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视角下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浅析

2010-08-15 00:42:42王献玲
关键词:班额大班额公平

李 琰,王献玲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大班额”视角下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浅析

李 琰,王献玲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大班额”是指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存在的班级人数超标现象。“大班额”不利于义务教育公平,会造成城乡间、校际间教育机会不均等,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以及班级学生受教育过程不公允等问题。对大班额现象,要积极寻求对策予以化解,消除其带来的弊端。

中小学;大班额;教育公平

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小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小学班额以不超过 45人为宜,中学班额以不超过 50人为宜。一般说来,中小学校班级人数超过此规定数量即为“大班额”。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大班

额现象非常普遍。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 2008年河南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结果,2008年全省普通初中班数共有 79 155个,大班额占 61.01%。其中,超大班 (66人以上)有 27 489个,占总班数的 34.73%。[1]“大班额”现象的泛滥,影响了义务教育正常的教学活动,对教育公平带来了严重危害。

一、“大班额”不利于义务教育公平

(一)引发城乡间、校际间教育机会不均等

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择校现象十分明显,城市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是首选对象,而大班额的存在又为这股择校风敞开了通道。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将子女送到城市的学校或重点学校,这些学校也乐得其所,顺势明码标价招收高价的“择校生”、“借读生”,采用各种手段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不断聚敛大量的社会资金,用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福利。反观乡村学校或城镇非重点学校,由于分散设点,生源少,经费缺乏,“筹资”困难,办学基础和条件差,所以教育质量落后。这种城乡间、学校间大班额与小班额不对等的现状,使大批教师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镇,从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致使农村学校雪上加霜,既缺乏好的教育设施,又缺乏好的师资,从而拉大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和资金融入等方面的差距,致使名校愈名愈富,弱校愈弱愈贫,促发了教育机会不均等这一现象的产生。

(二)造成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

班额过大,势必引起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生均资源就会减少。与小班和标准班相比,大班额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活动面积以及各种教学必备资源均有较大的差距,这使本来充足、优质的教学设备配置与环境条件失去了优势。就拿教室来说,国家计委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明文规定:教室内课桌椅的排距是“小学不宜小于 850mm,中学不宜小于 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 (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 120m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 8000mm,中学不宜大于 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 600mm的横向走道。”[2]照此规定,大班额班级都不符合标准。大班额教室人满为患、拥挤不堪,生均空间资源大大减少。

(三)导致班级学生受教育过程不公允

班级规模与“教育关照度”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班级规模越大,教育关照度指数就越小。而教育关照度指数越小,则意味着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就越少,师生之间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就越难保证。当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时,必然会有所舍取,这就会造成学生课堂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允。

根据研究表明,教师的关注范围大约在 25个学生之内,超过这一标准学生们就有可能受不到教师的全面关注。所以在大班或超大班中,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十分不易,学生虽然坐在同一个教室内,但所受到的关注却有很大的差别。此外,班额大还容易造成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减少,从而会压制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知道,作为少年儿童,他们未脱童稚,受好奇心和冲动的驱使,好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喜欢得到赞扬。但班级人数多,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没有展示自己、体味成功的机会。

对于学生们而言,较之于先进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办学条件来说,能时常得到与老师相处的机会、获得老师的鼓励与帮助,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阳光雨露”。可面对大班额现象,一个教室里坐着这么多的孩子,他们都有不同的个性,而教师又不可能做到个个兼顾。因此我们说,大班额现象很不利于教育过程的公允。

二、“大班额”形成的原因分析

“大班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资源投入不合理

教育资源投入不合理,首先表现为我国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不足。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 4.9%,发达国家为 5.1%,欠发达国家为 4.1%。我国距离这些数字仍有很大的差距,如2007年,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重仅为 3.32%。[3]其次,国家财政教育投资的重心一直倾向于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投入过少。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为 9142.81元,是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的 2.8倍,是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的 3.5倍多。[3]第三,义务教育资源内部分配不均衡,优质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小学校或重点中小学校,这些学校资金充足、教学设备先进、教职人员福利优厚。

我国义务教育领域的资源投入不足,必定会导致学校在数量上分布不均、在质量上参差不齐的结果。而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相比,明显存在着“供血不足”、资源缺乏、学生大量流失等问题,有些学校甚至面临倒闭的境地。

