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00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顾晓美 孙志成
颈椎病是临床康复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的61%则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自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我科采用负压干扰波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并与单纯牵引治疗该病5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的患者来源于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12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5例;年龄25~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6年,平均4年。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及X线表现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20例患者治疗前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X线、CT、MRI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排除标准:①颈椎外病变所致的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患者。②有肝、肾、血液等疾患患者。③颈椎骨质疏松及颈椎肿瘤患者。
1.3 治疗方法 单纯牵引组(对照组):采用日本伊藤TR200-2型颈椎牵引仪,体位采用坐位颌枕牵引,牵引角度根据病变部位决定,如病变在C2~4取后伸5°~20°牵引,病变在C4~5取0°中立位牵引,病变在C5~7,取前屈10°~20°牵引,选用间歇牵引,牵引90 s,间歇10 s,牵引重量8~15 kg,根据患者体重及耐受程度决定,开始牵引重量宜小剂量,疗程中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每次牵引时间为20 min,1次/d。
负压干扰波配合牵引组(观察组):牵引完成后采用日本产SD-21V负压干扰波治疗仪,将电极杯海绵浸湿后,调整适当吸引压,把电极杯安放在颈肩肌肉疼痛部位,红白4个电极交叉成方形,调整电流强度至患者能耐受的量,治疗时间为20 min,1次/d。
1.4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执行。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和明显减轻,阳性体征减弱,劳累后颈部仍有不适。有效: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病情明显缓解,但不能完全控制,仍需治疗。无效: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组间疗效差异采用χ2检验。
观察组70例患者经10~25 d治疗(平均16 d),对照组50例患者经15~30 d治疗(平均25 d),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观察组治愈显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7.1%,平均治疗16 d,疗程短、见效快;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48.0%,总有效率为82.0%,平均治疗25 d。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椎间盘变性、椎体骨赘形成及小关节继发性改变、椎间关节紊乱、关节突关节错位、周围组织肿胀粘连,导致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神经根及寰椎神经反射引起颈部肌肉痉挛、疼痛及上肢放射痛、麻木以及颈部活动受限[3]。久之,颈肩部肌肉发生无菌性炎症,导致颈椎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其治疗方法较多,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包括卧床休息、牵引、颈围领护颈、按摩推拿、针灸、穴位封闭和中西药物治疗等。
颈椎牵引为非手术治疗首选,可以调节和恢复颈椎内外力学平衡,拉大狭窄的椎间隙和椎间孔,降低椎间盘内压,使纤维组织复位,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4],同时可以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肿胀的神经根炎症吸收,从而缓解肌肉痉挛。而间歇牵引在此基础上又具有对颈部肌肉的按摩作用,以及减轻牵引对枕、颈部的压迫,防止引起颈背肌的疲劳。而关于颈椎病牵引的角度,主要应结合临床表现,对照颈椎X线片所见来选择。
但是,单纯的牵引治疗作用有限,如果不配合相应的辅助措施治疗颈部软组织状态,就不能缓解神经根受刺激和压迫的情况,消除其无菌性炎症,很难达到临床治愈的疗效。本研究在牵引的基础上配合负压干扰波治疗,负压干扰波基础频率为5 000 Hz,差频50~100 Hz,具有以下作用:①镇痛。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③促进渗出物吸收。④缓解肌紧张。且治疗结果也表明二者合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负压干扰波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牵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雪琼,朱建龙,胡建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12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3]李新忠,杨雪.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290例临床分析[J].康复与疗养杂志,1995,10(1):20-23.
[4]杨利学,刘智斌,祝海滨.颈椎病角度牵引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8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