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传璋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
郑传璋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究其根源,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金融监管不力的合力共同造成的。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日益全球化,金融市场相互开放、相互关联中当然也不能幸免。然而我们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应坚持独立自主,防止外部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结合国内的发展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启示;科学发展观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着由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并迅速在全球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领域,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力度之强,是自20世纪30年代那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以来历史所罕见。
回顾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出,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美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不力和过度的金融产品创新。
自2001年“9·11”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之后,美联储为应对经济疲软而放宽了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从2001年3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联邦储备利率从6.5%降到1%,创历史最低纪录。[1]由于过低的利率降低了借贷资本的成本,形成了房价持续上升的良好预期,大量的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大量的美国民众进入房地产市场贷款购房。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的文化理念,致使除了有稳定收入的一般民众去争相购房外,那些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和收入较低的人群也加入到了购房大军中。而这部分人群的购房资金绝大部分是借助于银行信贷而且信用等级较低,因此称之为次级住房低押贷款,简称次贷。在这种购房热的推动下,从2002年到2006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价节节攀升,次贷规模不断膨胀,总额达1.5万亿美元[2]。
在房地产市场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泡沫经济越来越大,通胀压力日益增加,美联储又被迫开始加息。从2004年到2006年短短两年内连续加息17次。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房地产市场开始逆转,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越来越重。次贷人群又首当其冲,无力按期还本付息,违约比例不断增加。此外,由于此时的高利率低房价与购房时的低利率高房价形成剪刀差,导致一部分现房价格低于银行贷款的现象,从而使这部分人拒绝还贷。在这种泡沫经济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坏账和损失越来越大,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在次贷危机出现后,美联储和西方主要国家的银行随即开始向市场多次注入资金和降息,但由于次贷规模巨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根深蒂固并未能阻止次贷危机的进一步蔓延。长期以来,金融创新曾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显著优势,而住房抵押次贷证券化一度被认为是美国金融系统最重要的、最成功的金融创新产品,也正是次贷的金融创新几乎导致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把次贷这种金融衍生品无限地放大,使其失去了应有的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由于美联储的监管不到位,这种金融创新被投机行为一波一波推向高峰,越吹越大,越变越复杂,并日益与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相脱离,似乎只要倒腾那些五花八门的的证券,就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以至于次贷被放大成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而且这些金融衍生品之间相互关联,但共同的基础是次贷。最终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贷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债券市场轰然倒塌。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之一以及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货币中的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各国的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产生连锁效应,并迅速向全球金融体系蔓延,最终形成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GDP增长率超过了10%,而CPI水平和通胀率均低于3%。2008年,我国的GDP总量已上升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接近15%。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融入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世界各国的经济出现放缓、停滞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投资限制和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上升,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作为“世界工厂”,是制造业大国,外贸依存度很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就在所难免。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64.8%,在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在GDP中的份额接近20%,而且出口产品的主要市场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居民消费需求急剧减少,进口需求萎缩,进而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受限和减少。
外部需求的减少,首先冲击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以及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部分外向型企业和外贸产品加工型企业。由于来自欧美的外部订单的锐减、利润的下降,部分以外贸加工和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陷入减产、限产、停产或者外迁,甚至倒闭的境地。更有不负责任的部分外资老板卷款外逃,一走了之。大批农民工人失业返乡,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以服装出口为例,2008年秋季广交会上,我国参会的服装企业出口签约下降了37%,订单减少了60亿件。其中,广东省GDP增长从14. 7%降至10.07%,跌至5年的最低点,而在江苏、浙江等地也出现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进出口放缓现象,江苏省上半年7000多家企业亏损面达16%,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一个百分点,主要亏损企业集中于纺织、服装等行业。[3]2008年11月,我国外贸单月出口出现7年来首次负增长, 11、12月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了2.2%和2.8%。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出口行业逐渐向其他行业,从沿海向内陆,从中小企业到大型企业延伸。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深。伴随着出口的下降,为出口行业提供原材料的上游产品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经济效益下滑,产能出现过剩。2008年下半年之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逐月回落,发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等指标也出现了多年来未有的负增长,能源、钢材、水泥、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下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GDP增速明显下降,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10.6%下降到第四季度的6.8%,成为近年来单季度增幅最低的季度。经济增长幅度下滑过快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如何保证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济的平稳增长已是当务之急。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当机立断、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出台了从2009年起两年内增加投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公共支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来拉动国内需求,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大力推动和社会各方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我国经济很快企稳回升,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那么从这场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追逐利润的动机,使资本主义经济总也逃不脱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的怪圈。回顾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论是长期的大周期理论,还是短期的小周期理论都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尤其是在高科技应用更为广泛的现代化生产条件下更为突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和局部的调整只能缓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延长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来调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但实践表明,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属性的体现。
