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云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2)
柳州市职业教育和工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廖彩云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2)
柳州市职业教育和工业发展之间通过“订单培训”、“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柳州;职业教育;工业发展;良性互动;订单培训;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强调:“各职业院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课程结构调整、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职业院校要积极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员工培训、生产技术和科技咨询服务等,并将积累的经验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建立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进修制度。”这为柳州市职业教育和工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订单培训立足于满足企业短期的人才需求和阶段性的人才需求,偏重浅层次的专业对口、数量满足的校企合作方式。
柳州市交通学校每年在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50名,组成“公交公司班”,采用专门的教学管理及技能训练模式,为柳州市公交公司培养专业维修工人,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公司就业。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是铁道部车务站段长培训基地、车队长(列车长)客运培训中心、柳州铁路局运输系统职工培训基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企业500强的柳州钢铁 (集团)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大企业合作办学,先后开设以企业名称命名、校企联合办学的“柳钢班”、“柳工班”、“柳州五菱班”等,按照企业的要求开展人才培养。
订单培训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能够适应企业生产岗位需求现状,而企业则可以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企业培训工作服务,进而分散自己繁重的培训任务。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先后引入柳州市明实汽车修理厂、柳州市雅市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桂中海讯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到该院开展合作教学。该院为企业提供生产场地等优惠条件,企业为该院提供技术、设备和实训教师,初步建立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了“学院里面有企业,车间里面有教室”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广西提出“产学合作,以产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该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成功,现已进一步发展为“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1)该院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成立了有企业行业专家参加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与企业实际工作“零距离”的课程体系。(2)企业人以真实的“柳职院人”身份参与人才培养,专业教师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能工巧匠;教师以“企业人”身份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校企合作共同改革教学方法,确定与企业工作内容和实践考核“零距离”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零距离”人才培养。如柳州电信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该院捐赠了一批教学设备,价值达300多万元;桂中海迅物流公司、广东嘉泰模具公司、柳州市明实汽车修理厂、柳州市视联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该院提供技术、设备和实训教师,该院为企业提供生产场地等优惠条件。校企双方的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保证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该院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利用该院的师资力量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业务,将学生的生产性实践融入柳州市工业生产链,实际参与了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实现了“产学结合,以产促学”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赢,真正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同时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该院机电工程系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承接生产加工业务,2002~2006年共实现产值7100万元,利润685万元。被誉为“中国装载机行业排头兵”的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平均每生产一台装载机就有一件轮毂是从该院实训基地加工生产出来的。
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把产品放在学校生产、加工,把员工放在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 4月27日,“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成立仪式在广西工学院举行。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围绕柳州市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和其他工业产业的共性技术研发需求,充分发挥广西工学院的学科、人才与科研优势,以广西工学院为平台,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达到提高柳州市中小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生命力的目的。中心以服务柳州市中小企业为宗旨,紧密联系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广大企业,集成各方科技资源优势,更好地实现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与柳州市超顺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市金百汇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分别签订了“大型钣金覆盖件与安全保护件精密模具的设计与开发”、“柳钢棒线厂中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激光陶瓷合金化性能测试及工艺优化”、“载货车车架结构计算、试验”、“多功能预应力试验系统”等第一批合作项目。
2008年9月8日,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美容实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绿岛汽车快修美容中心开业仪式隆重举行。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耐力工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柳州市绿岛汽车快修美容中心,是学院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广西耐力工贸有限公司热心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学院利用这一发展平台,可以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和广西耐力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柳州市绿岛汽车快修美容中心,直接与市场对接,更加拓宽了联合办学的空间,深化了联合办学的层次,提高了联合办学的水平。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增强高职教育办学活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一直以来,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近年来,学院面向市场,与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与50多家企业成立“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促进会”,与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成立校企联盟,与思科公司合作成立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思科网络学院等。
“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够把学校的科技成果、技术力量和创新人才等科技资源与企业优势有机融合起来,进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且将有效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最终形成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企业的竞争在形式上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能型人才是靠职业教育培养的,没有发达的职业教育,企业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也就不可能实现大发展。柳州职业教育和工业发展之间通过“订单培训”、“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也为柳州打造工业名城奠定了基础。
[1]从“订单教育”到“工学结合”[EB/OL].(2008-10-13).http: //www.zhjjjw.cn/jiao gushiping/200810/13-35.htm l.
[2]袁德铭.“产学研又结新果,柳运院汽车快修美容中心隆重开业”[EB/OL].(2008-09-09)http://www.doule.net/Article/tbbd/ 200809/50878.htm l.
[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OL].(2007-08-15).www.baidu.com.
G710
A
1672-5727(2010)06-0132-02
廖彩云(1972—),女,广西全州人,广西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