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互动性理论

2010-08-15 00:46杨叶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异国比较文学互动性

杨叶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互动性理论

杨叶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中,互动性研究目前多局限于探讨异国形象对建构者自身的反映,而忽略了建构者、被建构者、第三方、形象及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拓展和深化该方面研究,即注重建构者与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建构者、被建构者和第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比较文学;形象学;互动性;形象建构

一、引言

比较文学形象学是20世纪中叶在比较文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并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虽然形象学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国内学者在形象学学科理论建设和具体实践 (即研究具体文本中的异国形象)两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不仅就中国对异国的形象建构和异国对中国的形象建构问题进行了探究,还涉及了海外华人所建构的中国和所在国的形象。尽管如此,国内的形象学研究还存在若干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发掘本土思想、文论中的有益成分来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形象学分支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应注重互动性研究。

二、互动性的内涵及理论体系中的缺陷

学者孟华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一书的代序中曾着重指出,当代形象学研究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和发展,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当代形象学研究“注重'我'与'他者'的互动性”[1]4。孟华提出的互动性曾受到法国学者达尼埃尔-亨利。巴柔的启示,认为互动性体现在“'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1]157。这个层面上的互动性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相互影响”,而是偏重于形象建构者的作用,即建构者与其说是在建构“他者”的形象,不如说是在反映自身。

为什么孟华极力推崇这个层面上的互动性呢?当传统形象学发展为当代形象学时,其研究重心从被建构者转向为建构者及其文化,从辨别形象的真伪转向为研究形象的产生、流传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保尔。利科在总结各种传统的想象理论时尤其注重两种理论,即休谟的“再现式想象”和萨特的“创造式想象”。当代形象学明显倾向于萨特的“创造式想象”,认为异国形象不是人们所感知的异国的复制品,而是建构者创造或再创造出来的,因而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形象的建构者一方。这一转移有利于我们探讨形象所反映的建构者自身的文化,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着重于辨别被建构的形象的真伪。这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进步,因为其开辟了更广阔、更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但是,孟华所理解的“互动性”尚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内涵。诚然,探讨异国形象中所反映的建构者文化十分重要,但不宜矫枉过正,把目光囿于建构者本身而忽视建构者和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建构者、被建构者及第三方之间的互动。“形象,与文化相似,是相互依赖的。甚至是被设想为级别较高的文化本身,也不能形单影只”,尤其是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今天[2]。孟华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所提到的“互动性”只注重探讨被建构的异国形象对建构者自身的反映,忽略了建构者在建构异国形象时可能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其实,孟华在《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中曾引入“场”的概念,强调“不能把形象与它所处的场、与作用于它的各种力割裂开来做孤立的研究,而要研究形象或社会集体想象如何在各种力的总体、综合的作用下成型,它们如何文学化和社会化,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与转变,并在时间中发生位移和嬗变”[3]16-17。只是,她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忽略了形象的建构可能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这一点。

对建构者来说,无论是否到过异国他乡,他或她一定会接收到某些来自异国的信息,受到异国文化的影响。在以前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的时候,通过他国舶来的文学作品和其他事物,以及民间的口耳相传等各种途径,人们多少都能够接收到一些异国的信息。例如,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以及文学作品等曾传入欧洲,对包括伏尔泰等在内的欧洲人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之时,各种新事物从国外传入,让国人大开眼界并认识到并非只有中国才是文明之邦。而列强先进发达的事实也迫使国人逐渐改变自己原有的“华夏-夷狄”观,转而认同“自我-他者”观[4]224。在当今世界,交通运输、通讯和传媒都十分发达,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即使是僻居山间的人们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而网络更是令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容易。

当然,建构者会在集体无意识的强大影响下以自己的方式解读这些信息,但这一“异国”还是会发挥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很小,但有时却极为明显,甚至不仅仅被建构的“异国”会发挥作用,第三个“异国”也有可能影响建构者。学者姜源就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了建构者与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他指出, “仅仅依赖于这种相对被动的从'他者'那里来观察自我……而不是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的种种因素,从而丢掉了法国人研究中的一个特色,其'互动性'的研究至少很不全面,也难以深刻”[5]59。

