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庆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
张晓庆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高校毕业生产生了焦虑恐惧、自大自卑、过分依赖、盲目攀比等方面的心理危机。文章通过高校培养方向、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社会实际需求三个层面的分析,探求干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由此也引发了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各种心理危机。
1.焦虑恐惧心理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心理的焦虑、恐惧。有的学生缺乏充分的就业思想准备,对求职、读研、考公务员的选择犹豫不决,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有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缺乏理性认识,易受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产生了步入社会的恐惧心理;有的学生在遭受就业挫折时,迷失了择业方向,导致就业恐慌心理。他们都认为当今社会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对就业前景忧心忡忡,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2.自大自卑心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求职择业中出现自大自卑两种心理。自大是对自己的自我评价过高引起的。有的大学生把眼光放得太高,认为自己是名牌学校毕业生,专业比较热门,给自己设置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当就业预期与现实生活出现反差,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就业目标无法如愿时,就会出现极大的情绪波动。自卑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了过低的评价。有的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个性。特别是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一味自我否定。这不仅使一些大学生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而且还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自大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自己和当下社会的正确认识所致。
3.过分依赖心理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养尊处优,大小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因此,他们往往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感和独立决策能力,依赖性较强,在很多事情上还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往往缺乏进取精神与就业的主动性,思想中残存“统招统分”的传统就业观念,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又不愿意付出努力,把希望都寄托在父母、亲戚朋友拉关系、走后门等“捷径”上。这种依赖心理的存在会贻误良好的就业机会,失去检验自己、磨炼自己意志、锻炼自己独立性的机会,在就业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4.盲目攀比心理
有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能做到理性地分析、清醒地判断,而是以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以周围朋友的择业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的发展,也常因某个方面与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差别,便犹豫不决并最终选择放弃,从而错失很多的机会。还有一些毕业生跟风挤进考研、考公队伍,只是不想落在其他同学后面,而完全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
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来源多种多样,除了市场需求造成直接的、现实的压力之外,毕业生对社会与自我的认识不够,以及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造成了心态的偏差,也是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1.高校毕业人数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失衡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向。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向“供过于求”的方向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708万人。依此数据推算,除去2006、2007、2008年三年已经毕业的学生数量,2009、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为1241万人,年平均数量高达620.5万人。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这也使一些毕业生对前途产生担忧和疑虑,导致就业心理危机。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了职业需求的不平衡,但是许多高校只重视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不做社会调研,办学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招,造成部分毕业大学生素质、能力下降,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就业择业中缺乏竞争力。另外,我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加剧了就业压力的增大,进而直接诱发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2.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脱节
我国的教育体系从来是重知识智能、轻动手实践。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另外,我国很多高校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跟不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甚至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开设出所谓的新“热门”专业,导致在短短的几年内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市场饱和,造成了国家和社会巨大的人才和资源浪费,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困难。
3.就业心理预期与社会实际供给的错位
当代大学生中往往自恃过高、眼高手低。这种心理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表现为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心态调整,重新定位。另外,部分大学生往往只是单向地考虑自己的择业理想,对用人单位万分挑剔,从工资住房到福利待遇,从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无不考虑其中,却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认知。这种盲目求高的心理,是不少大学生择业就业时的心理诱因。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承受能力不强,易产生较大情绪波动,这都是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自身存在的内在问题。
1.大学生需调整就业心理预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大学生应当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增强择业中的耐挫折能力,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社会环境的各种反馈,树立起合理的职业发展观念,明确职业的选择不仅是谋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体现自己社会价值的手段。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实现自我价值,还要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考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大学生应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客观认识自己的理想、气质性格、道德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懂得科学分析自己的专业素质、就业环境等条件,全面准确地评价自己,确定合适的期望值,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参加相关的专题讲座、座谈、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懂得每个人的专业、技能、性格等都不尽相同,但同为社会的一分子,都应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又必须认识到,有些领域和职业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也不是凭主观意愿就能获得的,所以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正视现实、认真反思、敢于竞争、放眼未来。
2.学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等院校,应该根据近年来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部门的建设。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抓起,并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程。要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和设计。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国家就业的方针、政策,客观分析就业环境,对就业的前景和程序有一个正确的心理预期;加强对毕业生进行诸如求职信的撰写、应聘的注意事项等择业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让大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储备。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朱力教授认为,“就业恐慌”主要来自找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平常没什么职业规划,找工作的时候四处撒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进而自觉地按职业目标的要求进行全面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信息收集和整理、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其次,帮助大学生在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中提高职业竞争力,在自我设计和完善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3.社会要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完善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营造和谐就业环境
社会要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且利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领域。党提出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政府要积极为大学毕业生排解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对真正进入农村、西部及自主创业等领域的大学生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帮助,鼓励大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点到农村就业。截至今天,已有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起了村官,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有的大学生村官从全新的领域造就出了全新的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实现了由国家“统招统分”到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双向选择”的新模式让大学生“在相互选择中反复思考、比较、权衡,在国家建设的棋盘上找准位置,摆脱了国家分配的依赖心理,大大增强了责任感,通过选择取得的职业使学生知道来之不易,因而职业感大大增强”,该模式同时确立了大学生就业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就业市场仍存在供需信息不畅、公正性不够、改革的配套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就业制度改革尚需继续深化、完善。逐步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及时、准确提供就业信息,保障就业供需信息畅通;要消除就业歧视,确保毕业生不因民族、性别、年龄、地域、宗教信仰、身体残疾等因素而不能就业,实现就业的公正性;要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保障,采取免费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等措施,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的服务体系,形成信息对称、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
[1]陈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J].教育与职业,2010,(6).
[2]李勇.就业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19.
[3]胡大敖,郭俊才,田景海.确定你的位置——大学就业心理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98.
G64
A
1673-0046(2010)11-098-02
本文是江苏省2009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GSY2009YB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