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010-08-15 00:49:04张乐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笔者

张乐春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张乐春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在班级管理中,除了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之外,还注意把心理健康的知识应用到班级工作中,营造心理健康氛围,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

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技术发展加速、人际关系的复杂、升学就业形势严峻、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社会期望的增大等,使广大青少年承受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所以当代青年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等等。作为一名高校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拥有心理健康的成员也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必要条件。为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适当的教育模式。

一、拥抱“阳光”,授之予“阳光”

我们不能给别人自身没有的东西,只有拥有阳光,才能给别人阳光。心理学的原理认为,“情绪”对事物有极为微妙的影响:“不良情绪不仅对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影响,致使人的活动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教师的乐观、豁达、宽容、富有同情心等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老师见到学生要满脸阳光,和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快乐的环境,要感激学生,没有学生,就无所谓老师。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教师遇事急躁,学生情绪就不稳定。教师心理不健康,会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学工作中,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方式惩罚学生。

鉴于此,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为笔者每年做好班级工作的起点。通过学习,笔者逐步积累了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工作理念和方法,并适时地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例如:笔者在与学生交往时,就比较注意自己的情绪,每当遇到学生违纪时,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发火,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原因,继而问道:“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你这样做影响了谁,个人还是集体?”或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好好想想,明天再说。运用这些方法,不仅给当事的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期,而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反省,等到时机成熟,再找当事人谈话,效果是很明显的。这些班级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参考了心理学中调节不良情绪的具体做法,比如解决问题法、转移注意法、合理宣泄法、语言调节法等。

二、营造“家庭”氛围,融入于“家庭”

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思维转变为理论抽象型,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鲜明;青年个体的情绪发展具有隐蔽性和相对稳定性;青年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为社交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自觉性也更高;青年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理论化,个性趋于成熟。同时,青年初期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也随之而来,主要表现在青年心理的锁闭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求知欲与识别能力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教师要帮助青年个体解决这些矛盾,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努力做他们的家人和知心朋友,引导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并及时给予积极指导,让他们在家庭的温暖和知心朋友的感化中走出矛盾的泥潭。有一句玩笑话:学生一般不会听校长的话,但却不会不听班主任的话。这足以证明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亲密关系。那么,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不外乎有两种途径:一是靠班主任的权威,让学生们“不得不服”,二是靠班主任“春风化雨”般的心灵沟通,让学生们“心悦诚服”,相比之下,第一种途径可谓“立竿见影”,但只能供一时之需,而第二种途径虽“细微繁琐”,但却能可持续发展。

青年同学为诸多心理问题所困,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和“破罐子破摔”的泥沼。比如,刚开始学生有点不良表现,就受到老师批评,此后老师的教育工作又没跟上,学生受到冷落后,思想就开始消沉,表现更加不好,于是就会遭遇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以至打骂。此时学生越发“逆反”,轻则以恶作剧,重则以“破坏性”行为发泄不满,表示抗争。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从而被视为“屡教不改”者。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班里的滋生,笔者注重进行“家庭”式教育,或者称为亲情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家庭氛围。班主任是班级的绝对领导。应该学会忘记自己的权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师长和朋友。千万别担心自己的权威会受到学生的质疑,“亲其师,信其师”,你会发现,你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愿意和你聊天、说心里话,愿意和你做朋友。比如在学期初的主题班会上,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令学生耳目一新:“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老师,更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彼此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此谢谢大家。希望我们继续保持,共同度过今年的教与学时光。”“过去的一学期,有些同学表现得很好,有些同学在努力追赶,大家都为集体作了或大或小的贡献。今天,让我们一切从零开始,共同创造软件/日语4061班新的辉煌。”一句句诚恳而热情的话语,使笔者和学生的距离又拉近了;平时学生有好的表现和进步,就及时给予鼓励,对有不良表现的学生,避免粗暴批评、冷眼相待而是耐心教育;再比如,抓住学生生病的契机,提升学生的亲情意识。2007年4月,我班学生刘正江因胃出血而请假住院,于是笔者组织班级学生一起去看望他,让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也让班级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亲情”的营造,让学生对班级有了家的感觉,学生也更注重塑造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坚持“管理”和“教育”相结合,少管多教,教以导为主。无论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是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帮助,都能站在同龄人的角度,用同龄人的语言和思想与他们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慢慢地就成为了他们值得依赖的朋友。

