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
(作者为珠三角地产网主编)
从2008年3月11日起,我国国务院机构中不再设置建设部,其被重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替代,其目的是为推动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加强城乡建设统筹。可以这样理解:借大部制之改革,建设部被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那么两年之后,大家质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老百姓所关心的房价下降了吗?简单回顾便可知晓,其结果自然是上涨不少。单说一个城市——深圳,仅2009年一年的时间里,房价就翻倍了。
众所周知:过去建设部只重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和配套以管建设为主,往往忽略了区域和公共的科学统筹和协调;住房建设只重规模和数量的比例,往往忽略了城市和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现在要以住房保障为主。也就是说,过去那种按照计划经济方式来建设的,在我国施行大部制的市场环境下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增加了以住房保障为主的一些安排,所以说新成立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职能扩大了。通过此次改革,更加准确和明显地强调了未来楼市调控的思路,即增强住房保障功能,并把“住房”放在第一位。
此外,加进了城乡这样的字眼,说明以后建设部要把重视农村建设、农村规划,甚至农村设施的发展也纳入进管辖范围。从理论上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保障性住房方面,使得权力更加集中,从资金、土地、政策上可协调的范围更大。
但是一直以来住房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统筹城乡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因此组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其主要职责是,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统筹城乡规划管理,指导全国住宅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监督管理建筑市场、建筑安全和房地产市场等。所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职责可谓明确,即主管城乡建设和发展中的住房工作。不过看似太少了,只有盖房子一件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根到底是大部制改革的产物。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其远景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即所谓的一步到位。
不过,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看,有关“房子”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想解决好房子问题,仅仅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按部就班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切入点。
假如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低价商品房,无异于缘木求鱼。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职责而言,关于房价的涨跌却不是其职责。也就是说:建设部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取代并强调“住房”职能,但住房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而房价问题则是一个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价格问题,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千万不要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房价联系在一起,在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过程中,该部门的工作重点还是政策性住房,体现住房的公共职能,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不过,笔者认为假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把主要职责和工作重心明确放在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上,这就可以有效市场分流必然可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想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名称中“住房”二字应该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其实就是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庄严承诺,这其实就是政府在向大家表明决心:一定要把房子的事情办好。但是现实中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时却留下权力寻租空间,目前不止一个城市中出现权力寻租的警钟鸣奏。前段时间被媒体曝光的某经济适用房的车库里停放着奥迪和宝马,即是无言的提醒。
其实在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就需要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无偿提供,或许如果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加上“土地”就更有保障了,不是“土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能表明政府的决心吗?可惜,没有看到“土地”两个字,也许在此博弈之中另有什么难言之隐?虽说国务院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其目的就是要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统筹。但是即使搞不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负不了全责。因为住房保障包括土地供应和市场调节两个部分,最主要看土地谁管。
如今,房子确实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责任确实是光荣和艰巨的。然而,无法回避土地是一个比房子更大的问题。中国房地产业走至当前,各方无不疲态尽显:政府深感压力,行业屡遭新政整顿,民生抱怨充斥。在更多的时候,三方还互相指责,为整个市场增添了几分热闹与嘈杂。 如今的房地产业正如一个三根线头纠缠的死结,单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解救行动,只能徒增烦扰。
所以在宏观政策调控时,房价亦可以在理性中上扬。因此,笔者窃以为过往数年楼市混乱,地产业之所以周期性遭遇“空调”的局面,正是民众、开发商、政府三方的博弈在错误的逻辑下最终变为博傻的正常后果,只有改变互相粗暴对待的逻辑,才有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