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芝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2.宜宾学院中文系,四川宜宾644000)
关于农民工文化价值体系构建的思考
陈传芝1,2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2.宜宾学院中文系,四川宜宾644000)
农民工进城后,其文化价值体系与留守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却又不能融入城市文化中,其文化价值体系的改造与再塑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对农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民文化价值体系改造与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通过民工社区文化建构农民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思考。
农民工;文化价值体系;民工社区
在《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中,严新明把农民界定为:“目前居住农村,并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长期进行农业及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们;虽然离开了农村,并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但户口在农村的、同时又与农村及其家属有着密切关系的那部分人。”[1]前者是留守农村的农民,后者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即农民工或民工。尽管农民因为流动、工作性质的改变出现了分化,但他们最初的农民文化价值观却是相同的。
农民是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的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2]家庭在其中承担着生产、教育、管理等功能。传统的耕作制虽经过人民公社的改造,但其所产生的家长制、家族制,依然在今天的家庭承包制中发挥着教育、管理的功能。由家长制、家族制形成的亲缘关系,左右乡邻形成的地缘关系,一直是现在农村社区的裙带基础。张红的调查有力地证明这一点:农民普遍认为“邻里关系才是村民眼中最重要的关系,选择这一项的人达到了68%,另有18.6%的人选择了亲戚关系,只有不到14%的人认为朋友、同事以及领导关系是比较重要的。高达60%的村民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向邻居求助,另有30%的村民会选择向亲朋求助”[3]。这个亲邻圈子的价值取向是忠厚,即对父母长辈尽忠尽孝,对亲朋乡邻厚道。
农民以土地为生产资料,二十四节气是其生活时刻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与风调雨顺密切相关。占据他们心中的是顺天知命、辛勤耕耘的自然情感。农民与亲邻及土地的情感联系方式,使其社会心理因长期的定势而缺少变通。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依附于土地的自然情感,固定的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使他们拥有一个封闭的、亘古常青的情感方式。世界大事与国家大事在他们这里更多地变成了失真的传说。塑造文化的大众传播,只有广播、电视与他们关系最为密切,且只有天气预报尤为重要。
“一种文化的文明传统和价值可以被看作是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的模式化和重复。”[4]农民基于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思维方式,礼尚往来的行为方式,以忠厚仁义为基础的道德感受的重复和模式化,构成了农村文明传统或文化价值体系。
“农民是相对于都市来限定自身的。如果没有都市,就无所谓农民,如果整个社会全部都市化了,也就没有农民了。”[5]农民与都市的关系是对立转化的,只有都市化,没有农民化,都市文化对于农民具有改造作用。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不断地涌向城市,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的都市化步伐。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城市数量已从建国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7.3%提高到45.68%[6]。
农民工要么拖儿带女游走于各个城市,寻找自己的生财之道;要么辗转于店铺、厂矿与公司,寻求自己的栖身之地。他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建筑业、饮食服务业及零售业等科技含量、脑力劳动较低的工种成为他们别无选择的选择。他们的经验预设是乡村的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是礼尚往来的人情模式。这种人际关系成为农民工内在的文化情结和行为定势。即使进城务工,首先得到的也是亲戚、老乡的帮助。据济南市二区的调查,农民工在济南找到第一份工作有43.1%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找到的,还有31.0%是老乡或亲戚介绍的,合起来一共占到了74.1%[7]。
尽管在民工圈中,农民工依然维系着自己的传统,但城市现代文明的冲击却让他们惶惑不已,原有的价值观出现了坍塌。来到城里,由于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四季风调雨顺的祈盼,对一年中耕耘后的收获的等待转为对日收入、月收入的盘点。在农业劳动中,固定于田地与节气变化的自然情感转化为买卖劳动力的商业贸易关系。因为处于理论知识文化传播的边缘,在这种买卖关系中,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经验交往,靠观察去获得商业信息与文化信息。对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时髦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他们只具有效仿或拒绝的意识,而缺少甄别与解释的能力。因为乡村传统中人伦、人情的预设经验,不能提供给他们更深入观察的视角,获得更多的选择。在物质文化繁荣的都市,他们知道原有的价值体系业已过时,但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除了物质追求外,他们在精神上处于浮游状态。
