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中拓展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8-15 00:51:36张继东
中小学电教 2010年9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 魏 星 张继东

(保定市电化教育馆,河北保定 071000)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中拓展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魏 星 张继东

(保定市电化教育馆,河北保定 07100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为此,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中需要教师精选与课文有比较价值的拓展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积极探究,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学生分析文章的水平,实现对文章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这些拓展材料包括:相同题材、不同题材,相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难度、不同难度等各类不同的文本。但是,由于教师的语文素养、教育技术素养的不足,导致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拓展材料整合有失偏颇,造成阅读教学低效甚至是负效,无法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

一、拓展材料存在的问题

1.拓展材料关联性不足

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阅读教学中拓展材料的艺术性而忽视与课文主旨的相关性。所选拓展材料的主题与所学课文的主旨相去甚远。这样的拓展阅读只会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没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如《斑羚飞渡》一文,文章本来是讲述老斑羚为了种群的延续毅然甘做天梯护送年幼斑羚安全跳到悬崖对面的悲情故事。但是有的教师却在拓展部分调用了大量的主题为“人与动物”的多媒体材料,以告诉学生不应该捕杀珍惜动物,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以此达到对文章主题的“深化”。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援引了黄继光、董存瑞为国献身的例子,强行对文章的主题“升华”。这些拓展都有些出“类”。阅读教学应该是立足文本、解读文本,进而超越文本。任何与文本无关的拓展只能是画蛇添足,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拓展材料语文性匮乏

语文课的教学往往要突出对“情”的体会、感悟和表达,一篇篇文质兼美、立意深刻的课文所表达的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发人深思的事件或是启迪心灵的哲理。为了实现与文本有效的情感共鸣,有些教师就把一些图文并貌、声话同步、多姿多彩等与本文有联系的多媒体材料堆砌在一起供学生欣赏以达到“入境入情”、“真实感悟”的效果。岂知这样做恰恰是南辕北辙。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具备语文性。具备语文性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进行推敲、对文本进行探究、对情感进行感悟,这样才能达到对语言的准确把握、文本的科学解读、对情感的真实体验。文学是用文本语言表达的抽象性的艺术。纯形式化、纯形象化的另类表达只会偏离语文教学的语文性。

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教师花了大量的精力下载或制作了“千手观音”舞蹈、残疾人在奥运会勇夺金牌等视频或动画,每个多媒体拓展材料都精心打造,十分“精致”,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多媒体拓展材料的泛化使用无疑会造成无关信息的干扰,原本有效、真实的语文课堂由于过多的多媒体材料的应用变得怪味十足,荒了自家地、种了别人田。

3.拓展材料探究性欠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网络资源共享,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可以实现实时与非实时的相互交流,观点在沟通中融合、认识在碰撞中深化、情感在协作中升华。在给学生提供了拓展阅读材料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就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探究挑战材料在写作方法、文章主题等方面的异同。拓展材料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更要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探求文章写作的真谛。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的限制,拓展材料在选择时务求精益求精,这样,学生、教师、文本间才可以实现真实的、有效的交流。

如在教学《玲玲的画》[2]时,教师提供的拓展阅读材料题材多样,有童话故事,有中外历史故事,有历史人物等。文章有《聪明的小羊》、《<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冰海脱险》、《寻马有术》、《田忌赛马》、《草船借箭》、《狮子和山羊》、《陈平过河》、《八戒智激猴王》等。大量的拓展阅读可谓五花八门,教师的初衷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但是这样多篇目的“个性化阅读”只会增强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学生对每篇文章只会走马观花,无暇顾及拓展材料的写作特点,更别提和同学、教师的交流了。最终的结果也只会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致真实的探究、交流流于形式、草草了事。

4.拓展材料针对性不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涵、感情、形象、语言的不同突出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某一方面,或注重感受文章、或注重理解文章、或注重欣赏文章、或注重评价文章。主题式的阅读教学可以将知识与技能专一化、过程与方法真实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化。拓展材料的主题性缺失只会导致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功利性和随意性。

如在《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单元教学中,教师在每节课都安排几篇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文章供学生赏析。但这样赏析目的都是千篇一律,即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认识“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没有引导学生对不同文章说明方法的精妙、词语运用的恰当、感情表达的得体进行主题性探究。导致“三维教学目标”的单一性、片面性,学生无法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解决策略

1.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师除了具备必须的语文素养、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外也需要具备适当的信息素养。教师某一素养的低下就会导致教学中某些方面的不足。拓展材料的关联性不足表现了教师语文素养的缺失,拓展材料的语文性匮乏体现了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拓展材料的针对性不强映射出教师教学设计的低效,拓展材料的探究性欠缺则反应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

为此,教师需要增强语文素养,正确解读文学作品;提高信息素养,科学获取和交流信息;转变教学理念,追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境界;创新教学设计,演绎精彩课堂。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要参照“木桶原理”,达到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避免顾此失彼。

2.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专题研讨

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以往,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研讨中研讨内容泛化,“眉毛胡子一把抓”,致使轰轰烈烈的教学研讨由于目的不明确、主题不突出而效果低微。

专题式研讨可以有效解决整合中特定的问题。教学研究或管理部门就整合中的特定问题开展观摩展示、交流研讨、评比评选,共同分析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课例,建构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广有效的教学策略,探求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切入点”。

3.构建学习共同体

有时,教师由于自己的时间、精力、知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效果低下。为此,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们共享成功案例、分享先进理念,探究整合真谛、探求教学创新,合作设计课程、协作完成课题。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教师既是先进经验的传播者、奉献者,又是精彩课堂的观赏者、受益者。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更使得每位参与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和讨论。难怪有参与者说“我有幸走进了‘教师学习共同体’,于是,不再‘孤芳自赏’,不再‘孤军奋斗’,我如痴如迷一般。与人是交流,是促进,是激励!”[4]

4.强化自我反思

反思是联系教师先前的知识、技能、经验与现实以及今后的教学行为之间的纽带,它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反思,对自己之前的知识、技能、经验进行系统的整合,内化新的教学理念,建构新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从而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反思不是“面壁思过”,而是教师以自己个性化的方式解读、思考、评价教育或教学问题。通过不断的螺旋式的检验与修正,教师才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的理想与信念变成现实。

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教研部门长期不懈的研究与创新,更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与理性反思。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

[1][3] 语文课程标准[DB/OL]. http://www.being.org.cn/ncs/chn/chn.htm,2009-2-10.

[2]白杨.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玲玲的画》(第二课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3):48~50.

[4] 提升自我,引领同伴[DB/OL].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5/176365/index.shtml,2009-3-10.

刘少颖]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