(二)城乡义务教育结构性变化

我国义务教育正在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其趋势是学生一边倒,即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趋势的出现,直接缘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增加。以郑州市金水区为例,2009年新学期开学时,小学和初中一年级的平均班额都接近了 70人,在一些名校,有的班额甚至达到了 80人之多。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小学一年级新生总数的 37.2%;初一新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 29.5%。在中原区中小学新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去年猛增了 40%。在中原区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了 31.6%;初一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学生总数的 45%。[4]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涌入,使郑州市中小学的班额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举家流动到城市,城市学校也就因此而面临大班额的挑战。

(三)精英教育带来的择校风

我国一向有精英教育的传统。精英教育注重的是教育效率、教育成就,而非教育公平。精英教育虽然对我国高级人才的培养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避免地对教育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家长们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愿,面对着各学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悬殊巨大的现实,在孩子入学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众多家长追逐的目标,他们千方百计地为孩子选择名校、重点学校,致使择校风愈演愈烈。择校风不能禁止,大班额现象便难以消除。

三、削减“大班额”,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一)加大教育投入,改变投资模式

加大教育投入是缩减班级规模的根本保证。班级规模的缩减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为班级规模的缩小要求增加班级数量、扩大师资队伍、购置相应的配套设施等,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同时,增加教育投入,要改变以往“富者愈富”的模式,不能只对重点学校进行投入,否则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会集中于个别学校和个别班级,大班额现象的诱因将会继续存在。所以,增加投资应倾斜于落后学校,加强对这类学校的扶持与建设,提高其教育质量,吸引“择校风”回向,分流学生,堵绝大班额生成的源头。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如前文所述,大班额现象既是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不公平的诱因所致,也是城乡义务教育结构性变化、生源流动失衡的现实使然。所以,要解决大班额问题,就必须从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入手。各级政府应该以更多的精力、财力来统筹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教育的机会公平、资源配置平衡,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统筹考虑城乡教育发展,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农村学校要实行“弱者多助”,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二是在城市要适时增加学校,分流在教育结构性变化中源源不断涌入城市的学生,尽快实现区域内中小学办学条件、教师素质、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均衡。

(三)保证班额标准切实落实

国家虽早已规定了中小学班额的标准,但目前的实际情况与标准规定却相差甚远。同时,这一标准也未被纳入到法律的范畴之内。中国教育人口众多,加之又没有法律条文的约束,很多地方的学校置教育规律于不顾,无限制地招收学生,造成大班额现象比比皆是。

目前,不少地区对大班额问题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如河南省教育厅在 2009年 3月份下发的《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试行)》中明确规定,按要求控制班额,逐步实现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 50人。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此次改革中,解决大班额问题已经提到日事议程上来,力争用 3~5年的时间,使全省小学、中学班额分别控制在 45人和 50人以下。[4]但是,这个标准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程序,也没有详细的计划。只有切实有效的行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班额在标准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大班额现象不利于义务教育公平,不利于社会和谐,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全社会都应该提高认识,积极支持和推进义务教育标准班额的建设。

[1]张竞昳.初中大班额现象缓解[N].郑州晚报,2009-0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OL/EB].中国教育在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OL/EB].http://www.moe.edu.cn.

[4]郭久辉.郑州民工子女城市就学人数剧增——善政遭遇新难题[OL/EB].新华网 -河南频道,2009-09-06.

[5]张高峰.教育厅发布中小学管理规范——大班额 5年内解决[OL/EB].大河网,2009-08-27.

[责任编辑:况 琳 ]

Analysis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Equity in Term of Taipan Amount

LI Yan,WANG Xianling

(InstituteofEducatio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1,China)

Taipan amount means that there are more students in c las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an the standard number.Such large-class will cause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process,unequal cha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and imbal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For the phenomenon of large c lasses,we should profoundly propose feasible measures to eliminate its disadvantag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aipan amount;education equity

G522.5

A

1009-7228(2010)03-0026-03

2010-05-08

李琰,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王献玲,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班额大班额公平
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北海: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
今年起将基本消除超大班额
公平比较
我省出台教育规划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9
教育部: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
中国德育(2016年14期)2016-10-25 02:35:07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