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晗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
周 晗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颜色词可以被用于各种隐喻表达中,颜色词作为源域可以被投射至不同的靶域中,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在隐喻表达中体现了不同的意义。论文从概念隐喻理论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红、绿、黄、白、黑分别作了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相同和不同之处。
隐喻;概念隐喻理论;颜色词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论文从概念隐喻理论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红、绿、黄、白、黑分别作了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相同和不同之处。
隐喻研究源自西方,至今为止,隐喻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亚里士多德的隐喻比较理论、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的隐喻替代论、理查兹的隐喻相互作用理论和美国的雷可夫和约翰逊提出的现代隐喻认知论。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隐喻语言 (metaphorical 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
根据雷可夫和约翰逊的著作叙述,隐喻的功能首先是用可理解的简单的概念去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隐喻的第二个功能是创造新的意义,表达新的思想,这主要表现在定义新的事物和赋予旧事物新的概念。
根据雷可夫和约翰逊的观点,概念隐喻可以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实体隐喻是指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质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方位隐喻是指参照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映射到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形成了方位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词语。其中,实体隐喻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实体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
颜色词(colorvocabulary),顾名思义就是语言中用来描写各种颜色的词。英语和汉语的颜色词除了其概念意义即表示某些特定的色彩之外,还可以用于各种隐喻现象中,在不同语境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拥有特定含义。在有关颜色词的隐喻现象中,颜色域是源域,由于各种文化习俗、颜色域被投射到各种不同靶域中,根据人们的文化背景知识、日常生活经验,赋予了颜色词不同的特定含义。
(一)英语和汉语中的红色隐喻现象对比
英语中的红色作为源域会被投射于各种靶域中,例如宗教和庆典、政治、情绪、暴力、经济、危险、色情等等。第一,红色被投射于政治域中,例如,“roll outthe red carpet forsomeone”表示展开红地毯热烈地欢迎某人;“redhat”表示红衣主教的职位。这里,红色被投射于宗教庆典域中,红色被赋予新的含义,表示热烈、欢庆和庄重。这是因为在西方历史上,主要在13世纪前,红色是君主贵族的服装和教堂装饰的专用颜色。在英国,皇家禁卫军、法官、陪审官等都是身着红装,基督教认为,红色代表对基督的热诚,在某些圣餐仪式上穿红色表示圣爱。第二,红色还可以被投射政治域中,例如:“red tapism”表示官样文章,官僚作风,拖拉的公事程序。第三,红色还会投射于暴力和危险域中,例如:“a red battle”表示血战,“red handed”表示犯罪,双手粘满鲜血,“redalert”表示危险警报,“redruin”表示火灾。这是因为红色和鲜血的颜色相同,所以常与流血、不祥之兆及危险信号有关。当红色被投射于经济域时,它表示财政赤字,例如:“be inthe red”意思是亏损。第四,红色会被投射于色情域,例如用“red light district”表示红灯区。第五,红色可以被投射到情绪域中,表示愤怒,例如:“be redwithanger”。
汉语中的红色作为源域也会被投射于各种靶域中,如婚姻和庆典、政治、情绪、经济、危险、健康等等。第一,红色被投射于婚姻域中,例如:“她顶着大红盖头”,表示喜庆吉祥而这种投射是不存在于英文中的。第二,红色在汉语中还可以被投射于政治域中,例如:“红色政权”、“又红又专”这里的红色带有褒义,而英文中的红色在政治域中表示贬义。第三,红色可以被投射于情绪域中,表示含羞和愤怒还有嫉妒,例如:“她羞红了脸庞”和“他气红了脸”,“得了红眼病”。在英文中,红色投射到情绪域常表示愤怒,并不表示害羞和嫉妒。第四,红色可以被投射于经济域中,可以表示亏损或收益,例如:“赤字”和“红包、红利”,而英文中,只有“赤字”的说法。第五,红色在中文中也可以投射于危险域中,最后,红色在汉语中可以投射于健康域中,如“红光满面”。而在英文中,没有这样的表达,身体健康会用pink表示。总的来说,中文中红色隐喻表达多是褒义,英文中红色隐喻表达多是贬义。