其次,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再到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各国金融市场不同程度开放,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背景下,处理好金融自由化和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对金融市场疏于监管,致使一些金融机构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却把巨大的风险留给了世界,最后以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因此,在深刻的教训面前,我们应加强金融监管,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金融产品与金融衍生品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金融创新应把握在合理的限度内,防止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既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又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要处理好金融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稳妥地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金融发展之路。
第三,这次金融危机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的道德体系的弊端。我们在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同时,更要防范资本主义国家的风险转移。资国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追求高额利润和垄断利润是其根本目标。面对这场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试图通过种种方式把危机造成的风险转嫁于他人,使自己的利益损失最小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这种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外贸顺差较大,到200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而在这些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仅购买的美国国债就达7000多亿。美国当局对外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人民币升值,制造贸易磨擦和贸易壁垒,对内实行美元贬值政策,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双重标准,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唯利是图、贪婪及道德沦丧的本性。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国内国际新形势的发展,虽然在统治方式、管理社会事务、缓和阶级矛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传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现代版,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同时也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规律的正确性,也更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仅使发达国家深陷其中、处境艰难,而且连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然而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举步维艰和面临的重重困难相比,我国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一些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信贷危机和信任危机困扰的国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近年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面对21世纪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的改革开放处于历史的新时期、新起点的关键时期,针对国内外的发展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的改革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基本共识,越来越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近年来,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能源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取得有效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的良好局面。这场金融危机好似一块“试金石”,检验了我国这些年来科学发展的成效。在事实面前,我们有理由说,科学发展观经得起这场金融危机的考验,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基本是成功的,富有成效的。
诚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们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出口行业、外向型企业和南方沿海城市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出口连续下降,部分外向型企业和外贸加工型企业破产倒闭,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经济增长大幅度放缓。表面上看,好像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但仔细分析,根源在于这些年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不够深入,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而造成的必然现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在我们的GDP份额中,外贸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外贸依存度高达60%,一些沿海城市甚至高达100%,这也充分暴露了我们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依然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需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检验我们的工作是否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措施得当,也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契机。应对这场危机,从短期看,是把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长期来看,则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推动科学发展观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今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面对危机,科学发展观不仅不能受阻、放缓,更应该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当前我国推行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达成的合作协议,既是应对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暂时之举,也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
[1]郎咸平.谁也逃不掉的金融危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2]田园.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3]任学安.经济热点面对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责任编辑:周占文]
How to Regar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ZHENGChuan-zhang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89,China)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American loan crisis,spread and the world quickly,in resulted in the serious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conomy.It is foundamently caused by capitalist system and ineffective finance regulation under the lately economic situation.China as a big developing country,at economy increasingly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market opened up and connection mutually,also can’t escape by luck.However,what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we can get from thi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We should see clearly that the capitalism essence did not change.We even should maintain independence and keep the initiative at the time of reforming and openning up,so that preventing from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s economy upon our country.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countries,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is not only that we should adopt the correct plan to deal with thi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but also that it is a strategic choice maintainingour country economic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healthily for a long perio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influence;enlightenment;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F832.59
A
1671-5977(2010)02-0062-04
2010-04-20
郑传璋(1973-),男,河南新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