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伟
刍议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嬗变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张海伟
马克思的思想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转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经历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曲折发展过程,异化概念的演变发展正贯穿其中。伊始,由于受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对异化概念持肯定态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更是成为马克思思想学说的中心范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运动规律的发现,马克思逐渐消除了异化理论中费尔巴哈的痕迹,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其进行了彻底“清算”。从此,异化概念内涵根本转变,标志着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马克思;异化劳动;嬗变
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发展过程。他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转而一步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初期,由于受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他肯定了异化的概念。但是,此时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中并不占主要地位。1843年,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标志着他“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此时,他的异化概念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沿着“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线索逐渐把异化概念作为自己学说的中心范畴和主要方法。他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仅仅只用异化概念分析宗教,而是把分析扩展到政治经济意识等各个领域,从而确立了异化理论的完备形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自己早期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彻底“清算”,从此这个曾经对马克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异化概念也随之根本转变,成为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前三节主要内容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用国民经济学的规律,指出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这种对立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异化劳动的产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指的是劳动不是工人自觉和能动的劳动,而是变成工人的求生本能,具体表现为工人为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料而把自己的劳动能力转让给别人支配,最终导致工人的劳动不再是自己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反而变成对自身的摧残。异化劳动不仅表明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对立关系,而且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深层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关系,阐明了异化劳动状态是工人的苦难的生存状态。
异化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考察,是对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否定。马克思从消灭异化劳动这一使命出发,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理解为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从而在复归人的类本质的过程中实现对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占有。他认为,消灭私有财产是消灭异化的唯一途径,把私有财产理解为导致异化的社会根源。在他看来,异化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消除异化是向人的本质的复归,这种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即认为人在异化之前已经具有了先在的本质,然后才存在异化和向异化复归的逻辑思路,这多少带有旧哲学的痕迹。
异化劳动概念一经确定,马克思即以此为利器对黑格尔辩证法及其整个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黑格尔哲学的主要立场是站在精神层面探讨哲学,以异化的方式展开精神的本质和实现精神的自我发展。马克思则指出:黑格尔的异化首先就是对象化,这种对象化是实现精神思辨发展的重要形式。同时,异化也表明精神自我展开的方式是以确立自己的对立物,并从自己与对立物的对立统一角度实现自身的思辨发展。因此说,马克思不仅从经济学入手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批判,而且明确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分析异化劳动导致了工人的异化生存状态,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整体对立,并以异化劳动概念为基础,阐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运动规律的发现,马克思逐渐消除了异化理论中费尔巴哈的痕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发现了唯物史观,并把它作为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理论。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同时也对自己早期的异化理论进行彻底的“清算”。从此,异化概念也随之发生了本质的演变。那么,异化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发生了哪些演变呢?
(一)不再是出发点和基本范畴
首先,异化概念是旧哲学用语。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他们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主要来源。在马克思还没有找到科学理论武器分析社会问题之前就很自然地借用这个概念。而当他的唯物史观形成以后,随着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清算,用科学的理论和范畴代替旧哲学用语成为必然。其次,异化概念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和人本主义的烙印。它把抽象的人性和人的本质作为衡量历史进步的尺度,把人类历史归结为“人性异化”和“复归”的过程。随着唯物史观的形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再把共产主义看做人的本质异化的复归的逻辑推演,而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共产主义不是“从寻找‘人的本质’开始的”,它“是用实际手段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二)揭示了产生根源和消除途径
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类发展的本质为依据?”然而,马克思在当时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考察了异化问题,揭示了异化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产生一种社会关系,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而社会分工又把他们束缚在一种固定的职业上,因此,他们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于劳动者来说完全转变成了一种自发的、异己的力量。分工是异化产生的根源,但并不是存在分工就有异化,即异化并不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了资本主义异化产生的根本条件:个人本身在形式上是自由的,同时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而这两个条件在资本主义以前是不存在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其实质在于使劳动的客观条件与劳动者相分离。只有在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相分离的阶段上才会产生劳动异化。如果不具备工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这个基础,那么,即使存在社会分工、剥削、个人的不自由及丧失独立性等等,也不意味着异化。由此可见,异化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伴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异化也必将被克服。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要消除异化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达到自己最高形式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关系对人的奴役,同时需要“人们之间的交往”才能“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这种调节消灭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化关系)”才能最终消除异化。可见,克服异化也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人们有觉悟的活动;不是精神批判而是革命;不是“人的本质”的“复归”,而是变革现存制度的实际运动。
(三)阐释了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抛弃了异化劳动理论残存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的观点,把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置于对现实的社会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作为历史前提的现实的个人,是由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个人只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之上的生产关系,是决定人们本质的现实基础。人的本质只能寓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条件之中,因此,没有必要设定一个人的“真正本质”同现实的人相对立。他们还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行动或活动的关系。”如果个人与自己的生存条件,即所谓的“类本质”发生矛盾,那只是因为生产力同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学说,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和“非人的”说法,都是现存关系的产物,都是生产关系顺应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两种表达而已。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运动的规律发现以前,马克思曾经用异化理论揭示社会的发展,并且把共产主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而规定为类本质异化的扬弃和向真正人的“复归”,这有某种合理的成分,但是带有抽象的思辨性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揭示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辨证运动的规律。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为社会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由此,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呈现出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的类型第一次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五个基本阶段:部落所有制即原始社会、古代所有制即奴隶社会、封建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切都表明在唯物史观形成之后,马克思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已经完成了摆脱抽象的思辨方法,把对历史发展的研究置于真正科学的基础上。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演变渗透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它既蕴含着产生唯物史观的新的思想因素,又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的印迹。为了指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这种非人化的影响,马克思晚年仍然使用异化概念。然而,它已摈弃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术语和旧观点,只保留了异化劳动和价值评判的某些职能,失去了基础和出发点的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异化劳动理论使马克思的研究由哲学研究走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对社会关系和生产劳动进行经济学的解析,发现了物质生产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认识到了社会物质关系对社会精神现象的决定作用,并且试图利用物质关系来说明精神关系开创了唯物史观。
第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对立本质在于资本家支配和统治劳动者、奴驭压迫劳动者,而劳动者除了自身的锁链之外一无所有,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是马克思揭露劳动与资本对立的有力武器。
第三,奠定了阶级斗争理论的思想基础。异化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伴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要实现向人的本质的复归必须用实际行动即革命才能消除异化。
[1]王国富.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拱顶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0.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
A811
A
1673-1999(2010)21-0009-02
张海伟(1983–),女,山东汶上人,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国情和中国问题。
201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