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军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畜牧兽医局 441104
母猪流产是指母猪在怀孕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胚胎或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生理关系发生紊乱,致使妊娠中断,胚胎或胎儿排出体外。母猪流产的类型很多,主要分为机械性流产、饲喂不当引起的流产、习惯性流产及疾病性流产。
感染猪蓝耳病的母猪在妊娠中、后期出现流产,产下的胎儿为死胎、木乃伊胎或弱胎。即使是已到临产期产下的仔猪,也往往出现站立不稳、哀鸣、腹泻、咳嗽等症状。仔猪不吃奶或拱奶无力,几乎无法成活。少数母猪产后缺乳或无乳,发生胎衣不下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圆环病毒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普遍存在,特别是圆环病毒Ⅱ型与蓝耳病病毒双重感染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弱仔较为多见,对初产母猪的危害最大,可造成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病后母猪受胎率低,屡配不孕。
感染急性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猪体温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气喘,咳嗽,反应迟缓,呼吸困难,鼻孔有黏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关节肿胀,跛行,步态僵硬,同时出现身体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3天左右死亡。急性感染病例存活后会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
患有局限性子宫炎、先天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都可使胎儿生长发育发生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造成胎儿发育的内环境受阻而引起流产。
遗传疾病涉及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引起胚胎或胎儿缺陷,甚至引起流产。
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催产素等生殖激素分泌不平衡,如雌激素过多、孕激素过少而引起的胚胎死亡或流产等。
猪感染猪钩端螺旋体病发生流产,有的流产后发生急性死亡。流产胎儿有死胎、木乃伊,也有存活但衰弱的胎儿,常产后不久死亡。
猪细小病毒病是导致易感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大部分发生于初产母猪。母猪主要出现流产、死产、弱仔、木乃伊胎等症状。
感染猪瘟的母猪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发生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或弱胎,弱仔猪通常在出生后较短的时间内死亡。
感染伪狂犬病的母猪通常在怀孕末期发生流产。有的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死胎或木乃伊胎。产下的仔猪出生重极小,生命力低下,通常在2-3日内死亡。
母猪感染乙型脑炎病一般在7、8月份。母猪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在流产时才表现症状,同一胎的仔猪在大小及病变上都有很大差别。一些死胎的眼观病变包括脑积水、皮下水肿、胸水和浆膜表面的出血斑,淋巴结充血或者肝、脾的坏死性病灶等,正常发育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或产后1-2日内死亡。
妊娠母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可发生流产,并出现体温升高、厌食症状。母猪的口腔、蹄壳、乳房周围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蹄壳变形或脱落。
猪感染链球菌病引发妊娠母猪子宫炎时可发生流产或死胎,并出现颌下、咽下和颈下淋巴结肿胀、坚硬、热痛。
母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 (40℃-41℃)、厌食,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容易发生乳房炎,个别母猪发生流产和死胎。慢性感染的母猪表现衰弱,黏膜苍白、黄染,不发情和屡配不孕。
猪衣原体病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多发生于初产母猪,被感染的母猪流产率可达40%-90%。妊娠母猪感染衣原体后不表现其他异常变化,只在怀孕后期突然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或弱仔。
该病的病原为布氏杆菌属中不同种,引起猪发病的主要是猪布氏杆菌,常因引入隐性感染病猪而造成在猪群中流行。病猪流产时的胎儿、胎衣、尿液等均含菌,病公猪精液也带菌,病原通过生殖道和消化道入侵,也可通过呼吸道以及正常皮肤和黏膜感染。怀孕母猪流产和产弱仔,流产可发生于怀孕任何阶段。发生于怀孕早期,流产常不易察觉,也可至怀孕足月而产弱仔。新发生疫情的猪场流产率高,场内如不增加新的易感猪,母猪经一胎流产后,一般恢复正常生产。
母猪感染寄生虫临床主要表现为弓形体病、弓形虫病、鞭虫病、血吸虫病、猪肾虫病及猪蛔虫病、疥螨、猪虱等。如果怀孕母猪发生急性弓形体病时表现为高热、废食、精神萎顿、昏睡,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和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会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吃奶、畸形。
如霉菌中毒、山芋黑斑病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或误食有毒植物、有毒化学物质、农药、棉酚等,使怀孕母猪中毒,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
营养不足可引发猪流产、产死胎,同时全群母猪表现为消瘦、皮毛无光、蓬乱。正常生产的胎儿个体小,个别表现为弱胎。由于缺乏某一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可引发母猪流产、产弱仔等,且母猪常表现为经常性流产。
持续高温、阴雨连绵、天气突然变化、强烈的噪声、过度惊吓、被挤压、跌倒、强力捕捉捆绑、追捕、长途颠簸运输等,可使母猪精神过度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据报道,母猪感染猪李氏杆菌病、流感、霉形体肺炎、副伤寒、胎儿弯曲杆菌也可发生流产。
