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滢瑜
随着社会因素的增加,择期剖宫产率随之增高,在剖宫产术中,当胎头高浮、胎头深嵌、麻醉效果欠佳,切口过小时徒手取胎头较困难。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剖宫产术中及时应用单叶产钳助娩效果良好,成功地解决了取头困难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初产妇单胎子宫下段剖宫产3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子宫下段剖宫产胎头高浮、胎头深嵌、麻醉效果不佳、切口过小时直接用单叶产钳助娩胎头的病例150例;对照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徒手助娩胎头的病例150例。孕妇年年龄20~42岁,平均26.8岁,孕周35 ~43 周,平均39 周,新生儿体重2.4 ~4.6kg,平均3.35 kg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等。
1.2 方法
1.2.1 观察组单叶产钳的使用方法 剖宫产时均取子宫下段横切口。切开子宫吸尽羊水后,胎头深嵌骨盆时先由助手上推胎肩使胎头松动后上产钳,使胎头松动,然后自子宫切口正中将单叶产钳插入胎头与宫壁之间并滑动至胎头下方,向上撬出胎头至胎耳位于子宫切口水平时,改由术者徒手转胎头,尽量由最小径线娩出。胎头高浮时,助手腹部按压宫底,使胎头下降至切口水平以下(胎耳水平正好在子宫切口位置),之后,术者握持左叶产钳,钳叶弯侧朝向产妇背侧,插入胎头与宫壁之间,滑动至胎头下方,助手继续按压宫底,术者向上及母体侧提拉产钳,利用杠杆作用轻轻将胎头撬出切口。取胎时间 <90s,平均 45.02s。
1.2.2 对照组 徒手助娩胎头,胎头高浮时多次加压腹压,胎头深入者多由助手自阴道上推抬头后取出。切口小、麻醉差者多用剪断双侧腹直肌及扩大腹部切口的方法后才助娩胎头,娩头失败改产钳助娩。取胎时间<110s,平均63.3s。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观察组单叶产钳助娩均成功。取胎时间<90S,平均45.02s。对照组:取胎时间<110s,平均63.3s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并发症:观察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发生率12.3%;对照组新生儿窒息11例,窒息发生率12.3%;观组察组新生儿损伤15例,其中头面部瘀血8例,头皮血肿5例,新生儿损伤发生率10.9%。对照组新生儿损伤15例,其中头面部瘀血8例,头皮血肿5例,新生儿损伤发生率10.9%。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妇并发症:观察组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35例(25.4%),其中产后出血2例,子宫下段切口延伸11例,膀胱损伤1o例(单纯血尿9例,膀胱后壁血肿1例),术后产褥热7例,腹部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7例。对照组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35例(25.4%),其中产后出血5例,子宫下段切口延伸11例,膀胱损伤1o例(单纯血尿9例,膀胱后壁血肿1例),术后产褥热7例,腹部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7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
3.1 剖宫产术中胎儿的娩出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往往因娩头困难,延长了胎儿娩出时间,对胎儿造成较大损伤如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撕裂致大出血、损伤周围脏器等。手娩胎头时手占据面积较大,易使胎头受压,特别是胎头深嵌盆腔或胎头高浮滑脱,反复进宫腔捞取胎头时会加重胎儿宫内缺氧,出现新生儿窒息,还易发生子宫切口撕裂、子宫动静脉损伤、膀胱损伤等。单叶小产钳柄短、钳叶薄,占据面积小,仅有头弯,使用轻巧灵活,增加了娩头力距,扩大了胎头的娩出空间,缩短了娩头时间。不易造成子宫切口的撕裂及新生儿窒息和产伤。
3.2 为了避免剖宫产术中娩胎困难,施术者术前对胎儿大小、麻醉效果、胎头高低等均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并备妥相应的助产器械,估计徒手娩出胎头困难,应果断及时应用产钳,安全娩出胎儿,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剖宫产术中及时采用单叶小产钳助娩胎头,可避免手娩胎头困难再临时改用其他取头方式,而口不够大时,胎头高浮娩头更为困难。而徒手取胎头所需时间较长,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采用产钳助娩胎头,可使娩出胎头时间缩短,保证了母儿安全,降低了手术风险,可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另外,使用产钳助娩胎头产时出血少,子宫缩复好,可提高剖宫产质量,为产妇术后康复创造良性基础;应用产钳娩出胎头,如手术切口小也不需扩大切口及剪断腹直肌,使得切口疤痕美观术后腹痛减轻。
总之,单叶产钳术因其安全、快捷、方便、简单和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应用恰当可使母婴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提高产科质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