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残云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174)
新课程改革重在课堂教学的变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行为发生相应变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求利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在传统的课堂上,几乎回荡的都是教师的声音,学生动脑、动笔,但似乎动口的机会并不多。新课程大力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了改变这种学生沉默少语、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师应创造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使学生的声音更多地在教室回荡起来。
古人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们都看到过古人摇头晃脑熟读诗书的场景。但是到了现代,大声地读书,往往被看作是语文和英语课的专利,在历史课上几乎没有教师会在课堂上让学生齐声朗读教材,似乎这样做,就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手法无能的表现,就是陷入照本宣科的老套路了。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对于历史这门文科特色浓重的课程来说,课堂上安排一定量的读书时间,其实对于学生掌握史实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应该让琅琅的读书声重新回到课堂。
历史学习向来都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能佐论。为此除了加强学生历史思维的训练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分析史实、得出史论。这样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在课堂上,学生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史料,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是现代文,这时学生能否读通、读懂史料对于史料的分析、知识的运用就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近年来高考题中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比重大大增加,每当学生遇到一段晦涩难懂的史料时,不妨请学生把史料“通读”一遍,感知材料所涉及的大概主旨。接着,教师可以相应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再请学生“精读”史料,从而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培养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论的能力。
教材只是课程的文本展示,除了要加强学生对于教材的文本研读能力外,其内在的隐性内涵需要教师来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文本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采用问题导向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目标的导引下,教师把教学任务分解为若干部分,并预设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试着去探索新知识,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无论是个别学生单独回答也好,集体回答也罢,都应该要求学生能清晰响亮地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笔者曾经多次观摩过各种级别的公开课,不知道是习惯使然,还是由于对自己答案的不自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回答只能局限于小范围的人能听到,犹如蚊虫低鸣,往往还需要老师大声地把学生的答案复述一遍,转达给其他同学和听课的老师,这样的话就不能完全达到提问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应该也是课堂提问的目的之一,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最起码的要求,不可能做到答案都正确,但回答声音应该是响亮清晰并自信的。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课堂上设置相应的讨论可以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实现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既能使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又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的能力。笔者在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设计了一组讨论题目“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坟墓吗?”“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腐朽性和走向衰亡的表现吗?”等。在课堂上适时地提出问题,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史料,给学生以适当的角度提示,要求学生把握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即生产力标准,分析历史现象要看清主流和全局,而不能只看支流和个别方面。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正确认识了垄断资本主义,得出了上述观点都是错误的结果,加深了对垄断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之间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拓宽思路,从而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解决问题。
传统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机会,课堂的进程完全按照教师课前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即使对有关知识心存疑问,囿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也很少能把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上提出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在课堂上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其实很多学生在听完一堂课下来都会产生相应的疑问,有时甚至是同一类问题,如果这时能适时地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质疑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疏漏及时暴露出来,不仅能帮助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廓清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举两得。针对这种情形,首先教师应认清一个事实,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滴水不漏,疏漏也是在所难免的。遗憾的是,往往这些问题都要等到做作业或考试中才暴露出来,学生为此而付出的精力和代价就太大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留有时间、创设机会,让学生通过提问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即使有时教师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会由于惧怕心理而不敢将疑问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害怕所提的问题不成为问题而成为同学的笑料,也怕因此而暴露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点而遭到老师的批评。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惧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当然,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多鼓励学生提出联想性、创造性的生成性问题。曾经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道:“为什么俄国走城市中心论道路成功了,而在中国城市中心论道路一再失败,最后中国革命选择了毛泽东同志提出井冈山道路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马上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从中俄两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正是这一机智的质疑声,引发了同学的共鸣与热烈的讨论,在课堂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点睛效果。在老师帮助下,学生得出了理想的答案,引动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提问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起了其他学生的参与课堂思维的热情。
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争议性的开放性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无法用简单的是非判断来对此作为定论。对类似这种内容的处理,教师会利用辩论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这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量的史实,而到了高中阶段,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实的研读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当然要组织一场成功而有效的辩论,在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确定一个有辩论价值的辩题,并且应该把辩论的程序和规则清楚地告诉学生,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们根据观点的倾向分成两派,分别在同学中“招兵买马”,选出各自的辩手,组成自己的团队。然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各方内部选择有力的论证角度和依据,设计出史论结合、逻辑缜密的辩论框架。当然还要推测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做到知己知彼,成竹在胸。值得一提的是,辩论切不可成为只是辩手们的任务,其余的同学应作为强有力的后援团给予论点和论据的准备,只有发动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才不会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当然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课堂上的辩论了,辩手们要随机应变,默契配合,迅速理清对方的辩论思路,敏锐地找出对方的破绽,作为反驳的突破口。
课堂的实践告诉我们,利用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地利用课内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他们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相互的合作中不断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创设更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回归到自己的课堂主阵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的声音响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