母猪流产的防治首先应采取加强免疫、消毒,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自繁自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必要时可采取药物预防和治疗等。
对引发母猪流产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应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该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加强免疫。母猪配种前要根据母猪的疫情状况,按免疫程序认真搞好猪蓝耳病、乙脑、猪瘟、细小病毒病、布氏杆菌病、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提高母猪免疫水平。
空怀母猪和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驱虫1次,即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2ppm,连喂7天,也可用左旋脒唑按10mg/kg体重进行驱虫;怀孕母猪于产前2-6周进行2次驱虫,即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2ppm,连喂7天,间隔2周后再连喂7天。当然,用伊维菌素针剂进行皮下注射驱虫效果也十分明显。
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入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空栏5-7天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等),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
除了喂给母畜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外,还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如鱼粉、血粉、豆饼、骨粉和石粉等,并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如玉米、麦麸等,这样使怀孕母畜吃饱喝足,长得膘肥体壮,胎儿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不喂酒糟、菜籽饼、棉籽饼、马铃薯、玉米秧、蓖麻叶、带黑斑病的地瓜和酸性过大的青贮饲料,不喂霉烂、变质食物,以防饲料中毒。
孕猪的饮水要清洁,不能空腹饮水,要特别注意防止暴饮。因为暴饮会引起肠胃痉挛和引起子宫收缩,容易造成胎膜血管破裂而流产。
怀孕母畜用药是兽医或养殖场(户)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如果用药不当,有可能引起母畜流产、早产,或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因此,在治疗怀孕母畜疾病过程中,开方用药均应谨慎。
孕畜慎用或禁用的药物有以下5类:
(1)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麦角制剂、脑垂体后叶素、催产素、喹宁等。
(2)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硫酸镁、硫酸钠、蓖麻油等,都具有强烈泻下药效,用药后对肠管有机械或化学性刺激作用,能反射性地兴奋子宫。
(3)影响胎儿生长或致胎儿畸形的药物:水杨酸类、烟酰胺、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等。此外,妊娠早期用可的松、性激素、长效磺胺等可致胎儿畸形。
(4)活血化瘀和峻下理气的中草药: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益母草、贯众、大黄、皂角、枳实、元胡、五灵脂、麝香、水蛭及中成药活络丹、跌打丸等。
(5)泻药:如芒硝、大黄、硫酸镁等。
对有习惯性流产和发现孕畜阴道流血等流产征兆时,要立即注射黄体酮15-25mg,并内服镇静剂来安胎。
也可采用下面的处方进行防治:
处方一:炒川断、阿胶(水化服)、生地黄、黄芪各 75g,炒杜仲、黄芩各 50克 g,艾叶 40g,当归100g,杭白芍12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处方二:当归、川芎、杭白芍、白术、炙甘草、川断各 25g,黄芩、砂仁、大枣各 50g,黄芪 40g,生姜15g,党参25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一旦母猪发生疫情,应立即隔离病猪,详细观察猪的发病症状,并请有资质的兽医进行诊断。如不能确诊的,可到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血清学诊断,待确诊后立即采取果断的防控措施。发生传染性较强、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要扑杀病猪,消灭传染源。对普通传染病,又有治疗价值的,可在严密隔离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以下10种母猪要坚决淘汰:
(1)年龄和体重已达到配种标准,但继续饲养2-3个情期后不发情的后备母猪。
(2)断奶后60天确定不发情的母猪。
(3)连续返情3-4次的母猪。
(4)连续2胎产仔数少于6头或死胎和弱仔多或产仔不均匀的母猪。
(5)淘汰乳头少于6对、发育不正常、有翻奶头或瞎奶头或副乳头、泌乳力差的母猪。
(6)母性不好、有恶癖、哺育率低的母猪。
(7)采食缓慢、体躯过肥和过重、行动迟缓、皮肤无光泽、眼睛无神的母猪。
(8)生产畸形后代的母猪。
(9)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的母猪。
(10)患过病毒性传染病的母猪。
做好夏季防暑及冬季保温工作,严禁追赶、暴打怀孕母猪,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同时要注意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品种,尽量减少因天气变化、人为因素对母猪造成的应激。
母猪发生流产后,有体温升高者要进行全身治疗,可注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喂服中药,以去瘀生新,促进机体恢复。处方为:当归30g,黄连25g,党参 20g,桃仁 10克,川芎、红花各 8g,炮姜6g,甘草5g,黄酒50mL喂服。除根据引发母猪流产的疾病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治疗外,还应对流产母猪的生殖器官进行合理的恢复性治疗,在母猪痊愈和自然发情后再进行配种。对催情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少用或不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