农民工涌入城市后,城里人的物质生活享受——楼房、汽车、名牌的服饰,大大刺激了他们,回头发现“面朝黄头背朝天”的耕作是愚蠢的,终年的期待与耕耘所产生的物质收获是漫长、辛劳而又廉价的。城里人体面、富足的生活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这一切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字“钱”,有了“钱”就能逐步靠近这一目标。曾有的学校教育与家庭伦理教育不能让他们感到尊严,只能沉潜于心灵的某一角落,并渐渐尘封。他们关注着周边的城里人,艳羡于其生活表面的繁华,盘算的是繁华背后的金钱流动,从而萌生新的价值观。返乡之际,亲邻之间的关系因挣钱的数量不同,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挣钱能力渐渐成为农民工评价机制的核心内容。然而,财富却让他们回不到乡村情感的温情脉脉。这不再是依附于土地的自在生存与自然情感,不再是建立于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基础上的情感模式与生存方式。因为他们缺少现代商业的文化基础,他们的经验预设也就只有礼尚往来的人情模式了。这种人情模式与金钱的价值观结合产生的价值判断是:把人情与利益挂钩,依靠送“礼”获“利”,乡村情感模式中的人伦、人情机制渐渐让位于物质的交往与利益的互惠。然而,他们追求物质现代化时,却并不关注车子、房子、票子、牌子等拥有者背后的精神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和闪烁的灯光下,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异乡人的孤独感使他们认定了一个目标——挣钱,尽可能多地挣钱,直到能够底气十足地挺立在高楼之间。与此同时,灰头土脸的劳作和餐风宿露的岁月,让他们难免成为与香车宝马、华屋巨厦极不协调的景致。自卑感的潜滋暗长在所难免。实际上,铆足劲挣钱的欲望和这种如影随形的自卑是相辅相成甚至与日俱增的。
诚然,消除物质的差距并非易事,但在经过一个时期的打拼后,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赶上甚或超越某些低收入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目前已然成为现实。可是,由于城乡信息交流环境的差异很大,他们与市民的沟通系数却始终很低,使其难以溶入城市文化之中。就大连市城乡信息分化现状来看,“图书馆、新闻媒体、博物馆、展览馆这些比较高层次的信息机构,在城市的拥有量情况差不多比农村高出10倍以上。”[8]市民因为具有现代传媒全方位塑造的现代观念与精神诉求,很难与自卑、茫昧的民工交流。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方面发展城乡第二、第三产业需要劳动力,而且在农业上劳动力也有较多剩余,需要寻找出路;但另一方面,国家的户籍管理制度有严格限定‘农转非’,于是产生‘农民工’这样一个阶层。”[9]如今,这一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渐聚大中城市。虽然他们的劳动性质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文化身份却尴尬如初。农民工身在城市,却是城市文化的“他者”。而长时间离乡背井,家园即意味着对亲人的思念与往昔的回忆。农民工认为自己便是:“一头登脱啦,一头抹脱啦,城市农村两头不沾。”[10]他们的价值观既与留守农村的农民产生了冲突,又与城市市民的价值体系分离。因此,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群组织,建构自己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当下的农民工游走于城乡之间,主要生活在城里,交往的圈子却大都是民工。在安徽的一项调查中,关于“你与城里人交往状况”问题上,回答交往很多的占1.5%,回答交往较多的占8%,回答“一般”的占28.7%,回答交往较少的占36.8%[11]。虽然民工交易的圈子主要是城里人,而沉淀在他们心中的文化价值判断,依然是不断怀疑着的乡村价值观。在这个价值体系的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冲突,主要表现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相对父母来说,年轻的民工,多数是中学毕业或中小学辍学后走向社会的,文化素养都高于自己的父辈,更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没有耕种土地的经验,没有期盼丰收的自然情感。他们的情感世界有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的素朴,也有利益互惠的现代观念因素。他们既可代表未来,又可影响现在。他们应该成为农民工的文化建设中的主体。
“城市农民工徘徊在城市主流文化生活的外围,处于一种‘边缘化’的身份定位、‘荒漠化’的休闲方式、‘乡土化’的人际关系、‘缺位化’的公共参与状况和‘空心化’的教育状况的文化生态之中,这些正是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态的着力点。”[12]这些“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态的着力点”,引起了很多人大常委委员、政协委员、记者、学者的关注与思考,针对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与文化建设,各抒己见。近年来,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努力。但是, 2000年李昌平所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他指出:“因为你是农民,你在城里打工,你只有劳动的权利,没有发言的权利;因为你是农民,你没有自己的组织,表达你的心声……”[13]显然,农民工的行动是压抑的、受限制的,行动系统是不健全的。
哈佛大学社会学专家帕森斯在《广义行动理论初探》中提到:“人的行动系统有三个子系统:一是社会系统,有人与人的关系组成,其基本单元是角色而不是个人;二是人格系统,由行动者的动机和取向组成,也就是说,个人有自己的取向,而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取向的综合;三是文化系统,是抽象系统,包括信仰、象征符号、价值观,它规定着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互相期待、互相制约的正常秩序。”[9]从这三个子系统考察,农民工的行动系统是非正常的:他们的角色是不确定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市民;人格系统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表层判断,失去精神的依托;文化系统充满了矛盾冲突——与传统农村的价值体系及现代市民文化观念的双重冲突,连同群体内部的观念冲突,所造成的隔膜无法维持一种相互期待、相互制约的正常秩序。因为,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注重情感,如果依据他们的感情联系建立社区,就能使他们获得社会行动系统、文化系统,进而造就其人格系统。如果有了自己的社区,农民工就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组织也就会有自己的声音。因此,社区性质的“组织”对于农民工的文化生态建设,价值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社区性质的组织,农民工就有了自己精神与文化价值的引导者,也就有了精神的归宿;有了参与社会的身份,乡村的价值体系的动摇、坍塌与重组也就不会处于边缘化的游离状态。
“构成社区的核心要素是地理区域、社会互动、共同的心理联系。”[14]构建民工社会系统与文化系统的社区组织,应以民工户口暂住地划片、分组。对于场、厂、矿、公司等有单位的打工者,他们既属于单位,又属于社区。社区的组织者与倡导者,应选拔知识水平较高的青年民工。社区对于整个民工群体来说,应有他们的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塑造现代民工文化的传媒,作为社区间与民工间互动的中介。同时,社区应有从事农民工题材创作的“赵树理式”的作家,“赵本山式”的表演艺术家,关注农村建设的社会学家或社会活动家,使民工社区文化建设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元,而不是简单的“以城市社区为主体,将农民工文化需求纳入社区规划之中”[15]。
