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长期的预防接种实践经验证明,目前所用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造成预防接种后出现一些与接种疫苗有关或无关的反应不可避免。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现介绍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1 一般反应
1.1.1 局部反应 一般在接种24 h左右接种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现象。按红晕或浸润大小分为:弱反应(直径≤2.5cm),中反应(直径2.6~5cm)和强反应(直径≥5cm)。强烈反应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比如,百白破三联针接种后,大约有5%~10%的小儿在注射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硬块或疼痛。
1.1.2 全身反应 主要为发热,一般是低热,严重者可以超过38.5℃,同时还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比如:接种麻疹疫苗后,也有5% ~15%的小儿在接种第6天开始持续5 d高热,约有3%的小儿发生一过性皮疹,应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鉴别。
1.2 异常反应
1.2.1 非特异性反应 继发感染、无菌性脓肿等。
1.2.2 精神性反应 晕厥等,常与患者精神因素、身体素质有关。可以发生在接种过程当中或注射后数分钟,一般短时间可以恢复。
1.2.3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较多的一类,多见于有过敏史的人。常见有各种类型的皮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少见的有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2.1 一般不良反应的处理
2.1.1 局部反应的处理 接种后局部反应要比全身反应多见,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经过适当休息,就可恢复正常。轻症者多为接种疫苗24 h后,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出现以上局部反应要对反应部位用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 min,可助消肿,减轻疼痛。局部反应重症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首先是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现象,并逐渐扩大,皮肤发亮、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给予激素类药物,抗过敏治疗。
2.1.2 全身性反应 有些儿童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或几天内会出现全身性反应,多为发热、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可根据症状对症处理,如口服扑热息痛,成人0.5 g,儿童10mg/kg~15mg/kg,3次/d;恶心、呕吐者给予维生素B6,腹痛者服颠茄片;有少数儿童可出现全身性皮疹,皮疹临床表现多样化,但以荨麻疹最为常见,可服用扑尔敏或用苯海拉明针剂等。
2.2 异常不良反应的处理
2.2.1 抢救原则 早期就地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而有效的药物。应立即停用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1%肾上腺素0.3~0.5ml);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通知医师。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措施 为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和量,我们建立、健全了组织和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及时了解接种儿童疫苗接种后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指导不良反应的处理,一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 做好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接种效果 计划免疫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和合作。取得居委会、办事处、幼儿园、学校等部门合作都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向家长发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从整体上提高各层次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水平,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更深层次的开展。
3.3 提高计划免疫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及操作技术 从事预防接种的护士必须掌握每种疫苗的性质、保存(储存于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接种对象、部位、剂量、方法以及禁忌证。熟练掌握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到“三查七对”,要求护士在接种过程中做到精神集中,认真细致核对后方可进行接种,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