三、悦纳自我,创和谐发展

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人要完成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方面的迅速发展,但其心理发展又远远不成熟。作为社会的个体,他们一方面追求个体的发展,渴望获得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又充满多疑、自卑,甚至于恐惧。面对现实,善于运用“鼓励”和“期待”的方法,激励学生争取进步,不失为班级工作的良策。笔者坚持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恰当地应用表扬与批评,“班级量化”奖惩涉及学习、生活、品德、文体活动等诸多方面,尽量激发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人人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虽有成绩公布,但不附名字,只附学号,点到为止,让他们心知肚明,使其在适度的压力下,维护自尊的需求;学期总结表彰,不仅奖励优生,而且重奖成绩靠后的进步生,让他们“跳一跳,摘个桃”。人生最幸福的是享受成功的喜悦。靠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潜能激发,情绪稳定,意志坚定,个性和谐。能够“悦纳自我”,班级也步入了可持续发展轨道,笔者也成为享受成功的一员。

四、释放“能量”,给心理降压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充足,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不在话下,而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显得更加强烈。需要得到满足,则产生愉快、积极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愉快、消极的情感。很显然,民主型的教师比较顺应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情感与个性的发展。因此,笔者积极创造一种民主氛围,让学生释放“能量”,这“能量”不管是建议还是意见,是牢骚还是委屈的不断宣泄,对于化解矛盾、保持心态平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上,笔者建立申诉制度。每天晚自习前十分钟的报告会上,都有一些学生在为自己当天的行为申诉,有的合理,值日班长就免去对他的扣分,有的不合理,大家就举手表示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来定论;有一些学生感到委屈时,笔者就在放学时和他及时交流。交流后,学生都能较好地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心情也好转了。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更体会到了自己与集体的不可分割性,也加深了学生对“班荣我荣,我耻班耻”的认识。学生的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同时也对班级管理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笔者重点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给他们讲“心理实验”案例,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忙乱情绪;应用“心理暗示效应”帮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通过交谈,使他们享受来自师长的关怀,同时,选择性地给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手册》和相关杂志,以实现自我教育,通过这些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学生们都能正确地对待竞争和压力,而变得心情舒畅,愉快地学习和生活,班风和谐,学风积极有效。

五、开展团体辅导,重视个人辅导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已被认为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一般来说,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本上处在同一层面上。他们在智力、人格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高校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来促进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而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是提高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要有效地开展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改变学生的意识和情绪状态,使他们专注于辅导主题的展开,从而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任何学习都应从情景开始,那么班级辅导活动也是这样,活动为辅导主题提供了模拟的生活场景,而提供动态的生活经验又是所有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在能力,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是如此,那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不要由教师代替学生作决定。在辅导活动中,还要注意操作的科学性。班级心理辅导是一种互动的“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在操作上,注重团体内部的交流互动。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一种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不要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极力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俗话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也正是如此。班级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规模较大,成员不可能是同质的。个别心理辅导是教师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个别的辅导。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最多、最深,许多优秀班主任对自己任教的班级情况了如指掌,说起每个学生的特点,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班主任要通过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情况的了解,摸清底细,掌握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师生相互信任和情感交融的基础上,选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例如:对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要注重广博的情感培养,弥补离异家庭孩子的情感缺陷,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对遭遇初恋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懂得面对美好的感情和美好的学业,要学会放弃,成熟就意味着学会放弃该放弃的东西;对自卑的学生,帮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沟通和倾诉。

在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勇气、人格特点、行为表现都会有所差异,要使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地个别辅导。宋代朱熹评说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在笔者从事班主任的工作中,深感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为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信话;为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

[1]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课《心理学》编写组.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李庆善.青年情绪调节论[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G64

A

1673-0046(2010)5-0115-02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笔者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1期)2009-07-24 14: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