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 李幼龙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论是企业管理界还是学术界对知识资本与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应用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我们把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混淆在了一起。导致在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过程中,企业往往注重竞争、注重市场、注重企业的价值,而忽视了企业内部能力的打造,从而使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管理、文化、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等多个要素中不可能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因此,笔者就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构建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企业核心能力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的价值观念,同时更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观念。当前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具备持久的竞争优势,而核心能力又是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因此企业核心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们的企业为了赢得更好的发展,只有深刻理解核心能力的特点与规律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核心能力的产生代表了一种企业发展的观点:企业的发展由自身所拥有的与众不同的资源决定,企业需要围绕这些资源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以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所谓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前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前线执行能力产生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会因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而发生改变。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整体资源,它涉及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文化和凝聚力等各方面,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
就目前我国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能力构建首先是要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管理,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促使企业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不难理解,企业核心能力从战略层面上来讲,首先,要有文化影响力,使企业的成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即:企业文化。同时还要通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来将企业能力转化成竞争优势,促进企业能力成为不可效仿的;其次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构建必须结合企业实践,以提升员工队伍、管理队伍的知识水平,提升资本质量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外在的资源与企业管理能力相互结合,将管理更加规范,规避管理刚性的同时,要注重企业的战略目标转移,不仅是要立足企业的发展层面,更要注重企业的竞争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评价;再次就是核心能力不等同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它们的评价方式不同。第二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才能使之相互适应、匹配。第三两者之间的耦合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成员学习与企业管理者决策的过程,这种管理惯性并不是单纯地来自企业的制度制约,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应该是企业管理的一种自觉性;最后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要依据企业的价值,来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则应该重视企业能力与企业资源的统筹与协调,通过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价值转换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构建是根据企业的资源要素所决定的,它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类型决定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结构。笔者经过调查,做了以下的探索与分析。
首先,由于企业管理者的水平与观念限制,企业核心能力并不能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部分,长期以来,企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企业的客观,同时又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样也就提出了企业能力是学习组织的成果,那么这种学习势必不可能直接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因此,这种学习或者说这种能力的打造在一定意义上不具备直观性,而这种作用也是间接的也就导致了企业管理者的疏忽与淡漠;其次,管理制度的刚性与现代企业管理精神相互不匹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劳动成果评价的不均衡,企业管理过程中过多依靠制度,而忽视了文化管理的作用,就直接导致文化力的缺失,如果一个企业缺少了文化力,那么它的产品价值,传播渠道包括服务手段、方式都不可能做到竞争的最佳态势;另外,就是企业价值。“企业能力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是取决于顾客,只有企业的某项能力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为顾客创造价值,而且顾客认同了这种价值,这种能力才有存在的意义,企业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由于企业缺少必要的价值观念,因此也就缺乏创造性,整体的管理水平欠缺直接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低下;还有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劳动评价方式落后,员工不可能发挥主动性,也就造成了企业管理过程中人才环境的缺陷,个体能力得不到良好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必然受到牵制;最后,就是企业目标因为不具备实现的能力,导致企业目标战略总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的整合、创新与扩张。
上述问题的形成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因素,也有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业内对能力作用认识不够,在竞争的同时并不注重学习,也就造成了缺乏创新能力,没有创新的竞争是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其次是企业群体缺乏价值观念,当然在这种缺乏价值观念,缺乏差异化竞争的经营环境中,企业的核心能力自然是不可能提升到战略层次的;企业内部的环境有来自企业的制度管理、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的学习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的效率不高等等因素所影响,企业核心能力上升到战略层面显然是不容易的。当然要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就要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使企业实现最终的目标。
“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不同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尽管其核心能力不同,但是每个企业都可能获得竞争优势”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核心能力战略。
竞争能力在客观上的演变过程是必然的,面对这种客观上不可逆转的过程,企业为保持核心竞争能力的领先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其主观方面努力。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意识是主观努力的重要方面。企业管理者要把核心能力的构建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通过组织学习,文化治理、软化制度,有效地为人力资本提供必要的适应环境,那么核心能力的成长是非常快的,也就是说这种治理或者软化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企业管理能力,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文化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中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减少,而且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少数几个关键能力大获成功,这种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就是核心能力。只有拥有了这种创新,或者说是不可仿效的技术能力,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才可能扩张,那么资源的利用度,品牌效果无形中就能通过核心技术能力的创新,实现企业的产业扩张。
“多元化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企业不断进入新的行业,整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的潜能,使企业的能力与所从事的经营业务活动相匹配,提高企业资源、能力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通过资源深化或是资源扩张的方式,促进企业能力不断提升和能力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动态的变化中使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以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企业成功进行多角化的重要战略资源,但一些成功企业通常是先集中发展其核心产品,直到企业在本行业中地位相对稳固,有明显竞争优势时才考虑从事多元化。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为了短期利润不断改变产品领域,什么赚钱干什么,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在主业尚未得到发展时便盲目实行多角化经营,从而形成企业资源分散,削弱了企业整体实力,阻碍了核心产品和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市场是产品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也只有在市场中企业竞争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企业要保稳定、求发展,必须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向规模要效益,向市场求发展,提高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只有规模扩大了,企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在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下实现管理能力的扩张。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具体方式或手段依据行业、发展阶段、竞争环境、企业内部资源及能力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各异”但本源只有一个——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虽然核心能力并非存在于单个人中,但核心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而人才则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因此企业核心能力对人才有高度的依赖性。目前,我国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是制约核心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积累和储备,对教育、培训和管理重视不够,对人才这一特殊资源的增值、保值意识薄弱,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葛洲坝集团公司目前虽然拥有一定的人才优势,但问题在于如何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意识。各级领导切实树立起了“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基本观念和工作习惯,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着眼,大胆地引进、吸收优秀人才,给他们搭起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既要引进人才,也能留住人才。同时还要通过发现、培养、利用人才等手段,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最终促进核心能力的资源更具有知本性与人本性。
[1]王锡秋.企业能力战略[M].东方出版社,2006.
[2]李鹏鸽.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多元化战略选择[D].北京工业大学,2006 .
[3]宋东林,马风光.浅谈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管理[J].软科学,2002,(05).
[4]康荣平,柯银斌.核心能力论在中国的应用[J].科研管理, 1999,(05).
[5]李顺才,周智皎,邹珊刚.企业核心能力:特征、构成及其发展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