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军生,王洪义
(焦作卫生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1)
落实科学发展观 谋求学生就业工作新突破
沈军生,王洪义
(焦作卫生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1)
科学发展观;学生就业工作;市场需求;就业体系
多年来,焦作卫生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坚持在就业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招生、培养、就业和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校坚持从社会实际出发,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学生。一是调整专业设置。在做好就业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把握市场信息,在做强护理专业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新专业。如近几年开设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新专业,停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二是调整课程设置。为满足学生的就业求职需求和健康成长需求,新开设了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护理实训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三是调整课程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当压缩了理论课内容,删减偏难、偏深且在临床工作中很少涉及的内容,增加了实践课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加强校内实践训练。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专业课程,在不同学期设置了不同的训练项目。如护理专业在第一学期进行文明礼仪训练,第二学期进行护理单项技能训练,第三学期进行护理综合技能训练,第四学期进行护理情景剧综合训练等。
(2)注重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焦作市、郑州市、洛阳市、济源市等多家三甲级医院和二甲级医院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第三学年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教师直接带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本领。同时学校还与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医疗机构和美容机构加强合作,使学生可带薪实习,直接就业。
(3)考取多种资格证书。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是劳动资格技能鉴定中心这项优势,每年积极开展对校内外学生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包括美容师、保健按摩师、眼镜定配工、眼镜验光员、计算机操作员、养老护理员、足疗师等,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几年来,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进行几次调整的基础上,于2006年成立了实习就业处,使职责更加明确,工作更加顺畅,为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学校注重对就业工作的研究,经常为就业工作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并纳入目标管理,形成了校长、主管校长、就业处主任、班主任等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就业体系。
就业率是学校办学的关键,只有解决了“出口畅”的问题,才能实现“进口旺”。学校将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设定在95%以上,通过全员参与、广开就业渠道等手段,2008年以来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超额完成了设定目标。2008年学校共有毕业生913人,推荐就业886人,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7.04%;2009年学校共有毕业生973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截至2009年10月,已就业948人,就业率达97.43%。
学校注重市场调研工作,主动到用人单位考察、了解,听取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了解其今后的用人意向和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平台,坚持每个月都在网上公布相关就业信息,在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等方面及时为毕业生服务,为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政策、技巧、机会等方面的信息支持。
学校注重与长期合作的多家企业之间的沟通,保证其优先挑选,为其优先输送,建立了互信友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学校注重对省外就业市场的开发,已在广东的深圳北大医院、东莞市各相关医院、上海的文峰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和就业基地,扎实开展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渠道。目前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良好,个别学生已走上了管理岗位。学校坚持开辟省外就业市场与拓宽省内就业市场相结合的原则,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市一院、郑州市五院、洛阳钢厂医院、济源市人民医院、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市二院、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等多家医院成功合作,为毕业生提供了稳固、可靠的实习就业基地。
G40-03
A
1671-1246(2010)14-0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