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妮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
——以《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为例
张亚妮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本文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为例,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与《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幼儿在游戏实训练习中锻炼和提高学生幼儿教育的专业技能,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思考。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 “工学结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美国职业协会在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提出“工学结合”是“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工学结合”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2]笔者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为例,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采用游戏项目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幼儿游戏实训练习中锻炼并提高幼教专业技能,与《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思考。
1.结合职业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必修课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幼儿教师职业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组织、设计、分析、指导幼儿游戏及教育教学游戏化的意识与能力。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突出技能型幼儿教师的专业培养目标,将幼儿教师职业与游戏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具体化为游戏技能、游戏指导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游戏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如果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指引,就容易出现游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或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堆积,或是纯粹的玩耍嬉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精心设计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方案,明确课程目标,用课程目标指引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学会玩多种游戏,会组织、指导幼儿游戏,还会设计、创编幼儿游戏教育活动,力求把游戏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教学做合一,实施项目教学。
从杜威“做中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出发,笔者设计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即以不同的游戏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以角色游戏(娃娃家、医院、理发店)、结构游戏(拼图、拼棒、七巧板游戏)、表演游戏(小兔乖乖、猴吃西瓜、小熊请客、三只小猪、小红帽)、规则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跳房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各类游戏的设计与指导为主题开展项目教学。首先,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确定游戏项目计划、明确学习任务,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准备,到游戏过程中的观察、指导和评价向学生进行介绍;其次,学生在进行游戏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参与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的实践操作,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方案,进行体育游戏创编和体育游戏的实训练习,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体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团结协作和努力探索创新的主动学习模式。
3.理论联系实践,师生共同成长。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游戏教育实践中主动探索。笔者通过完成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与体育游戏等项目任务,组织和指导游戏教育活动,设计和创编游戏方案,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玩多种游戏,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游戏理论水平和游戏实际操作技能,把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中,笔者针对学生实训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要求和学前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基础,及时地给与学生指导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与学生共同总结、评析游戏学习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可以这样说,本门课程实施的过程既是将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又是师生共同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学相长的过程。
“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强调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对《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克服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论思想,树立瞄准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需要,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培养幼儿教育职业技能为基础,将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1.以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为导向,确定课程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是制定学前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需求,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未来职业的有效性,即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要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要适应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仅要掌握广泛的科学知识,具备较高的幼儿教育职业技能和幼儿教育理论素养,还要具备弹、说、舞、唱、画等艺术表演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要依据当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感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使学生整体素质趋于合理,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从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满足职业需要的内容,又要有体现学生自身发展特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内容。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优势领域的因材施教、定向指导,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获得健康成长与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幼儿教育的职业要求,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着重培养学生的幼儿教育技能,理论联系实践。
幼教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幼教专业技能则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不应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培养学生的幼儿教育技能、创新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幼儿教育技能,获得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在课程教学上,不但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传授、轻实践学习的倾向,还要克服过分注重实际操作,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不但要加强幼儿教育实践练习,积累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缩短职业适应期,为学生未来的幼儿教育职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加强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和深化教育理论,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有机统一。这是由于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学前教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其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做合一。
幼儿教师职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幼儿教育技能,以及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因此,教师要强化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创设实习实训环境,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将实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就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深化理论,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可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观摩见习、方案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接受基本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幼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教育基本职业技能训练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从而增强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性。
一言以蔽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切实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围绕幼儿教师职业岗位任务展开,结合幼儿教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梳理出教学内容组织的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实习实训和模拟练习,实现“教学做合一”,目的是使学生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并有利于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全面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承载体,是进行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
[1]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N].2006.11.
[2]Documents of“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N].Northeastern University,U.S.A.Apr,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N].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