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统计局课题组
(上海市闵行区统计局,上海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统计局课题组
(上海市闵行区统计局,上海201100)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市闵行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该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行业集聚效应明显、新兴行业规模较大、发达地区相对集中等特点,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其具有经济发达、财力雄厚、地理优越、科技先进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规模不大、特色不明、动力不足、基础不牢等不利因素。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议完善发展政策、构筑人才高地、加快基础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及开发重点区域等。
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
闵行区作为上海经济强区,要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又好又快、科学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战略的制高点。这是闵行区服从和服务国家及上海的发展战略,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现代服务业行业分类标准,2008年末闵行区现代服务业涉及13个行业门类,单位数达8032户,占全区单位总量的30.2%,占第三产业的44.4%;实现增加值160.62亿元,占全区GDP的14.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0%;实现税收28.9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9.5%,占第三产业税收的23.4%;从业人员21.46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总量的23.7%,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0.7%。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基本上呈现如下特点。
1.行业集聚效应明显。2008年,闵行区现代服务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主要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教育为主,单位数量分别为2491户、910户、824户、604户、584户和443户,分别占现代服务业单位总量的31.0%、11.3%、10.3%、7.5%、7.3%和5.5%,所占比重之和达到72.9%;从业人员分别为47248人、18091人、25936人、9937人、16470人和29842人,分别占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2.0%、8.4%、12.1%、4.6%、7.7%和 13.9%,所占比重之和达到68.7%。
2.新兴行业规模较大。2008年,现代服务业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是新兴行业。从增加值来看,增加值处于前五位的行业是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44.08亿元、22.81亿元、22.23亿元、19.98亿元和12.60亿元,分别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27.4%、14.2%、13.8%、12.4%和7.8%。从税收来看,税收较大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税收分别为9.84亿元、4.82亿元、4.77亿元和3.56亿元,分别占现代服务业税收总量的34.0%、16.6%、16.5%和12.3%,所占比重之和达到79.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税收超过三成。
3.发达地区相对集中。2008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莘庄镇、梅陇镇、虹桥镇和江川路街道等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单位数量分别为1187户、1196户、863户和651户,分别占现代服务业单位总量的14.8%、14.9%、10.7%和8.1%,所占比重之和达到48.5%;从业人员分别为36690人、26533人、23412人和26414人,分别占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7.1%、12.4%、10.9%和12.3%,所占比重之和达到52.7%。
4.地区发展差异显著。全区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和税收在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太均衡,差异较大。从增加值来看,实现增加值较大的主要集中在莘庄镇、虹桥镇、梅陇镇、七宝镇和江川路街道,分别为26.64亿元、20.30亿元、14.55亿元、14.52亿元和13.63亿元,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6.6%、12.6%、9.1%、9.0%和8.5%。而龙柏街道、古美路街道和马桥镇实现增加值则相对较小,分别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1%、3.1%和2.9%。从税收来看,实现税收总量靠前的地区分别为吴泾镇、莘庄工业区、莘庄镇和梅陇镇,分别为6.49亿元、4.74亿元、3.13亿元和2.76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税收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2.4%、16.4%、10.8%和9.5%,所占比重之和达到59.1%,而其他地区税收相对较低,古美路街道所占比重仅为1.5%。
1.经济发达。2008年,闵行区增加值达到1120.40亿元,在全市各区县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浦东新区。单位土地面积创造的增加值达到3.02亿元/平方公里,在九个郊区县中排名第一,并且比上海市平均水平2.16亿元/平方公里高出0.86亿元/平方公里;2008年人均增加值按常住人口计算已达到61385元/人,折合成美元达到8839美元/人左右。
2.财力雄厚。2008年,闵行财政总收入达到319.30亿元,平均每天实现财政总收入8748万元,区级财政收入96.53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两项指标在全市19个区县中均排名第二。近几年闵行区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在9个郊区县中始终保持领先,而且领先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3.实力超群。2008年,选取各区县的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十项指标作为衡量区县经济综合实力的基本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计算出第个区(县)的第个指标的功效系数(),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第个指标的权数(),利用加权平均综合法来计算各区县的综合值,通过计算得出闵行区综合值为95.5,表明闵行区综合实力在各区县位居第一。
4.地理优越。闵行区位于上海地理位置的中心,东依徐汇、长宁两区,浦东新区与其接壤;南傍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靠松江区, 青浦区与其毗邻;北连吴淞江,与嘉定区交界。采用来计算各区中心位置距人民广场、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三个重要地点的经济距离,通过计算得出闵行区的经济距离为27.0,在各区县中数据最小,说明该区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5.环境优美。闵行区先后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国家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国家生态区”等奖项和称号。
6.生态良好。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3%,比全市平均水平38.0%高1.3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平方米,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2.5平方米达4.0平方米。2006年荣获全国首个地市级“国家生态区”称号,2007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称号,2008年荣获第二届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国际合作大会的“生态·经济”年度媒体关注奖。
7.科技先进。2008年,全区专利申请量1.07万件,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上榜“2007年度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百强”企业数连续7年全市第一;获得“第二届上海最具活力科技企业”企业数名列全市第一;在全国县级科普工作考核测评中,闵行区的科普工作条件和绩效两项考核获全市第一;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两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
