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法
(浙江省义乌农业局,浙江义乌322000)
大棚全龄养蚕是在大棚饲养大蚕成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大棚的设施和结构,使其能达到满足小蚕饲养的要求,从而形成的一项全龄大棚养蚕新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优质高效、且不破坏土地资源等特点。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国不少地方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水通畅、交通方便、四周无污染,近桑园的地块作大棚搭建之地。同时应有照明电可使用。
材料 选用的材料有毛竹、早竹、塑料薄膜、铁丝、稻草等。一般一个可养20张小蚕的大棚,需要毛竹250 kg,早竹50 kg,中号铁丝8 kg,农用大棚塑料薄膜100 m2,稻草160 kg;一个可养3张蚕种的塑料大棚需要毛竹450 kg,早竹100 kg,中号铁丝15 kg,农用大棚塑料薄膜110 m2,稻草300 kg。有条件的最好用茅草。
形式 采用拱形大棚。小蚕与大蚕由于环境条件要求不同,所以小蚕棚与大蚕棚要分开搭建,其内部结构也有所区别。
大小 小蚕棚要考虑保温保湿、消毒和蚕匾育的特点。建造时进深不宜过长,横宽要加大,两边要能搁置蚕匾,中间操作道要大于蚕匾,以便于精细操作,内部要设计便于保温、隔离的结构,使大棚能随着蚕儿的生长灵活地隔离出所需的适当空间。小蚕棚的容积既要考虑能容纳蚕儿饲养到3眠时的所需,又要留有可供准备消毒防病及其他操作需求的空间。地面不能养蚕,蚕台层高不宜过高,尽量提高利用率。一般小蚕棚棚顶高3.2 m,棚外侧高2 m,棚宽5 m,两边各1.7 m。棚内搭建可搁置蚕匾的竹档蚕架(或留空间放置三角蚕架),中间留操作道1.6 m,竹档为10档,档间距15 cm。各立柱间隔为1.5 m,内分5个立柱间隔,整个大棚长7.5 m,宽5 m,占地37.5 m2,可饲养20张小蚕。如用三角蚕架,每个大棚需放三角蚕架10只。
容量 大蚕棚高3.1 m,宽3.6 m。两边搭建蚕台,各宽1.3 m,中间留操作道1 m。蚕台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地面,上、中、下层间距分别为0.6 m、0.8 m。15 m进深可饲养3张大蚕。
搭建 参照蔬菜拱形大棚,搭建好大棚毛竹框架,再盖上塑料薄膜,外覆草帘。小蚕棚所需覆盖的稻草帘要厚一些,同时小蚕棚内各立柱间隔可安装蚊帐叠门式塑料薄膜,以灵活调节温度。小蚕棚搭建应更结实密闭,以保证加温保温、保湿的效果。
朝向、排列和大小蚕用棚比例 南北朝向,以利通风换气防高温,进深因地而定。如要搭建2个以上大棚,大棚间宜东西排列。如要搭建二排以上大棚,排与排之间应有足够间隔,距离不宜过近,以利通风换气和防病。按桑园面积5%~7%的比例留地作搭建大棚用地。如以饲养20张春蚕种的规模计算,应建小蚕棚37.5%~40%,大蚕棚360%。小蚕棚与大蚕棚的比例为1∶9。
材料与撘建 大棚内起主要支撑作用的立柱要精选,上下头要直立,不可弯曲或倾斜,尤其是毛竹做立柱时更要注意上下通体笔直。棚内蚕台最高层不宜超过1.5 m,以方便操作,也有利于防高温。 棚架外塑料薄膜在拱形部固定。大蚕棚中腰处做成可开闭的叠门式,外覆草帘。草帘厚度以2~3 cm为宜。南北两端设置活动门,大蚕棚的活动门用竹框稻草做成,以防高温和利于通风;小蚕棚活动门宜采用塑料薄膜,以增加大棚保温和保湿性能。
大棚周围 大棚四周要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倒灌浸入。大棚周围宜种植丝瓜、南瓜等藤蔓作物,让藤蔓爬上棚架,达到绿叶降温,但不宜间作桑树。
防止敌害 可撒鼠药、灭蚁净等药物防止老鼠、蛤蟆、蚂蚁等天敌,也可饲养狗、猫、鸡等来看棚护蚕,防止敌害。密切注意大棚周围农药使用情况,防止因农药随空气飘浮进入大棚而造成药害。
