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思想下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2010-08-15 00:43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课程体系

王 薇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过程控制思想下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王 薇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针对成果控制的诟病,强调以过程控制的思想完成研究生的培养。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分别从课程体系设置、导师指导模式及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形成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路。

过程控制;研究生质量;课程体系;指导模式;培养模式

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招收11.05万人,2002年招收19.5万人,2006年招收40万人。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对于保障研究生的质量,大多从成果控制入手,如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满多少学分、发表多少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等,这种成果控制更类似于质量评估,由于缺乏培养过程的督导,在诸多的评估指标规定下,按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处理模式,还是比较普遍的存在研究生产品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呈现偏差的问题。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53名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研究生科学知识狭窄、科学意识模糊、科学精神淡薄、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行为[1]。高质量的研究生应该具备完备适时的知识结构、开阔的学术视野、良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素质不可能仅仅在发表论文数量等硬性指标的高压下获得,而在于培养单位要营造其便于获得这些素质的环境或者说建设便于其获得这些素质的培养过程。试想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如果其所要求学习的课程囿于某个学科范围,其所接触的学术讨论或研究课题只限于某个领域,他就很难获得解决问题的不同视角;而且无论对于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研究生,只知道埋头于研究而不了解研究对象,所作的研究终究也只是纸上谈兵。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如果在设置各个环节时均能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考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广的课程体系内完成课程学习,在开阔的学术范围内和在拓展的空间上交流和研究,必定对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本文试图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课程体系设置、指导方式及培养模式的选择入手,建设一个基于过程控制的适合传统工科研究生的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过程控制这一思路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概念。韦伯认为,工具理性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工具理性追求行为手段的效率,强调行为的效率。为了实现行为的效率,人们会考虑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对行为加以组织和控制,从而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关注的始终是行为手段是否最有效率,是否可以有效地达到期望的目标[2]。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分阶段或穿插完成以下基本内容:完成课程学习、参与实践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而论文的完成实际就是前两项工作成果的体现。基于此认识,我们认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关键行为:设置课程体系、导师指导及学生参与实践或研究。

一、调整课程设置,促进课程体系综合化

随着学科分化与综合趋势的日益加剧,研究生课程计划应该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综合设置,除了设置本学科的专业课程以外,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选修课程也应该进入新的课程体系。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大量的理工科课程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突出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美国研究生课程强调文理渗透,同时增设跨学科课程,如: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大学都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来设立和发展跨学科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这种做法不仅拓展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而且为研究生展开科研活动储备了丰富的知识。传统学科由于经过了比较长的发展时间,课程体系设置相对也比较稳定,而且由于传统沿袭下来的学科间的泾渭分明,这种设置方式渐渐表现出与现有的学科交叉趋势不相适应。而且随着该学科领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变革已有课程内容的需求。因此,过程控制的第一步应该是在对学科前沿比较深度的把握和对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弹性化和综合化。

二、改革指导模式,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指导老师的指导是过程控制中尤其要引起重视的一环。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不仅在于引领学术思维、参与课题研究,还在于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目前大多数课题都是导师领着学生完成,导师之间的互不相干造就了学生与其他老师之间甚至学生之间交流的欠缺,一定程度上了固定了学生的思维视角、限制了其学术视野。一些发达国家对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工作有详细的规定,而且还采取研究生导师集体指导制度,如英国就实行双(大、小)导师制,大、小导师通常有相同的研究课题和兴趣,共同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BellersonT, 199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里一方面是指在指导模式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是指要克服“文人相轻”的心理,不仅要鼓励学生走出导师的“自留地”,而且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领略不同的学术思想,实现学术优势互补,为研究生形成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三、改革培养模式,拓展研究生教育空间

学生的“走出去”还表现在教育空间的拓展,即在培养模式上走“校企结合”的道路,这一点对应用型研究生尤其重要。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张,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精英教育,而更趋向于大众教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应用型人才,即将来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现场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如果在培养计划中能够规划一部分时间让其直接进入企业从事研究工作,就能很好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学了的用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等困扰。德、法等一些欧洲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体制上实行以大学为主、政府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机制,科研机构往往通过与大学的密切合作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大学也通过广泛参与科研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校所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而美国、英国等国家则更侧重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协作的教育模式,即研究生在修完了规定的基础课后,直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由企业指派导师辅导论文。在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其特殊的形成背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唯一一所大学),自建校以来在中科院的领导下积极探索“两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2003年以来,科大先后与中科院的12个分院和11个研究院所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招生、培养、导师互聘等工作[3]。传统工科院校由于多年的人才培养工作而与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如何利用这种基础为研究生培养服务是目前值得积极探索的问题。把握好这个环节就能在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各方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呼声。

综上所述,过程控制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课程体系设置、师生互动关系和培养模式等关键环节。本文仅将以上关键环节作为主要节点搭建基于过程控制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框架,而将其落实到可操作层面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1]胡登全,邓倩.我国研究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19-22.

[2]刘雄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效益与公平[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38-40.

[3]装旭,张少华,张淑林,等.基于“校所结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20-24.

2010-05-07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2008)

王薇(1969-),女,湖南醴陵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课程体系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V eraW an g
导师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爱情导师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