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2010-08-15 00:48廖建新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年5期
关键词:深圳发展

廖建新

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廖建新

深圳正面临“后金融危机时期”、“后城市化时期”、“后三十年时期”。这“三后”时期既给我们带来挑战,也给我们带来机遇,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认真思考未来,规划未来,创造未来,把特区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曾经严重冲击深圳。现在,暴风骤雨已经过去,深圳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在这一时期,建议着力抓好两件大事:

(一)下大气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自主创新,在优化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要在继续实施“双转移”的同时,认真做好产业洗牌和调整、升级、优化及自主创新这篇大文章。

l.积极培育低碳经济及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及新兴产业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自身能源瓶颈、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圳一是要大力宣传培育低碳经济及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现路径。二是要加快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投入,通过补贴、税收优惠、人才支持等利益补偿和组织保障机制,把政府引导与市场选择结合起来,把政策激励与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结合起来,在优化传统产业特别是优化传统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扶持涉及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内容的新兴产业。三是要突出重点,加强规划。如深圳“十一五”期间共规划了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生物医药、社会事业等十类三百多个重大项目,抓好这些项目,就是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牛鼻子。在此基础上,特别要加强对深圳“十二五”计划期间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重点规划。四是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要设立专项创新基金,加强产学研合作,调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各方面积极因素,组织实施重点科技研发与示范项目,加快成熟技术和工艺的转化利用,提高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努力占领国际低碳产业制高点。

2.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如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谁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越多越重要,谁的经济实力就越来越发达越雄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深圳今后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今后深圳一是要继续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利用现有的创新氛围,不断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力度,争取新突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切实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继续营造人才辈出和自主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的良好氛围。五是运用一切可运用的手段,加大国内外科技信息的交流,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科技成果,推动自主创新工作上水平。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世界上的国际化城市都是靠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来支撑的,而深圳的经济增长还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截至目前,深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没有突破50%。要提高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要继续强化两大战略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使之成为产业调整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酒店业、房地产业、海洋业等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特别要注意培育发展会展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五大新兴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二)加大民生投入,为经济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一方面要注重产业调整,另一方面要注重民生工程的投入,适时建立起发展民生工程的有效机制。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要着眼于拉动GDP,同时又要着眼于保障民生。深圳近几年已加大了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民生工程是没有止境的,民生投入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深圳一是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二是要加大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有关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使民生投入和民生工程成为发展的一大亮点。三是要建立机制,使民生投入、民生建设常态化。如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城市居民的就业、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适当建立外来人员工伤、医疗、养老保障措施,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率先实现“全民社保”,等等。又如建立社会健康快乐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十分钟生活服务圈”、“一公里文化体育娱乐圈”和“五公里绿色生态圈”等,使市民生活得更方便、更健康、更开心、更有益,让市民真正分享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文化成果。再如建立社会危机应急机制。我们应及早制定和完善包括台风、地震、暴雨、消防、重大疾病传染、重大安全事件、重大中毒事件、重大群体暴力事件等应急处理方案,建立应急处理救援队伍,与综治队伍密切配合,加强预防训练;开展全民的防灾宣传和自我保护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生既有充分的物质和机制保障,又有充足的社会稳定和应急保障。

二、对“后城市化时期”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由于历史原因,宝安、龙岗两区(含几个管理区,下同)于2005年底全面完成农村城市化转制“十大任务”,原村民转为城市居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社保、计生等实行城市模式。农村城市化工作带动了宝安龙岗基层治理结构的调整、建设管理机制的革新、城市环境的改善。尽管这几年,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按照现代化城区的区域定位和功能要求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宝安、龙岗两区发展潜力还很大。

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已扩大到深圳全市。特区内外一体化,将有利于加快特区外的改造提升和城市化发展。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的获批,为深圳未来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础。因此,深圳应有效整合地区资源,科学布局生产力,在规划、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适度向宝安、龙岗两区倾斜,统筹全市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区域发展和全市现代化建设。

(一)强化宝安、龙岗两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是两区在城区建筑规划上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要把现代化特点和岭南文化特色结合起来,适当突出标志性建筑。二是在区域功能规划上,要突出重点,兼顾其他,并要和特区内四个区做到优势互补,拾遗补缺,相得益彰,互为辉映。三是在产业规划上,要调整两区产业功能和布局,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努力实现两区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和产业高端化。四是在人口发展规划上,要努力做到控制总量、提升质量。同时,要努力做到流动有序、活而不乱。