养蚕前用消特灵、漂白粉、石灰等消毒剂对大棚及蚕具进行认真消毒。地面及操作道地面撒一层新鲜石灰,大蚕台上铺一层消过毒的稻草,作隔离层用。蚕进棚后应勤撒干燥材料,在5龄饷食后及时除沙,并清理出棚。中晚秋大棚养蚕防病的重点是防真菌病,应多撒石灰等干燥材料,必要时使用薰烟材料排湿。养蚕结束后要及时将蚕沙、残桑等废物清理出大棚。挖去地面表土运出大棚,并对大棚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其他防病措施同室内育。
蚕种直接进小蚕棚收蚁饲育,采用一日二回育蚕匾育,薄膜防干育。根据蚕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内部再用塑料薄膜间隔出若干个小空间,以便加温保温。加温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电热丝、炭火或煤饼等加温。电热丝加温可在三角蚕架下地面上铺设电热丝,三角蚕架外围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湿。炭火或煤饼加温适合2个或2个以上三角蚕架养蚕时使用,热源放操作道中间,把需要加温区用塑料薄膜隔离成围帐式即可。为防废气在棚内积聚过多,可在上下两头适当留换气孔排出废气。待3眠饷食2~3回叶后,蚕儿出小蚕棚进大蚕棚。
大棚养蚕采用少回育,蚕台饲育。给桑方式是片叶育或条桑育,用桑质量力求均匀,尤其是4龄期,以确保4眠眠起齐一。当室外气温超过32℃时,要适当增加给桑量,这样既防饿也可降温;当气温低于24℃时,要注意薄饲,以避免蚕儿踏叶冷湿。同时,在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在日中高温时进棚给桑,有利于控制大棚内温度的上升。
如室外温度高时,天晴盖严草帘,只留通风口,棚顶盖遮阳网或喷洒凉水;阴天去掉部分草帘,加强棚内通风,以利降温。如外温低,天晴时可以去掉部分草帘,盖好四周塑料薄膜,以利保温。棚内通风换气,要根据气温、日照、风向的变化,灵活开启南北草帘门,加以调节。
晚秋大蚕期,由于白天适温夜间低温,傍晚要适当关上南北二端草帘棚门,以防冷风及夜间雾气侵袭蚕座。同时,大棚东、西及顶面用塑料薄膜包裹,以减少白天热量在夜间散发。
大棚搭建不改变土地性质,因此不需审批,不需押金。毛竹、稻草或茅草就地取材,成本低。搭建一个可饲养20张蚕种的小蚕棚成本为320元;搭建可供饲养20张蚕种的大蚕棚成本为4360元,计每张蚕种大棚建造成本为234元。使用以后只需视情况对稻草、薄膜进行添补,使用期可达5~8年。而建造同样面积的蚕室,以砖瓦结构简易蚕室为例计算,每张蚕种需建20 m2,仅材料、用工成本就达2250元左右,大棚的建造成本是砖瓦房的10.4%,且还不包括建房审批相关手续中的费用。
大棚由于搭建在桑园地边,远离村庄,周围环境污染少,通风换气条件好,符合蚕生理需求。易做到桑叶现采现饲,新鲜饱食。
从各地大棚养蚕农户调查情况看,大棚养蚕发病情况极少。只要每期蚕结束后挖去表土,填上新土,一般都能有效防止蚕病发生。另外,由于棚内消毒用漂白粉液比室内顾虑更少,多用石灰也不影响生活,因此防病更容易。据农户反映,因大棚养蚕远离村庄和棚内偏暗之故,所产蚕茧中蝇蛆茧比室内养蚕明显减少。秋蚕病少更是显著。
大棚搭建在桑园旁边,在采叶方面,节省了桑叶运输和贮藏成本。同时,由于大棚养蚕采用蚕台育、条桑育、少回育和自动上蔟技术,且蚕沙出运方便,大大提高了劳动工效。按常规5龄蚕一个劳力只能饲养一张蚕种,而大棚养蚕能养2~3张。另外,大棚养蚕饲养环境好,面积大,能稀放饱食,通风透气,有利于茧质和单产的提高。据调查,大棚养蚕单产普遍高于室内养蚕,其中又以中、晚秋蚕增产更为明显。
大棚养蚕将蚕农的生活用房与生产用房相分离,有利于改善蚕农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提高蚕农生活质量。同时,利用不养蚕的闲季,大棚还可兼作它用,如饲养家禽,种植食用菌、培育花卉、蔬菜育苗等,大大提高蚕桑的综合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