8.园区集聚。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园区和产业基地10个,其中6个国家级,4个市级。国家级园区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国家级产业基地有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家(上海)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园,市级园区有莘庄工业区、紫竹科学园区。2008年,10个市级以上园区和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2108.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6.7%。
9.产业集中。航天产业、光电子、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机电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车辆及关键零配件、总部经济、先进研发、现代物流等行业成为闵行“十一五”期间发展的重点行业。2008年,全区产值超200亿元的工业重点行业有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1.6%,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38.0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3%。
10.交通便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区内,集远距离航空、京沪高速铁路、长三角城际列车、高速大巴、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地面公共交通等为一体,另有12条轨道交通贯穿闵行,6条国道省道连通周边省市,中环线、外环线、沪闵路高架、机场高速跨越区境,再加上闵浦大桥、闵浦二桥、嘉闵高架、北翟路高架的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快速立体交通网络形成。
11.研发一流。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云集于区域之内,尤其是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大和以人文为特色的华东师大两大高校校区先后落户闵行区,势必使紫竹科学园区拥有强大的“智囊中心”。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等25家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落户闵行,数量占全市的10%。
闵行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特色不明、动力不足、基础不牢、发展不均、亮点不多、扶持不够等诸多不利因素。
1.规模不大。在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以上,其中金融、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达50%以上。而2008年,闵行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7.0%,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4.3%;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研发、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都很低,分别为12.9%、6.7%、6.5%、3.7%和2.2%,可见闵行区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仅远低于上海市的平均水平,而且更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该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特色不明。目前闵行现代服务业贡献较大的行业主要有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教育业、科技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各行业发展较为均衡,增加值及其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差别不大,比重最高的仅为3.9%,特色不显著,支柱性行业尚未真正形成。
3.动力不足。2008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仅为30.5%,与全市的平均水平53.7%尚有一定差距,与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这个比例相差甚远。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特别是股市的回落和房市的不景气将对闵行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不利影响。
4.基础不牢。2008年,闵行区工业企业之间的拖欠款增加较多、产成品库存上升较快、产销衔接能力有所下滑、产业失衡状态有所加重,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下滑。工业发展稳定程度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工业生产不稳定将会严重减缓闵行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
5.发展不均。目前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均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最大的与总量最小的差距达到5.6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最高的达到53.8%,最低的只有40.8%,相差13.0个百分点。规模和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将严重影响闵行现代服务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6.亮点不多。支撑闵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仍然是传统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0.9%、3.4%和19.1%,明显高于其他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亮点较少,而且发展的规模有限,拉动第三产业增长较大的几个行业中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也明显偏低。
7.扶持不够。从国家和上海市层面来看,现代服务业在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获得政府投资、国家贴息贷款较少。同时,现代服务业主要属于第三产业,用地成本较高,而其在当地获得的相应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不多。另外,在财政、金融、产业、人才等方面对其的扶持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闵行区必须强化优势,针对薄弱环节和相对劣势,思考破解难题的新举措。
1.完善发展政策。在切实落实国家已出台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服务业的不同领域以及不同规模,对企业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形成区地方财力部分,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相应比例的财政补贴。支持服务产品研发,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可按实计入管理费用,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的,可按照规定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2.构筑人才高地。目前全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仅为7099人,占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3.3%,因此引进和培育高技术现代服务业人才尤为重要。对创意、金融、物流、研发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高层次、国际化和紧缺急需人才的,应给予政策上的便利。
3.加快基础建设。建议建设元江路越江隧道,将浦西的元江路与浦东的联航路打通,使吴泾镇与浦江镇通过越江隧道连通起来,拓宽北松公路以南的中春路段,并将中春路延伸到东川路,同时拓宽虹梅南路和龙吴路。对道路交通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区如马桥镇、华漕镇和莘庄工业区,结合虹桥交通枢纽及区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4.聚焦重点领域。围绕服务国家航天战略,重点发展卫星应用技术研发,以及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特种技术应用研发,积极发展大型客机和支线客机国内外客户服务的科研、技术研究、体系建设和全寿命客户服务工作,力争把闵行区打造成中国民用航天技术研发中心、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民用航空客服中心。
5.开发重点区域。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其周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贸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聚焦虹桥商务区的开发建设,着力打造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之一,借助虹桥枢纽建设给华漕、虹桥、七宝、龙柏等北部区域带来的交通及区位优势,打造环虹桥枢纽现代服务业集聚带。
课题组组长 :项上桢
课题组成员 :项上桢周明飞谷文德黄洪亮郭伟峰
执 笔 :项上桢谷文德
(责任编辑:周群艳)
10.3969/j.issn.1674-8905.2010.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