(二)大力改善宝安、龙岗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滞后状况

宝安龙岗两区部分生活配套设施仍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配套设施同特区内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酒店、写字楼、会展等硬件设施和各类办公配套服务等软件基础与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要求相距甚远。干线路网和支线路网密度低于特区平均水平,有些道路不畅,有的道路等级低、路况差、断头路多。供水不足、电力供应偏紧的矛盾长期存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速增长带来的生活生产用水用电急增,水电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设落后,部分区域和河流污染严重,已经形成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制约。政府部门对这些问题要继续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认真解决。

(三)努力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城市更新扶持力度,对承担公共设施用地拆迁的改造项目,由市财政对公共设施用地部分给予拆迁补偿。二是尽快组织研究、细化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拆迁补偿办法和操作程序,规范拆迁行为,以平衡业主、改造单位和政府的利益。三是尽快制定全市城市更新改造的具体实施细则、操作程序,缩短相关手续办理周期。四是宝安龙岗两区对城市更新工作要有战略性眼光,及早科学安排、统筹规划,坚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功能作用的发挥和分期实施的方法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做到规划一片、成熟一片、更新一片、完善一片。

(四)提高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发展水平

基层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是集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圳特别是宝安龙岗两区要大力提高股份合作公司发展水平。

首先要修改《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由市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法律法规,赋予基层政府有力的监管手段,同时要完善市区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成立独立的集体资产监管机构,成立独立的区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完善市区集体资产管理体制。

其次,社区股份公司要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机遇,从国际视野上积极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产业转型升级。要不断提高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成本。有实力有能力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要敢于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寻找战略投资者和优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或者大胆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大胆实行产融结合,积极稳妥参与金融资本市场的竞争,积极培育质地优良的项目和有优秀管理团队的子公司,条件成熟者,可以争取到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成为给股东良好回报的优秀上市公司。

再次,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要运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考察和信息交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经济知识、适用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对“深圳后三十年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今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时给深圳出了三道题目,第一,过去30年深圳立起了什么?靠什么实现了“三十而立”?第二,迎接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今年能做什么?第三,未来30年深圳再干什么?靠什么去实现?按照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要建设成为“一区四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后三十年发展任重道远。这一时期,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深港合作,联手打造世界级双城双制式现代化大都会

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唇齿相依。建国后深圳发展曾经经历过利用香港、服务香港和联手香港的过程。现在,两地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相互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伙伴关系也越来越重要。在此情况下,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不断赋予深港合作新内容,促进深港合作上水平。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合作思路,真诚合作、友好合作、互惠合作、长久合作,使合作成为深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变为两地发展的强大生产力。二是要进一步方便两地人员出入境和加强两地经济、信息、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交流,深圳要特别注意加强对香港上述方面的调研、业务合作和人才引进。三是深圳要大胆学习、借鉴香港在软环境方面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法制环境、市容市貌环境、教育环境、行政管理、人口管理、公务员管理和城市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四是要突出合作重点,特别要加强在高新技术、信息工程、金融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使合作不断出实招、出实效、出亮点,使合作成为两地共同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长青之树。

(二)大力拓展飞地经济,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要充分发挥深圳强大的资本优势、项目优势、人才和技术优势,走出去在省内外、海内外大胆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大胆拓展飞地经济,使我们的飞地经济上规模上档次,走出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促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充满活力的发展现代经济的新路子。一是要用全球性、战略性、前瞻性眼光看待飞地经济,要有专门机构研究、策划,专门队伍操作、管理飞地经济,使飞地经济成为深圳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二是要选准飞地地域,对飞地的环境承载力、人员和市场接受能力做充分考察和评估、论证,反复比较看准后才下决心。三是要联系实际,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促进飞地经济的发展。

(三)培育世界品牌,打造跨国公司

加快培育发展有实力有品牌的跨国经营的大企业,是提升深圳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的需要。目前,中国评选的7个世界名牌产品中深圳拥有3个,深圳还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0个,中国驰名商标27个,被公认为是“品牌之都”。深圳是中国创造世界品牌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之一,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进程中,要有选择地扶持一批享有一定知名度、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潜质的本土骨干企业,给予各种优惠条件,支持这些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时,鼓励本地企业之间、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推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品牌进军的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扩大区域影响力。

同时,深圳要努力打造刚性的法制城市和柔性的宜居城市。成为刚性的法治城市,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包括社会公共秩序等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懂法、讲法、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的良好氛围。成为柔性的宜居城市,就是要多从软环境方面将深圳营造成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氛围友好、人民群众具有幸福感的宜居城市。

①乐正、董晓远、廖明中:《“后危机时期”与深圳经济战略转型》,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②毕国学:《加快龙岗城市更新改造》,《深圳商报》2010年6月2日。

③毕国学、颜家梁、刘双:《关于股份合作公司如何“突围”》,《深圳商报》2009年2月27日。

(作者: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

猜你喜欢
深圳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深圳学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