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思聪
吉林省户外运动环境分析
单思聪
户外运动被公认为是前景很好的朝阳产业。而发展户外运动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户外运动环境,从而更好的利用资源发展户外运动。对吉林省户外运动环境进行研究,以促进吉林省户外运动群体的发展,更为吉林省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户外运动;环境;现状分析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户外运动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认为,户外运动是指在野外或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与自然界紧密结合的新兴体育运动,这些运动包括登山、攀岩、远足、山地穿越、野营、溯溪、漂流、荒岛生存、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滑雪、攀冰等。可见,户外运动与自然的关系紧密。
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专家对户外运动作了这样的定义:户外运动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而开展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1]。它主要包括陆地、水上、空中三大类。
张志坚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将户外运动定义为:“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张志坚提出的“自然场地”概念,对于分辨和区别户外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研究需要出发,采用如下定义:户外运动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健康、放松和休息、人际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险等多方面的需要,采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滑雪、登山、骑行、徒步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种特定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各种户外体验活动[2]。
(一)吉林省户外运动经济环境分析
户外运动消费属于休闲类消费,消费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消费意识达到一定层次之后才产生的一种消费,所以,经济因素是户外运动产生及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优越,精神文化生活也同样被人们所关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基本的生活消费逐渐向享受型消费转变,休闲消费意识与消费结构同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旅游休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走马观花,而是更倾向于娱乐、体验和刺激的休闲活动。在愈来愈重视生活品质的今天,休闲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主要部分。
据国际经济统计资料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过3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3]。200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达到1042美元。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2400美元。
吉林省2008年人均GDP为23550元人民币,这说明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在孕育着一个庞大的带有旅游消费动机的休闲市场。而作用于人们心理、生理、精神、文化等等多种功能的户外运动就这样被人们普遍所接受。户外运动的消费群体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其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及观念的转变,为吉林省户外运动及其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吉林省户外运动闲暇时间分析
户外运动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进入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后,各种先进的电子、机器设备已经取代了人们的手工作业,这在无形当中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可是,人们心理上的压力与负担却与日俱增,人们渴望着放松、休闲。现代生活的时间分为三部分,工作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和闲暇时间。工作时间是指取得收入的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些专项时间,如忙于家务、采购货物、就医和交通等。而闲暇时间是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4]。在闲暇时间里,人们感觉不到生活的压力与负担,如何支配这段时间完全取决人们本身[5]。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作了一些调整,全年法定节假日已从原来的10天增到11天,加上双休日,全年放假天数共115天。现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将对居民假日生活和假日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户外运动作为极具惊险刺激的休闲运动,也将随着节假日的增多而受到更多居民的关注。一般短线的户外活动只需2天左右,长线大部分在5天左右。人们可以在周末两天假期中参加一些短期的户外活动;在春节、“十一长假”、“五一”、端午、清明等3天小长假、利用周末的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的连休以及带薪年休假期间,可参加一些中长期的户外活动。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国民休闲、旅游需求,为居民参与户外运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三)吉林省户外运动地理环境分析
户外运动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户外运动的某些项目必须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才能进行。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东西最长约750km,南北最宽约600km,总面积187400km2。吉林省东界俄罗斯(界线长232.7km),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界线长1206km),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山脉连绵千里,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72.26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1.37%,列全国第12位;其中林地面积797.67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04%,列全国第8位。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为8.4亿m3,列全国第6位,森林覆盖率为42.4%。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m。西部草原地处松嫩草原中心,是我国著名的草原之一,吉林省草原可利用面积达437.9万hm2,主要集中于西部和东部地区。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长春市内,有伪满洲国旧址,有净月潭森林公园。在吉林市,有龙潭山高句丽山城,北山公园,丰满松花湖,敦化的六顶山渤海古墓群。延吉的城子山山城,位于长白,安图,抚松三县境内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天池、瀑布、温泉群及大陕谷,通化的靖宇陵园,集安的丸都山城,洞沟古墓群,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好太王碑,农安的辽塔,伊通火山群等等。总之,吉林省丰富的山地资源为户外消费群体提供了充足的消费资源,为吉林省的户外运动提供了有利的开展条件。
(四)吉林省户外运动交通环境分析
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户外体育运动项目,一般需要在城镇郊外甚至异地进行,因此,交通是户外运动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6]。吉林省铁路交通十分发达,是我国铁路网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全省铁路线总长4000多km。京长线、沪长线直达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公路以长春、吉林、通化、白城、四平、延吉等地为中心延伸全省各地,四通八达。省内水路运输以松花江为主干,4-11月为通航期。长春、吉林、延吉等城市均辟有航空线路,通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便捷的交通是吉林省户外运动群体进行活动的有利保障。
(五)吉林省户外运动网络环境分析
高科技的网络信息时代,为户外运动组织、传播以及开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户外运动群体大部分是通过俱乐部的相关网站、QQ群来发布和传递相关信息,使得一些潜在的用户群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俱乐部的活动内容与计划。吉林省户外注册网站30余家,内容大体上分为三大方面:俱乐部活动公告,经营产品的介绍以及一个供会员进行交流的论坛。可以说,吉林省户外运动的网络资源已初见规模,为吉林省的户外运动群体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
综上所述,吉林省户外运动的经济环境、地理环境、闲暇时间环境、交通环境、网络环境,都已经达到能够基本满足省内户外运动群体的需求,但是与北京、上海等户外运动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不足。对于户外运动这一新兴项目而言,吉林省户外运动的规模已经在短短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天时与地利加上合理的组织与管理,吉林省户外运动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辉煌。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93.
[2]李红艳.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3]刘啸,甘枝茂,杨延风.旅游动机-人类本性的回归-旅游动机的新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1).
[4]付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1.
[5]Voss J.The Definition of Leisure[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1997(6).
[6]杨颖,徐军等.中国旅游经济地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03-304.
book=155,ebook=356
G818.3
A
1673-1999(2010)22-0155-02
单思聪(1980-),男,吉林四平人,硕士,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四平136001)助理讲师。
201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