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文涛 张新明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随着教育部2000年和2003年分别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领域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已有200多套。事物总在矛盾中发展的,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各种教材的范围不同、内容不一、难易程度更是不相同等等。为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编写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国家部门领导,各省教育机构负责组织的设计编写,也叫“一纲多本”的模式。这种模式编写的教材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权威性。但是存在针对性不够的问题,难以做到对全国各地区面面俱到。另外一种就是各地区甚至各校根据各自的情况针对性地设计编写的教材,也就形成了“多纲多本”的编写模式。这些教材虽然比较有针对性,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是往往很难保证教材的高质量与学习总体目标的培养。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设计方面已有一定的特点。基于“任务驱动”的教材内容设计已成为主流。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就是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最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1]例如:教材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学习,每个主题活动中又有相应的“活动分析”、“活动过程”、“活动评价”三个环节。“活动分析”通过对每个活动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活动实施的阶段方案,如何展开等等;“活动过程”部分由不同的学习形式展开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活动评价”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在每个主题活动之后还会有一个“知识结构图”,在完成主题活动的学习之后,各个活动步骤中的零散知识可以通过“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有条理的组织好,形成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另外,目前各个信息技术教材一般会有配套的光盘,可以提供学习所需的学习素材、教学资源、模拟练习等等,供学生上课和回家后使用。
信息技术教材针对学生差异性的“零起点”与“非零起点”设计。由于各方面因素而导致的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差异,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达到学生学习知识不重复、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好地学习等目标,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进行了“零起点”与“非零起点”的设计,设计出弹性的课程内容,采取分层次要求、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凡事过犹不及”,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如此,也必然产生相应的一些问题:
其一,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严重。信息技术教材市场繁荣,各省市各地区均有各自的教材,随之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材的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实施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限制教材流通。他们通过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行推广本地教材,限制外地、外省的优秀教材进入;二是采取考试方式来统一本地区的教材使用。名义上是让学校自主选择教材,甚至让教师自由选择教材,但评价标准在教研部门手中,考试的内容在教研部门指定的教材中。这实际上限制了教材的流通,其后果是优秀教材不能合理使用。要想实现教材的自由选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权的下放。要让地区、学校甚至是教师个人选择合适的教材,同时必须打开统一考试的枷锁。考试时不应以哪一本书的内容为蓝本,而应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根据选用教材的内容进行灵活的评价。[2]
其二,避免教材内容形式单一。教材不能一味的以“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为主,“任务驱动”是一种方法,“主题活动”是一种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教材,与教材配套的光盘以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源同样需要提高实际应用性,配合好教材的同步设计吸引学生兴趣。兴趣和应用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不用教材学会了用QQ、学会了自己上网下载歌曲,因为他们对这个感兴趣,这些对他有用。
其三,教材“零起点”问题亟待切实解决。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材的零起点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材需要真正地关注方法与过程,利用学生之间的交流。零起点学生与非零起点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产生一种交流。那么差异性就会小得多。二是避免重复教学,采取分层次要求、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在小学学过的内容到初高中仍然可以学习,只是在学习的深度以及应用的层次上有所提升。
各地区的中小学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地区特性,便于教师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教材。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同时,要依据教育部门的各项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可行的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教材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规范信息技术教材市场。
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符合其心理特征的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主动性、探究性、协作性特点的实践环境。由于在真实性“活动”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意识,加上任务本身的整体性、挑战性,因此,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荣誉,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内部动机;而活动具有的必要的复杂性,比起简化了的课堂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3]而且,这样的编排也能使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组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的学习上,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适用性主要指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广度要从现在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需求上着眼,一些操作的难度也要考虑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实用性体现在对内容的组织,特别是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的选取时,不能盲目跟潮流、频繁更新,要选择具有良好的知识迁移性和代表性的软件。当然,内容的选取还要体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努力涉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现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但是最核心的依然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迁移习得技能的能力。
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既是学习的内容,更是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转为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的教学。内容的设定要考虑以“培养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基本操作为切人点,在综合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逐步提高获取、表达、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材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知识,更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于信息技术之中始终体现人文精神的蕴涵,用信息技术中表达的艺术、文化和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信息时代的信息伦理与道德、虚拟世界的法制观念,将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信条。教材要重点加强对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引用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对错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关责任人受到的惩罚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也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需要相关专家的关注,更需要的是我们广大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需要他们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利用教材的同时,更多地发现教材中的问题,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应用性为主,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加实用性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争取把信息技术教材建设成为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
[1]郭芳.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2]武健.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5).
[3]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