格的包装、仓储、运输、报关的科学管理体系,每个环节严格衔接,产品一下线,专业物流公司可承办从包装到运输一体化服务直至货物送到客户手中。而我国物流管理普遍为粗放式,各自为政,缺乏协调衔接配合,造成了物流无效停滞和浪费。
4.企业物流向低碳转型将格外具有挑战性。这是因为从国际物流的发展规律来看,物流规模的发展与能耗的增加,并不总是呈现正比例关系,发展到一定时期后能耗的增长会必然快于物流规模的增长。
总之,企业物流向低碳转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迎接低碳革命时代到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不仅是物流企业本身的问题,更是全球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物流向低碳转型,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但也存在机遇。发展低碳物流重点在低碳,目的在于发展。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向低碳转型,这不仅仅考虑单个物流环节,还必须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一并加以考虑,这样可以从整体的视野来组织低碳物流,最终构筑企业低碳物流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只有当企业的各种因素相互适应和相互匹配时,向低碳转型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按照罗伯特·H·小沃特曼的观点,企业的战略匹配包括七个因素(这七个因素又称为麦金西“7S”模型)指出,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有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战略(stratagy)、结构(structure)、方式(style)、系统(system)、技能(skill)和雇员(stuff)等七个因素(英国语中“S”为前字母的单词)进行有效地整合。[4]借鉴这一理论,物流企业向低碳转型必须实行以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为基础的7S战略性发展低碳物流。参与到企业物流发展之中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雇员,还有许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管理活动。因此在构建管理体系时指导思想: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倡导“绿色”保护环境,节能降排,实现低碳发展。
1.制定企业低碳物流发展战略。依据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观,把应对气候问题纳入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系统工作总体战略之中,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之下,通过制定低碳物流发展战略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低碳物流活动,明确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回收等物流环节,在低碳物流管理中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及相关职责,以形成低碳物流管理网络,积极开展物流企业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物流企业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2.建立企业低碳物流运输管理体系。在企业物流的诸多环节中,运输环节具有中心的地位。运输不仅是实现物资空间转移的手段,也是物流活动中的最核心环节,在向低碳物流转型时,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环节。主要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海路运输等几个方面,提出低碳运输体系总体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实现节能排放的目标。
3.建立企业低碳物流配送管理体系。物流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形式。它的核心要求,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品用正确的方式送到正确的地点,同时保证成本最低。物流配送的节能排放正是围绕这个核心做文章,但必须在 IT系统的支持下,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中远物流和IBM中国研究院合作,开发出的供应链优化系统,根据碳排放设计和优化中远物流的配送路线,使中远物流每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10%,相当于节省了44万吨汽油。
除上述三方面外还包括仓储,废旧物的回收,建立物流园区等。总之,基于低碳经济管理理论下的低碳物流管理,观念决定战略,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提供保障,全员参与是核心。
[1]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
[2]邢继俊,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
[4]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周立华(1941-),女,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与管理研究;刘春明(1977-),男,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与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