(二)英语和汉语中的绿色隐喻现象对比
英语中绿色会被投射于各种靶域中,如健康、成长、工作、环保和情绪。第一,绿色被投射于健康域中,例如:“a green old age”表示老当益壮;“remain forever green”表示青春永驻。第二,绿色可以被投射于成长域中,例如“a green apple”“a green core”表示还没有成熟,正在生长。第三,绿色可以被投射于工作域中,表示生手,不熟练,例如:“You are expecting too much of him.He is still green,you know.”你对他要求太高,他还没有经验嘛。还有“agreenhand”生手,易上当受骗的人。第四,绿色可以投射于环保域中,例如:“green ban”受保护的每个地方,“green party”绿色政党,以环境生态为基本纲领,“green consumerism”绿色消费(消费者购买没有危害环境的产品)。最后,绿色可以用于情绪域中,表示嫉妒,例如:“green with envy”十分妒忌,“green-eyed monster”和“greeneyed”都表示嫉妒。而中文中表示嫉妒会用“得了红眼病”。
中文中的绿色同样会被投射到各种域中,如成长、地位、环保、工作等等。例如:“树叶变绿了”;“绿色中国”。绿色被投射到地位域是中国特有的,例如:“青衣”汉语中指婢女,指卑贱者之服;“青衣布帽”指寻常百姓。这是因为在古代,低贱的人穿绿色的衣服。而当绿色被投射至工作域时,它的含义同英文也有所不同,表示熟练的“炉火纯青”。
(三)英文和汉语中的黄色隐喻现象对比
英文中的黄色可以被投射于健康域、地位域和性情域。例如:“the yellows”表示黄疸;“yellowdog”表示卑鄙的;“yellowstreak”表示胆怯和怯懦。而中文中的黄色投射于政治域中多带有褒义,例如黄色投射于政治域中表示至高无上的地位“黄榜”(皇帝发布的文告),“黄道吉日”。中文中的黄色也会投射于色情域中,如“黄色小说”。
(四)英文和汉语中的白色隐喻现象对比
英文中的白色可以投射于婚姻庆典域、情绪域、性情域。白色投射于婚姻庆典域“a white day”表示吉日,“a white Christmas”表示圣诞节。白色投射于情绪域表示苍白的、害怕的,例如“face white with terror”。白色可以投射于性情域,表示清白、纯洁、善良、诚实和可靠,例如:“white lie”表示善意的谎言,“He is a very white man.”表示他是一个忠实可靠的人。
中文中白色投射于政治域时含贬义,如“白色恐怖”。投射于工作域时表示什么也没有获得,或表贬义和轻蔑,不劳而获“白干了”,“工作时白占别人的劳动成果”,例如:投射于健康域时表示体虚,如“面色苍白”;投射于性情域时表示奸诈狡猾或愚蠢,如:“白脸的曹操”、“白痴”。
但白色投射于性情域也可表示纯洁无污,如:“孩子是张白纸”、“清白”。总而言之,白色在英文中的褒义多过贬义。
(五)英文和汉语中的黑色隐喻现象对比
英文中,黑色被投射于危险灾难域中,例如“Black Friday”表示倒霉的一天,“black sheep”表示害群之马,“black list”表示黑名单。黑色被投射于情绪域中,例如“be under the black dog”表示心情沮丧的,“black browed”表示愁眉不展的。黑色被投射于经济域中表示违法的,例如“black market”表示黑市。中文中,黑色同样可以被投射于危险和灾难域中,“黎明前的黑暗”;黑色同样也可以投射于情绪域中,例如:“他的脸黑了下来”;或者,黑色可以投射于经济域中,“黑市”。黑色还可以投射于性情域中,表示卑鄙奸诈,例如:“他的心太黑了”。
(一)隐喻表达相似的原因
颜色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人们身体心理体验的相似之处造成了英汉语中颜色词隐喻表达的相似。中英文黑色隐喻表达意义相近,比如:“be underthe black dog”和“他的脸黑了下来”;“black market”和“黑市”。
(二)隐喻表达相异的原因
首先,居住环境和历史差异造成了隐喻表达相异,中国人的母亲河是黄河,中国人以黄帝为先祖,封建社会中,皇帝的龙袍是黄色。古代中国人对日神的崇拜产生了对红色的崇尚。所以,黄色和红色在中文的隐喻表达中多褒义。
再次,宗教信仰也造成了隐喻表达的相异,西方的基督教影响广泛,所以,婚礼上新娘穿白色婚纱,而黑色常与死亡和魔鬼联系在一起,所以黑色隐喻表达多贬义。
第三,政治取向也会造成隐喻表达的相异,红色在中国的政治域中表示有着光荣的党员身份,如:“红军”。而红色在英语的政治域中则是倾向于贬义如“red tapism”表示官样文章,官僚作风,拖拉的公事程序。
第四,民俗文化是形成隐喻表达相异的重要原因,如绿色被投射到地位域是中国特有的,例如“青衣”汉语中指婢女,又指卑贱者之服;“青衣布帽”指寻常百姓。这是因为在古代低贱的人穿绿色的衣服,而英文中则没有这样的表达。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陈丽芳.从“黄”与“蓝”透视中西文化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 ,(4).
H31
A
1673-0046(2010)10-0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