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华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131300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仔猪和断奶后的小猪,常引起严重腹泻、脑水肿、生长缓慢和死亡。由于病原菌的类型不同以及猪的日龄、个体差异、发病率和症状不同,该病主要分为三种:即仔猪黄痢、白痢和猪水肿病。
该病常发生于一周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的仔猪多发。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由粪便排出病原体,仔猪由于吸乳和到处乱舔,经消化道感染。该病的发生无季节性,死亡率可达90%以上。
仔猪出生后12小时内突然有1-2头出现衰弱、昏迷症状,并很快死亡。接着有的仔猪排黄色稀粪,很快变成水样,具腥臭味。每小时排粪数次,严重时肛门松弛,排粪失禁,清瘦,脱水,眼球下陷,昏迷死亡。
皮肤苍白,肠道黏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显著。
⑴诊断
根据发病以3日龄以内初生仔猪为主,排出黄色水样稀便,明显脱水,消瘦,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可诊断为该病。
⑵防治
①科学免疫:临产前用大肠杆菌疫苗注射母猪,15天、30天各免疫1次。仔猪出生后及早让其吃上初乳,仔猪可通过吸食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得到保护。
②产房严格消毒,保持干燥、洁净、温暖、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产生。
③一旦有病猪出现,应立即全窝给予庆大霉素、痢特灵、黄连素、磺胺脒等药物治疗。
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20日龄以内仔猪多见,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该病的发病与外界环境相关,如气候突变、多雨潮湿、饲料变质或突然变换饲料,以及母乳缺乏或过浓,都可促进该病的发生。
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稀粪,呈糨糊状,具腥臭味。病情加重则表现结膜和皮肤苍白,机体脱水消瘦,最后衰竭而死亡。
胃肠内容物呈浆状白色或灰白色,常含有气泡。无其他明显变化。
⑴诊断
根据多发生于10-30日龄哺乳仔猪、体温不高、排灰白色粪便、病死率不高等症状做出诊断。
⑵预防
主要是适度掌握母猪配种季节,避免过热和过冷季节产仔。同时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工作。
治疗仔猪黄痢病的原则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投药(治疗)和早补液,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医疗效果。
⑴仔猪喂奶前应将母猪体躯两侧和奶头用高锰酸钾水清洗1遍,并对排黄痢的仔猪颈部一侧用维生素C、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按3:2:1的比例混合,肌注3-5mL。
⑵对仔猪颈部的另一侧用中药制剂 “三九克痢”或“372”或“克泻王”肌注 3-5mL,也可用上述药物的一种掺痢菌净2-2.5mL,肌注效果较好。
⑶对于仔猪排水泻样的严重黄痢病,可用"重泻康"与氧氟沙星或恩诺沙星混合肌注5mL,并立即给静脉补液或喂服葡萄糖(添加少量食盐)液剂。
⑷对脱水严重的仔猪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用痢菌净3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mL腹腔注射,连续注射2天,每天注射2次。
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释放毒素所致,多发生于断奶后健壮的仔猪。该病经接触饲养用具传播,经消化道感染,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寒冷、气候突变和阴雨季节。
特征性症状是眼睑、头、颈和前肢皮下水肿,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运动强拘,转圈,全身发抖,叫声嘶哑,最后身躯麻痹,昏迷死亡,病程1-2天。
该病的主要病变是水肿,多见于眼睑、头、颈部、胃大弯、贲门及胃底部水肿,在胃黏膜及肌层间有一层透明或茶色、淡红色胶胨样物,水肿有时也见于结肠系膜、肠系膜淋巴结、胆囊与喉头等部。
⑴诊断
根据该病多发生于断奶后肥胖健壮的仔猪,病猪有神经症状,眼睑、头部水肿,剖检见胃壁和结肠系膜水肿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分离细菌作血清学鉴定。
⑵防治
①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断奶时不要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和饲料,饲料中及时补给硒与维生素E。
②规模化养猪场可于母猪产前4-6周用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接种。
③当猪发病后应立即调整饲料,降低能量和蛋白质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先锋霉素、土霉素等。机体脱水和虚弱时应及时补液、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