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考英语口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0-08-15 00:49:53罗红芳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口试语法交际

罗红芳

( 铜仁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现阶段高考英语口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罗红芳

( 铜仁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本文针对铜仁地区高考学生在英语口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中学英语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英语口试; 交际能力; 教学启示

高考英语口语测试是报考英语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必考科目,目的是考查考生的交际能力。铜仁地区参加高考英语口试的学生统一使用“贵州省英语口试试卷”,试卷设计为A卷和B卷,A、B卷各包含三个部分。试卷的第一部分为短文朗读,并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学生根据所给情景与同伴组织一段对话;第三部分是要求学生按照所给的话题,用英语不间断地陈述1-2分钟,然后回答同伴根据陈述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该试卷的第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以及阅读理解的能力;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学生被随机临时分为A角色和B角色,并以二人为一组进入考场进行8-10分钟的口语考试。口试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朗读、回答问题以及是否能用得体的语气、词汇等进行交流、询问、请求的能力,可以看出口试非常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Hymes[1]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Canal[2]认为语言能力是指用来进行成功交际的系统知识和技巧,并提出达到成功交际的语言能力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文化能力(sociocultural competence)、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本文旨在参照Canal提出的四种语言能力,结合铜仁地区高考学生在口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高考英语口试对我区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高考英语口试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参加铜仁地区高考英语口试工作发现学生的交际能力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语法能力较为薄弱。语法能力即能运用所学目的语的系统的语法知识进行正确地造句、拼写和朗读的能力[2]。尽管口试考题难度不高,但口试环节依然暴露出了许多考生语法能力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语音知识不过关,读音不准,吐词不清晰,朗读不流畅。尤其在口头作文时,许多考生不能自主地运用言语表达,难以有效地驾驭语言材料,还出现用词不恰当,时态、人称不一致等现象,出现的语法错误较多,所表达的内容缺乏准确性、连贯性。

(二)社会文化能力欠缺。社会文化能力即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2]。考题的第二部分要求A、B学生根据所给情境组织一段对话,对话含有询问、请求、征求意见等内容。此部分要求考生明了情境、目的、扮演角色、以及与同伴的关系,然后根据语境需求用得体的语气、语体、词汇来进行真实而有意义的交流。但部分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通常是简单地将所提供的情境句子翻译成英语,进行形式上的英语对话,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更无法使用得体的语言对所提供的情境对话进行有效地拓展。

(三)缺乏话语能力。话语能力即能懂得词与词之间、语法现象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连贯关系[2]。考题的第三部分要求A、B考生分别根据所提供的话题用英语进行1~2分钟不间断的陈述,之后回答同伴根据所听内容提出的问题。很多考生在口试中要么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说,或说什么,所表达的内容缺乏连贯性、逻辑性;或者提问方通常所提的问题都缺乏真实意义,比如,A学生谈了自己所喜欢的家乡美食,B学生提出的问题是“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in your hometown?”,双方的对话中没有信息差,所提问题缺乏真实意义。

(四)缺乏策略能力。 策略能力即在不同的具体会话情景中使用技能和技巧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2]。部分考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短路的情况时,立即表现出精神紧张,思路不清,反应迟钝,当交际超出语言知识范围时无法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从而陷入一种沉默、慌乱和迷惘的心理状态,造成严重的交际障碍。

二、高考英语口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能够进行成功的交际,高考英语口试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口语教学,并且针对高考口试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学生在口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

(一)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法能力和话语能力

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基本语音知识的训练,如,发音、语调、重音、语气、停顿、连读、不完全爆破等,将语音练习贯穿于平时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遣词、造句、中英互译和口头作文的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语法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社会语言学家Hymes[1]指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人们应该学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时候使用何种语体、何种语言形式, 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思想, 并正确把握语言中各种字、词、句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法、阅读引导法、实物观察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3]。对比分析的方法既是跨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又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方法[4],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干扰,把握那些“貌合神离”、大同小异的部分。另一方面,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学生通过阅读题材广泛、内容各异的文章与书籍,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介绍语言材料中的文化知识,也要向学生解释那些妨碍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鼓励学生多看或听一些与英语国家有关的文、史、哲、时事方面的材料(书报、录音、电台、影片等),中英文不限,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听说等构建背景知识图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交际能力。而观察法则是教师利用道具、图片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营造文化氛围,进行文化介绍讲解。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英语文化内涵、风土人情等,进而也能避免在理解和交际中的语用错误。

(三)应注重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

交际策略通常是在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欠缺,交际出现障碍,或遇到被听话者误解时采用的方法或技巧[5]。常使用的方法有:(1)转述,即灵活地使用迂回的说话,采用描写、释义法去巧妙应付困境;(2)用近义词、同义词替代;(3)使用交际套语。交际中因语言能力而卡壳, 需要片刻的思考,或因没能听懂对方的话而陷入停顿,这时, 说些如“Um……”,“Well……”,“You know……”等交际套语、搪塞语来填补空档,这样既能体现出说话情境的真实性,同时又能争取时间寻找应对策略;(4)求助策略。在交际中听不明白谈话对象的话时,可用得体的方式向对方求助。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有意识地适时地引入交际策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克服或绕过语言障碍的交际技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考生的心理状态是决定口试水平的一个重要部分,心理状态好,就能保证考生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若处于不良心理状态,则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口试的水平。老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从而树立自信心。但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总之,从近几年贵州高考英语口试命题来看,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交际能力。铜仁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受师资、环境、设备条件、观念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主,尽可能创造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与此同时,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不单是操练活动的主动者,同时也是影响所操练的话语功能的社会因素之一,他们主观的意念、态度、情感、文化修养等都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所以,教学过程的组织应以学生为主,而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意念、思想。

[1] Hymes, D.(1971).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reprinted in Brumfit, C.J. and K.Johnson. Eds.1979.

[2] Canale, M.(1983).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In Richards, J.C. and R.W.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

[3] 罗红芳.综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4]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5] 易兴霞.IELTS口试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发[J].外语界,2000,(2).

Abstract:Based on the issues existing in the ora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Tongren prefecture,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that heavy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as well as proposes effective teaching advice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oral examinati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eaching implications

(责任编辑 鲁娜娜)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Oral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LUO Hong-fang
(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G633

A

1673-9639 (2010) 04-0111-03

2010-06-27

罗红芳(1971-),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口试语法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我省将于7月25日前公布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
科教新报(2020年28期)2020-07-21 06:43:12
跟踪导练(二)4
KEYS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PETS口试评分培训效果的多面Rasch分析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
海外英语(2013年7期)2013-11-22 08: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