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误解的认知语用学分析

2010-08-15 00:43李俊妍
关键词:脚本关联话语

李俊妍 张 宇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话语误解的认知语用学分析

李俊妍 张 宇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人与人沟通交际时难免会产生话语误解,它是阻碍人们有效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来分析话语误解,运用认知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脚本理论、关联理论和语用推理来分析话语误解,努力减少在交际中产生话语误解现象。

话语误解;认知语用学;交际

如今,人与人的沟通和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成功的交际会使人们做事情事半功倍,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话语误解却出现的愈加频繁。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话语误解,分析话语误解的成因,使我们交际中减少阻碍。

一、利用脚本理论分析话语误解

Schank&Abelson脚本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运用两种知识: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一般知识使一个人能理解另一个人的行为,就是因为对方是有正常需要的人,特殊知识使我们理解并经历多次参与的事件。”一般知识是人正常进行交际的基础,而特殊知识是关于某一具体事件的知识。人脑为经常出现的具体事件设计某种知识结构,他们称为脚本(script)。关于具体事件的特殊知识结构(脚本)与相应的实际语言使用(actual language use)形成认知单元,符合脚本具体事件时,就会激活相应的实际语言使用,所以语言使用得体与否在于脚本的选择。

(一)脚本相似

下面的对话是一位母亲和女儿的一段对话,她的女儿很胖还是单身。(A:母亲,B:女儿)

A:Honey,Have you been dating with boy?

B:No ,I am trying to find my Mr Right.But I can’t make it.

A:Wow,(mother moves into kitchen)what do you want to eat tonight?

B:I want a piece of that beefcake.

A:What?Beefcake?You must keep your body slim.

A:Oh,Mom(the daughter is so angry)

在这段对话中,出现了话语误解。那么造成话语误解的词语是“beefcake”被用来形容男生强壮的体魄和性感的身材的。然而这位母亲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当接收到女儿的话语时,对于她而言,只能激活她熟悉的脚本。她会认为“beefcake”是一种蛋糕,因为她听说过冰淇淋蛋糕,生日蛋糕,各种各样的蛋糕。她只能激活蛋糕以及不同种类的蛋糕这样的脚本。所以在母亲的字典里,“beefcake”是一种牛肉蛋糕。她想女儿已经很胖了,再吃牛肉蛋糕,就会影响交男朋友。此时,话语误解就产生了,那么误解的原因是,脚本的相似造成的。

(二)脚本的缺失

这是另一段对话,它发生在一个餐馆里。一个中国人在一家美国餐馆点菜。(A:顾客 B:侍者)

A:Would you please serve the Bird’s nest in a clear soup? B:No,I can’t.

A:why not? B:Are you kidding?

在这个例子中,就是脚本缺失所引起的话语误解。在中国饮食文化里面有一道菜,“Bird’s nest in a clear soup”被叫做“清汤燕窝”。然而美国饮食文化里面,这道菜是不存在的。所以当说话人用实际的语言说出菜名时,听话人虽然成功的接受了信息,却不能成功的激发他所熟悉的脚本。因为在他的认知领域内没有这个脚本。

二、关联理论分析话语误解

Sperber&Wilson关联理论要求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信息和特定的语境,建立事件最佳关联。关联理论的特点:①具有引起听者注意的足够的语境效果。②听者获得这样的语境效果无需做出不必要的努力。何自然提出:交际是一种意识过程。两方能够合作很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最佳意识模式——相关。相关是限制人类交际的基本因素。明示信息模糊和语境的突然转换会使事件的最佳关联失败,因而造成交际不成功,最后导致话语误解。

(一)明示信息模糊

语言的输出是任意的。从语言的自身角度而言,语言符号是有限的,然而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符号去描述客观的世界,模糊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主观来说,当人们认识世界,感受周围的事物的时候,在头脑中已经把这些事物分成一类,如水果类里面包括,香蕉,橙子,榴莲,菠萝,水蜜桃等等。人们必须要遵循意识经济原则和语言经济原则。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所以也会导致对事物的分类有差异,可能不会很明显,但是这种现象是一定存在的。另外,人们处于不同环境之中,那么对自身环境理解和肯定的程度也必然导致在交流中所选择语言的模糊性。因此,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明示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明示信息清晰的被理解,一种恰当的最佳关联将被实现,反之,如果被传播的话语很模糊就会很难建立最佳关联,最后交际失败,产生话语误解。

下面一段对话发生在一对夫妻和一个推销员之间,在这对夫妻的家里,一个推销员努力的去推销他的糖果。(A:妻子 B:丈夫 C:推销员)

C:What taste do you like best?I have mints,toffee,fruit candies,gummy jelly.(the salesman introduced every kind of sweets with patience)

B:Who are you talking with?(the husband just walked from bedroom)

A:A sweet salesman.

C:(the salesman felt surprised and spoke nothing.)

在这段对话中存在话语误解。对话的开始很顺利,可是,快到末尾的时候,单词“sweet”的含义很模糊。也就是说可以把她看作一个形容词,翻译为“可爱的”。也可以把她当作一个名词,翻译成“糖果”。根据两种不同的解释,一定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很显然,推销员把“sweet”当成了“糖果”,而不是“可爱的”。换句话说,反应到推销员大脑中的明示信息是模糊的,他捕捉到的信息没有和他所处环境建立起最佳关联,因此推销员认为这位妻子是因为看不起他才这样说,很生气。最后话语误解就这样产生了。

以下的一段话可以进一步解释,明示信息的模糊可以引起话语失误。这段话发生在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他们在讨论彼此都认识的一个学生,john。(A:老师,B:学生)

A:What has John been busy doing recently?

