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希望在网络的海洋中流淌——《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2010-08-15 00:51庞琦
中小学电教 2010年1期

☆庞琦

(漯河市实验小学,河南漯河 462000)

让希望在网络的海洋中流淌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庞琦

(漯河市实验小学,河南漯河 462000)

一、教材简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该文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与此同时,也显现出了它的弊端——信息量少,学生感觉海洋还是离自己很遥远。鉴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产生了这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网络课堂教学。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介绍了海洋的知识,描绘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所以,借助网络再现课文内容,充实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加深对海洋的了解,在课文的朗读和网络的学习中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激发孩子们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热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依托网络媒体充实内容、再现情境,就能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的网络教学网站。网站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首页上,我把它大致分列为七大板块:课文学习、作者简介、生字检测、语言训练、作业自选、课外知识、我要留言。同时我还设计了最新热门图片、最新推荐、最新热门文章等栏目,并且推荐了好几个关于海洋的相关网站链接。此外,我还开辟了“网上论坛”、“请你留言”栏目,为学生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提供了保障。

三、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写作方法。但作为我们北方学生,对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对生活关注不够,因此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环境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将网络作为获取资料、自主探究的工具,采用“研究性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及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在深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环境,激趣导入

(1)课前游戏:大家比赛背诵含有“海”字的古诗句,比比谁背得多。

(2)板书“海洋”。

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回答。

师:(出示视频,配乐描述)海洋像一匹看不见尽头的蔚蓝色的绸缎,她博大而深邃,遥远而亲近、多情而温柔;她多么像一位温情的母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产。瞧!各种各样的鱼儿在她的怀抱中畅游嬉戏,各种海星、水母、贝类、珊瑚点缀其间……如果你来到外太空你会发现地球更像一个蓝色的水球,海水澎湃、波澜壮阔,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交相辉映。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她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在21世纪的今天,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又将是怎样的呢?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所以每个字都要读得实在,让人明白,尤其是题目更要读得实实在在。再齐声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自主检测

1.学生自我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不知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我想考考大家,请大家打开网络课件上“生字词”这个栏目,检查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吧。

学生打开《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专题学习网站,在“生字词”这个栏目内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计算机会对学生的预习结果给一个评价。

师:大家的字词掌握得相当好,这些字、词、句都回到了文中,你还能正确读出感情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对于学生自学效果的检测,网络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真正达到了学生人人测试、有针对性地检测,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起了强化作用。)

(三)问题创设——自主探究

学生默读全文。

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师:作者抓住了几个方面来写?都介绍了关于海洋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你能抓住关键词语简要地概括出来吗?

生汇报,师总结:关系密切 开发利用 保护珍惜

课件出示“千百年来,人们 _____ 海洋,又 _____ 海洋。在 _____ 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 ____”

师:这道题谁会填?

生: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师:齐读这句话,说一说看到这句话,你会想到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人们既热爱又敬畏海洋,这不矛盾吗?

生:海洋的喜怒无常表现在哪里?

生:为什么人们对海洋“望洋兴叹”呢?

师:读出理解是收获,读出问题也是收获,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读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你是否能找到答案?

学生读完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生: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为人类提供了很多能源,所以人们热爱海洋。

生:我知道,海洋发起脾气来能够无情地掀翻船只、摧毁房屋,所以人们敬畏海洋。

生:我知道“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来历,他出自《庄子·秋水》是讲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水势之大,竟漫过了黄河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涨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为天下美景已尽收自己的流域。河神洋洋得意顺流东下,到达北海。朝东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见边际,这使他顿时大吃一惊,一扫洋洋自得的神情。他眺望无边的海神,不禁大发感慨:俗话说得真是好,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认为自己高明。这说的正是我这类的人啊!”

师:谢谢你为大家带来了这么精彩的故事,那么大家说说在这里“望洋兴叹”该如何理解,还是成语的本意吗?

生:这里指人们对海洋的喜怒无常无可奈何。

师:你能试着读出海洋的喜怒无常来吗。

生自由练读

(抓住1-3自然段的中心句,让孩子们反复朗读这句话,自主思考由这句话想到了哪些问题,并且自己读文从文中找到答案,配合网络课件上提供的资料,学生自己不但弄明白了答案,还了解了“望洋兴叹”的出处、本意以及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这种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解决的学习模式不是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吗?)

(四)分享体验——交流提高

师:面对着海洋,人们是否真的“望洋兴叹”、“束手无策”了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

生: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师:你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句话既是一个过渡句,又是一个总起句,是下文的总领。

师:那么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洋的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谁愿意写在黑板上呢?

生板书:矿产丰富 提供食物 海水发电 海水淡化 建设海底城市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借助网站上提供的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自学(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寻找学习伙伴合作学习)。

学生打开相应的网页,借助提供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自学了“矿产丰富”,我想读给大家听“目前……大显神威”。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豪、高兴。

师:能自豪地读一读吗?

生朗读,师指导

师: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播放视频)。

师:你还自学到了什么?

生:我了解到,世界人口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不过越来越多的海洋食物上了人们的餐桌,像海鱼、海虾等为人们提供了高蛋白的食物。

生:潮汐可以发电,给人类提供无穷无尽和价格低廉的电力资源。

生:陆地水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水荒问题。

师: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了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给足自学的时间,让孩子们利用网络提供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一个人静静思考,也可以小组合作交流。通过汇报的方式交流所学成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充满希望——升华情感

师:海洋能为人类提供这么多丰富的资源,面对今天的海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请打开“留言板”在“留言板”上留言,写下自己的感受吧。

学生留言。

网上交流评价。

师:同学们,海洋是蓝色的宝库,开发海洋是一场蓝色的革命,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在开发利用的同时积极地保护、珍惜她,感谢她为我们做出的一切,因为(再次齐读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沉浸在海洋独特的魅力里,此刻孩子们一定有话要说,而“留言板”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倾诉的平台,通过思维的碰撞学生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人类要想开发和利用海洋,就必须保护和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从而达到对课文中心的深化和突破。)

[编辑:刘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