学者张志彪对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中日本形象的研究证明了上述理论。他认为,历史上中国人的日本观发生了四次较大变化,其中每一次变化都与中日两国的关系变化相关。例如,日本自明治维新自强之后成为了中国的榜样,导致了中国人日本观的第三次变化,而甲午海战和其后的侵华战争又导致中国人的日本观再次发生巨大改变。这些都说明,建构者对被建构者的认识往往不是空穴来风,而有一定的事实根据,至少是受到了异国因素的影响。

因此,建构者在建构异国形象时不仅受到自己母国文化的影响,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表现为激烈的冲击,能导致建构者对被建构者看法的明显改变。比如日本在近代从“蕞尔小国”变为东亚强国,美国《排华法案》的实施,巴黎和会上英美法三国拒绝中国收回山东半岛主权的要求等,都使中国人对东西列强的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有时建构者、被建构者和第三方之间还存在互动关系,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三、对互动性理论的拓展和深化

具体而言,对互动性的拓展和深化可在三个方面进行,即注重建构者与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建构者、被建构者和第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建构者和被建构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能够影响对方对自身形象的建构。有时,被建构者甚至会利用这种互动引导建构者将自己塑造为正面形象。下面,本文将分析建构者和被建构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四种情况。

第一,建构者在塑造被建构者的形象时有可能借鉴被建构者的自我建构材料,因此被建构者的自塑形象就能够影响建构者。所以,我们必须考察“形象建构者所使用的参考材料是否借鉴被建构者们拥有的大量自我建构的材料的直接影响”[5]59。晚清时,中国闭关锁国,对欧美等国知之甚少,因此最初国人是通过美国人自己所撰写的书籍等资料了解美国。《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和《合省国说》等我国19世纪所著有关美国的作品都受到了当时美国传教士介绍自己国家的作品的明显影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本土的美国形象建构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美国传教士对我国进行的形象建构的影响。

第二,被建构者对建构者的看法能够影响建构者对被建构者的看法,反之亦然。孟华认为,当一个人踏上异国国土时,潜意识里早已被灌输进了本土文化对该国的诸多“先入之见”,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以此为“公理”来注视、读解、描述异国[3]6。事实上,不论一个人有没有踏上异国国土,两个国家或民族对彼此的成见往往会影响建构者,而建构者又因此显露出善意或敌意,并为对方所感知。个人如此,国家或民族之间也如此。比如,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曾称日本人为“夷”、“倭人”、“鬼子”,这种民族之间流传深远的成见是会为对方所感知的。因此,“个人和国家间的互视和成见彼此影响、相互渗透”,影响对方对自己的形象建构[5]4。

第三,建构者对被建构者的认识可能会改变建构者对自身的认识,甚至改变建构者身后的社会集体想象物。孟华曾指出:“……想象与叙事杂陈,所构成的异国形象尽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且确实按照先存于形象的注视者文化的模式、程序被重新组合和书写,但作者们想要记录亲见'事实'的努力也仍是清晰可辨的。正是有赖于这种努力,中国才开始'睁眼看世界',它导致了相异性的传入,渐渐改变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并且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照中也渐渐地改变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当对他者的言说累积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一种反作用,使传统的文化模式、程序发生改变。”[3]9孟华认为形象同时具有“言说他者”与“言说自我”这两种功能,实际上,她涉及了另一个层面上的互动性,即被建构者对建构者甚至是建构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能够产生反作用。“……集体想象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的某些'先入之见'在适当的现实外力作用下(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比的变化)将会发生变异,产生出与传统集体想象既联系,又有别的另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来。新的想象物又会继续影响同时代和(或)下一代的作者……”[3]12-13可以看到,孟华并不否认被建构者对建构者及其社会集体想象物的能动作用,只是没有将其归入“互动性”而已,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也是互动性中的一种情况。