B:I met him yesterday.He decided to work hard when he was promoted to be monitor of our class.

A:Oh,he is so lazy.(the teacher is frowning)

在这段对话中,老师想要了解关于约翰的一些情况,通过他的表现,这位老师考虑是否应该让这个学生当班长。但是通过别的学生了解到的明示信息却是模糊的。那么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得到两种解释。一种是:在约翰被任命为班长之后,他将会努力工作。另一种解释是:在他被任命为班长之前,他一直在努力工作。很显然,老师得到的明示信息是第一种解释而不是第二种。老师会认为约翰是一个很懒惰的人,所以根据特殊语境,老师根据明示信息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不恰当关联。最后会导致话语误解的出现。

(二)语境的突然转换

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自然过程,当说话人进行语言输出的时候,听话人将通过明示信息和语境来建立最佳关联,如果听话人在较小语境下不能够建立最佳关联,他就会努力在较大的语境下寻找最佳关联。这时说话人和听话人才会顺利的交流。反之,如果听话人不能找到与明示信息相匹配的合适语境,就会造成话语误解。下面的对话就是一对同班同学的对话。(V:Vivien,C:Candy)

Vivien:How time flies!How about your preparation for our final exam?

Candy: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summer,hasn’t it?

Vivien:What?Why do you say like that?Have you prepared for your final exam?

Candy:(She went on reading and kept silent)

很显然,这是另一种类的话语误解,C不想谈关于期末考试的准备情况,可能她还没有准备期末考试,也有可能她已经准备期末考试了,但还没有准备完,所以她转换了话题,她从准备期末考试的语境中突然转移到了其他语境当中。可是此时V不能理解C为什么转换话题,找不到最佳的语境来建立最佳关联。最后产生了话语误解。从对C的话语分析中,其实它包含了潜在的最佳关联。C改变话题的目的是想换个轻松的语境,而不想在沉重的语境里面谈话了,遗憾的是,V没能理解C话语的真正含义,所以没能建立明示信息与相关语境的最佳搭配,话语误解将不可避免。

下面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对话中,可进一步说明语境的突然转换可以造成话语误解。男人意向女人求婚。(A:男人,B:女人)

A:You’re the person of my dreams.I think I might be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Will you marry me?

B:Oh,have you ever heard a very romantic song,called“I will always love you”

A:Have you gone on listening to my speaking?I need your direct answer.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中可了解到,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处的特殊语境是,一个男人想向他爱慕的女人求婚。可是这个与男人话语相关联的特殊语境突然被女人转换了,此时一头雾水的男人不能构建最佳关联,他没有理解女人的言外之意。女人创造的新语境和男人所处的原始语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潜在的关联,即女人还不想谈结婚的事情,也可能是女人不想嫁给她眼前的这个男人。可惜的是,男人不适应这种语境的突然转变。最后形成尴尬的局面,导致话语误解。

三、错误的语用推理

当听话人接收到说话人输出的信息,根据特定语境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语用推理。然而根据听话人的知识,思维状态,特定的情形等等,这种推理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有外部的主观和客观因素都可能影响听话人的推理过程。因此,当说话人输出一条信息时,对于这条信息的回答,可能只有一种答案是合理的。这是因为这种回答得出的结果符合正确的推理过程。那么其他的语用推理就会形成话语误解。

下面是另一段对话,是发生在教授和学生之间。对话发生在一个很热的下午。教室里的电风扇坏了。一位教授正在给他的学生们做讲座。(A:教授 B:学生1 C:学生2 D:学生3 E:学生4)

A:What a hot day!(the professor put up his head looking at the fans)

B:Oh,yes!Today’s temperature is 40 degrees centigrade by weather forecast.

C:If only there is a air conditioner!

D:You are so painstaking.

E:Sorry,professor,a mechanic in water-electric department said he would repair the fans tomorrow.

很显然,对于教授的感叹,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当B听到教授输出的话语时,根据他的经历,所做出的语用推理是:今天天气很热,然后就想了解今天的温度到底是多少,然后他上网或打开电视或收音机,然后听了天气预报,然后得知今天的具体温度。结果语用推理后他大声的说出来,然而他并没有理解教授真正的含义。当C听到教授的输出信息时,根据他的经历,所做出的推理是:今天天气很热,然后他想到有些家用电器可以使他们变得凉爽,然后根据天气炎热的程度,他想到只有空调才可以解决他们的酷暑难耐,然后他说出要是有空调那该有多好。他的推理也不是教授的真正意图。当D听到教授的输出话语时,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所做出的推理是:这个学生感觉今天天气很热,然后教授也是发出感叹说:今天很热,然后教授只是强调今天很热,却没有要电扇,没有要空调,没有喝一口水,然后学生判断教授真的是太辛苦了。然而这种语用推理也不符合教授真正的用意。那么只有E进行的语用推理是正确的,他的推理是:今天天气很热,然后他发现了教授的肢体语言,教授抬头看了看电扇,然后他得出结论:明天水电部就会把电扇修好。这样推理所得出的结论正好符合教授的心意。

综上所述,脚本相似和缺失、明示信息模糊、语境的突然转换、错误的语用推理都使人们在交际中产生话语误解。为了更好的进行沟通,我们应该有意识的避免。

[1]Schank,Roger CO.,&Roger P.Abelson.Scripts,plans,Goals and Understanding[M].Hillsdales,NJ:Lawerence Erlbaum,1977.

[2]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3]〔美〕芭芭拉·斯佩曼,丹尼尔·韦林汉姆.认知心理学新进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李俊妍(1983-),女,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张宇(1983-),男,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脚本关联话语
酒驾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快乐假期
小编的新年愿望
智趣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