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杰赵 秦
(1.石家庄铁道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 050043;2.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 050043)
比较文学的发展与危机
白 杰1赵 秦2
(1.石家庄铁道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 050043;2.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 05004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研究陷入了一个悖论式的危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论争中成长。中国学派切切实实推进了全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比较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的危机;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的发展和比较文学的危机一直如影随形,在争议中比较文学日益成为当今的一门显学,但仍有学者提出比较文学消亡论。如苏珊·巴斯奈特在《比较文学引论》中就预言比较文学最终将被翻译研究所取代;而斯皮瓦克更是将其比较文学著作命名为《一门学科的死亡》。虽然比较文学的危机一直存在,但仍未曾止住比较文学发展的脚步,从欧洲到美洲到亚洲,从法国学派到美国学派再到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研究席卷全球。为什么比较文学屡遭磨难,却一直未曾消亡,反而焕发生机?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这个从襁褓中就备受争议的学科走到如今?是什么力量让全球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投入到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中来?
比较文学的危机,历来是西方比较文学学者所热衷的一个话题:上世纪50年代韦勒克发出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的“非文学性”弊端,结果导致了美国学派的异军突起。进入90年代以后,同时在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两个学科都有所建树的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也介入了对比较文学的批判性研究。在一本书中,巴斯奈特在大谈翻译研究的合法性之后,直截了当地宣布:“今天,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已经死亡了。”在她宣布比较文学“死亡”的同时,人们却不可忽视另一个具有悖论意义的现象,即比较文学学者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十分活跃,他们出没于各个领域的学术会议,著书立说,各大学的比较文学系所也不断地举行各种学术活动,对整个人文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这种状况又作何解释呢?巴斯奈特指出,“但是它是在另一些旗号下存活着:当前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的对西方文化模式的激进的重估,通过性别研究或文化研究提供的新的方法论洞见超越了学科的界限,以及对发生在翻译研究内部的跨文化传播过程的审视。”所有这些现象均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研究确实陷入了一个悖论式的危机:作为一门学科,它的领地变得越来越狭窄,许多原有的领地不是被文化研究占领就是被(文化)批评理论侵吞;但比较文学学者的广博的知识和对前沿理论的敏锐感觉,再加之他们那训练有素的写作能力,又使得他们很容易越界进入一些跨学科的新领域并发出独特的声音。这正好与这门学科本身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相当一批比较文学学者今天并不在研究文学,而是在从比较的视角研究其他学科的论题;但他们又不得不在体制上依附于比较文学学科,例如已故翻译研究学者勒弗菲尔和仍十分活跃的根茨勒等人就一直在比较文学专业内指导研究生。对于这一现象,巴斯奈特也十分清楚,所以她一直在寻找各种机缘为翻译研究的学科地位的确立而努力。因此,在平行讨论了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之后,巴斯奈特大胆并直白地指出,有鉴于比较文学的衰落,“翻译研究却赢得了地盘,并且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凭借其本身的实力而逐步被看作是一门学科,它有一些专业学术团体、期刊和出版书目以及大量的博士论文”。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应当把翻译研究看作一门主干学科,而把比较文学当作一个有价值但却是辅助性的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论争中成长。学界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论争主要围绕着两个焦点问题:第一,要不要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立一个民族地域性学派是民族性的问题,还是世界性的问题;第二,“阐发法”是不是中国学派的方法论。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提法出现不久,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1987年荷兰学者佛克马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就从所谓的国际观点出发,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并坚决反对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来自国际的观点并没有让中国学者失去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热忱。很快,中国学者智量先生就在《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1期上发表“比较文学在中国”一文,援引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取得的成就,为中国学派辩护,认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和特色显著,尤其在研究方法上足以与比较文学研究历史上的其他学派相提并论,建立中国学派将会是一个有益的举动。孙景尧先生在《文学评论》1991年第2期上发表“为‘中国学派’一辩”,认为佛克马所谓的国际主义观点实质上是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而“中国学派”的提出,正是为了清除东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史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在1993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举行的全美比较文学会议上,李达三仍然坚定地认为建立中国学派是有益的。在深化中国学派研究的过程中,也有学者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这一提法提出了质疑,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内涵提出了批评意见,如刘若愚教授主要针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在兴起之初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评价或阐发中国文学现象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在80年代曾赞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严绍璗先生,90年代却反过来,坚决反对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经过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和方法体系的论争之后,学者们普遍认同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法。比如,佛克马教授就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在2007年4月的“跨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成都)”上,他公开表示欣赏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想法。
综观近三十年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历程,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开拓了新的领域。中国学派的指向或许有民族性的自我膨胀成分,同时也有民族性的发扬光大,但更具有普适性理论的探讨和开拓。中国学派切切实实推进了全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从最初所关心的中国内部的学科建设问题,发展到了关注如何以其特色加入到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去,并进一步推进普适性理论的建设。以跨文明和变异学为基础的比较文学学科新理论,必将弥补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之不足,推动全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将有益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1]王宁.全球化、本土化和汉学的重建[J].东方丛刊,1999(1).
[2]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体系初探[J].中国比较文学,1995(1).
责任编辑 强 琛E-mail:qiangchen42@163.com
I0-03
A
1673-1395(2010)04-0202-02
2010-05-09
白杰(1976—),男,河北邯郸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