第四,当一个国家或民族刻意参与自身的形象建构以影响建构者时,建构者与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明显。一百多年前,美国上至总统,下至传教士都意识到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形象日益糟糕,已导致中国人掀起“抵制美货”运动等,影响到美国的在华利益,所以他们有意识地调整了对华政策以改善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形象,而美国所制定的政策,比如庚款留学等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今,各国政府将自身形象建构纳入到软实力的建设中,更是利用各种机会参与他者对自己的形象建构,以引导建构者塑造出有利于本国的正面形象。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展示中国的新形象,强化世界对中国的正面认识。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海世博会主办方用五种语言向全世界宣传世博会、宣传上海、宣传中国,这也能够让外国人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上海,增强国家和城市的软实力。

除了建构者和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建构者、被建构者和第三方还可能存在互动关系。同建构者和被建构者之间的互动相似,建构者在形成对被建构者的看法时也可能参考了第三方提供的材料,或者被第三方对被建构者的看法所影响。当这个第三方和建构者的文化相近,或者说相应于被建构者来说利益相近时,这种影响就较易实现。比如清朝时英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就曾影响了美国人的中国观。当时,英国人的著述中描写的中国形象大多比较负面,其中的偏见对美国人早期中国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冷战时苏联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也曾影响各自以这两个国家为首的集团中的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以及它们和中国的关系。

即使建构者和第三方之间是敌对的,第三方和被建构者的关系也能影响建构者对被建构者的看法。“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一广为流传的谚语就反映了这种影响——建构者与第三方为敌,第三方又与被建构者为敌,那么建构者就有可能将被建构者当作友方,对其产生正面看法。当然,这三方之间的相互影响涉及了国际关系,需要将形象学研究和国际关系学结合起来才能够进行深入的考察,这也许就将跨出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但正如孟华所说,当代形象学的最大特质就是跨学科性,越界是其必然的逻辑,这种跨越并非不能尝试[3]10。

最后,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也存在互动关系。对于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关系,孟华认为:“当代学者……都没有强调两者间的关系往往呈现为互动的,即是说:一部具体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既有受制于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一面,反过来也或多或少都作用于后者。”[3]10只是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孟华未将此点纳入讨论范围,未加以重视。但对于这点,孟华在不少论文中已经做了专门探讨,此处就不再赘述。

目前,国内的形象研究绝大多数都只涉及了单方面的形象建构,而忽略了建构者与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忽略了建构者、被建构者与第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比较文学形象学》一书对中国的形象学研究影响极大,为形象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方面的基础,国内不少学者在谈及互动性时多是参照孟华的解释。张志彪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一书中就是如此,即使在实际研究中谈到了建构者与被建构者的相互影响 (他注意到日本国力增强和侵华战争等事件导致了中国人的日本观和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变化),也没有将其纳入“互动性”的范畴。国内一些比较文学教材也囿于此,如《比较文学学》等,将互动性仅仅理解为“我所处的语境必然决定着我眼中的'他者',反过来,这一形象也必然蕴涵着'我'这个观看者、阅读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6]。

比较之下,建构者和被建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建构者、被建构者和第三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国内形象学研究中更受忽视,几乎无人关注。而正如张志彪所言,“异国形象传递出的是不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各种信息”[4]3。在全球化时代,在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如果忽略这种互动,我们所得到的信息就将是残缺不全的。因此,这些方面的研究应当受到学界相应的关注。

四、结语

我们不应局限于探讨异国形象对建构者自身的反映,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拓展和深化互动性研究。我们应当探讨一个异国形象是什么,这一形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是怎样产生和流传的,有什么变化,这一形象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探讨形象的产生时,我们要关注形象的建构者除了受自身文化影响,还受到了其他哪些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互动等。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互动性研究才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我们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国家、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在我们和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搭建沟通的平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自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系。

[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乐黛云,张辉.文化传递与文化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J].中国比较文学,2000,(4).

[4]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成都:四川大学,2005.

[6]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I0-03

A

1008-6382(2010)06-0054-04

10.3969/j.issn.1008-6382.2010.06.014

2010-11-15

杨叶(1985-),女,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国文化、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

(责任编辑 安 然)

猜你喜欢
异国比较文学互动性
中国比较文学概论类教材编写与话语创新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玩转表演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异国的清汤面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异国生日趣闻
一部文学爱好者、研究者的重要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