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素质教育

2010-08-15 00:42张修勋
文教资料 2010年33期
关键词:子路孔子教学内容

张修勋

(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中学,江西 吉安 34306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兴办私学的先驱。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办学思想

春秋以后,由“学在官府”而走向“学下庶人”的文化下移时代,即孔子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在他“而立”之年开始创办私学。

(一)办学作用。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由仆。子曰:‘庶矣哉!’冉由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即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若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庶—富—教”的发展道路,即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化活动。有人认为,治理国家只要依靠政令、刑律就万事大吉了,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能够做到“有耻且格”。因此,教育教化比政令、刑律更重要,更有效。春秋末年,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讨,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官学荒废、文教不兴,此时提出并强调教育的作用,抬高教育的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育人目的。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本性是接近的,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使之产生了差异。孔子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来准确概括孔子的教育目的,尽管对这句话的解释分歧不小,但将学习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毋庸置疑的。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加强学习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

(三)教育对象。

孔子将“有教无类”确定为办学方针,无疑是对当时“氏以别贵贱,氏以别智愚”的宗法观念的有力冲击,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据朱彝尊《孔子弟子考》统计,孔门弟子遍布鲁、齐、卫、晋、蔡、秦、宋、薛、吴、楚等,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既有鲁国权势贵族之子孟懿子,又有“贫且贱”的颜渊、仲弓;既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子贡,又有曾为大盗的颜涿聚、“缧绁之中”的罪犯公冶长。这种不分华夷、无论贵贱、广收学徒的做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也充分显示了一个伟大教育家宽广的胸怀。

二、教学内容

孔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设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蓝本,并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

(一)重视道德教育。

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均服从道德教育的统领。《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与操行、道德、礼义有关的内容占了很大一部分,同篇中又说:“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关于这一点,《学而》篇中讲得更明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弟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说话要谨慎、诚实,广泛地友爱大众,亲近仁德之人,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这就是今天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的渊源。

(二)体现学以致用。

除了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外,孔子也不忽视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他将这三方面看成是社会需要、人格形成、素质提高的有机统一体。为更好地配合和满足教学需要,明确体现“学以致用”的主导思想,孔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据记载,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编成现存的三百零五篇,况且“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还对《礼》、《乐》、《易》、《春秋》等文献进行过整理和阐释。这表明,孔子十分重视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受多方面的锻炼,与商周时代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加丰富和充实,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贴切和紧密。

三、教学方法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学生掌握的程度。因此,他始终把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之上。

(一)师生平等,一视同仁。

孔子在教学中推行“仁者爱人”的基本思想,对每一位学生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他十分重视“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经常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与学生展开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他经常采用辩论的方式,开创平等自由的学术研讨环境,鼓励学生们对他的讲学提出疑问或不同意见,他认为在老师面前总是无违于师、唯唯诺诺是“愚”的表现,应当“当仁不让于师”。子路性格直率,言语鲁莽,甚至顶撞老师,孔子总是宽容他,原谅他。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师生之间相互切磋,感情亲密无间,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一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即是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想解决这一问题,弄懂其中的道理。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打开思路。“悱”即是学生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又比较模糊,不知道该怎样将其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时,老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懂概念,规范语言,将其顺利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能够“举一反三”,否则,就不要继续教他了。此外,孔子还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如此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得益于他掌握了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相矛盾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的经典概括。孔子非常注意观察学生,对所有学生可谓了如指掌,他曾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学生同样问孝、问仁、问政,他的回答往往因人而异,繁简不同。在子路与冉由探讨“闻斯行诸?”同样问题时,他的回答竟然迥然不同,他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原来是一位好勇斗狠的无业游民,见到孔子态度粗野,但孔子总是避其锋芒,谆谆诱导,以礼相待,宽大为怀,终使子路幡然悔悟,从师于他。可见,学生千差万别,教师应该胸中有数,既不能拾优弃劣,又不能良莠不分,最好是因材施教,统筹兼顾。

尽管孔子的教育教学理论中还有瑕疵,我们还是应当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子路孔子教学内容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