政府构建民工社区文化的前提是在劳动法上严格规定民工的工作时间与工资收入,让他们在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空间与时间。因为农民工的时间主要用于劳作,业余时间只是看看电视或流行的杂志,处于大众传播的边缘。由此看来,如果没有一个主导性的组织,农民工有限的业余时间支配体现不出文化内涵。一旦有了他们自己的社区文化活动、文化内容,就会形成一种整体的文化氛围与价值主导。因为社区的控制功能会形成一种“文化力”。“文化力是一种相对于国家的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而言的文化力量。文化力是作用于人所产生的效应,文化力通过精神力、道德力、舆论力、学习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文化力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规范行为功能。”[16]
“社区文化是社区存在的前提;是社区共同的文化认同;是社区特殊的文化传承;是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16]民工社区文化建设,应在民工共同的文化认同基础上,通过文化活动与现代大众传播重塑他们的价值观,调整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进而构建现代民工的文化价值体系。社区文化的内容,主要针对青年民工,应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文化素质为基础,立足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为其开设节目和栏目,引导他们在一定的精神愉悦与审美享受中获得新的价值观。在道德建构方面,在原有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上提倡互利互惠的文明经营,在原有的人伦、人情基础上强化家庭责任,由此延展到社区责任与社会责任。从民间传统的现代化改造入手,通过现代传媒改造、再塑他们的文化精神。使他们从“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亲情维系的模式向以“速度、效率、合同、契约”为主要联系的现代商业制度化过渡;从传统的个人言行“依靠伦理道德自律向现代社会法制法规制约过渡”;从传统的自然经济产生的自给自足的理念向在“适应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积极拓展进取过渡[17]。
[1]严新明.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4.
[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
[3]张红.农民工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陕西南部石门村实证调查[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58-63.
[4]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M].刘鸿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5]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
[6]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之十: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EB/OL].http://www.ce.cn/macro/more/ 200909/17/t20090917_20037678_l.shtml,2009-09-17.
[7]李芹.农民工的就业流动与生态状况——来自济南二区的调查[A].彭立荣.中国社会学术年会获奖文集[C].济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73-379.
[8]刘乃仲,陈方方.大连市城乡信息分化现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66-71.
[9]林国灿.现代社会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6.
[10]卜贺.不要忽视农民工的文化需求[N].中国文化报, 2006-12-30(01)
[11]张时玲.城市农民工: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基于安微的调查[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5,(4):32-35.
[12]刘本锋.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生态[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5):63-65.
[13]李昌平.出路何在——“三农”寻思录之二[J].读书, 2002,(8):77-82.
[14]陈钟林.社区工作方法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9.
[15]余宁,彭宽.柴宝成委员建议——加强农民工文化生活建设[N].中国艺术报,2007-03-09(01).
[16]韩子荣.中国社区发展模式——文化社区[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5.14-15.
[17]刘伯奎.中华文化与中国社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61.
Reflections on Rural Migrant Workers’Cultural Value System
CHEN Chuan-zhi1,2
(1.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2.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Y ibin University,Y ibin 644000,China)
There have been conflicting ideas between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stay-at-home farmers,however,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the urban culture.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transform and reconstruct their cultural value system.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rural traditional culture,has examined the essential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value system,and proposed the idea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community in which the cultural value system of modern civilization can be reconstructed.
rural migrant farmers;cultural value system;migrant workers’community
G112
:A
:1008-407X(2010)02-0049-04
2009-06-18
陈传芝(1967-),女,河南信阳人,讲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