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林 王朋娇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
教学设计是学科网站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科网站中的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围绕选定的某门学科确定教学目标,收集某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相关知识,建立评测系统进行在线自我评价。因此,学科网站的评价设计对分析、理解学科网站及其制作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科网站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而区别于传统课程,因此,学科网站评价需遵循其特殊的评价原则。
其一,个性化原则。个性化是网络教育的独特品质。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网络学习,因而,学科网站评价应采取个性化评价。
其二,双向性原则。学科网站评价既要评价网络教师,又要评价网络学生;既要评价学科网站内容,又要评价网络教学支撑系统;既要评价人,又要评价计算机和网络。
其三,发展性原则。由于学科网站的基本目标是促进网络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科网站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
其四,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指学科网站评价既要通过统计资料说明问题,又要利用访谈、问卷调查、录音或录像调查等手段阐述结论。
其五,目的性原则。指学科网站评价关注学科网站的目的性,关注学科网站各内容模块的目的性,关注各个模块的主题性。
其六,易于操作性原则。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网络学生的分散性,使得学科网站评价的难度大于传统的学校课程评价,因此,学科网站评价尤其要讲究操作性。
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笔者获得了中外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较有代表性的一系列课件评价标准,包括中外关于网络教学评价、信息资源评价和课件评价等指标信息。这些标准都是各类教学软件评价人员对课件质量评定经验的总结,它使我们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也是本研究得以完成的基础。
其次,对获得的各类课件评价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这种处理主要集中在对重复项、相关项和矛盾项的处理上。重复项是指内容的实质一致但表达方法不同的指标选项,处理方法是选择一条表达最清楚、最明确的项目来代替所有的重复项。相关项是指内容上略有不同,但在几条指标之间具有很强关联性的指标选项。对于划分过细但内容密切相关指标选项,我们将其归并为一个较大的指标项,对于划分过粗且内容相关性不大的指标选项,我们又将其拆分为几条不同的指标项,以清除它们之间的联系。矛盾项是指内容上彼些冲突的指标选项,它们可能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课件的质量标准。对它的处理方法是选择当前环境下最佳的指标选项。
最后,在将不同标准体系的指标选项处理后,笔者将标准中的关键特性归为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技术设计和教学管理四大类。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科网站的关键质量特性,每个质量特性又分解出若干质量子特性。这样,就初步构建了学科网站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框架。
对指标体系框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讨论的中心是指标体系的框架是否科学、是否完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从不同角度对学科网站质量标准提出最直接的修改意见,使其更具有科学性与指导实践的价值。
权重是指根据不同指标选项的地位和作用而赋予的不同数值。我们采用特尔斐法来确定权重。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后,我们采用评语式标准和数量式标准确定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从而构建了完整的学科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学科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后,笔者又选择了两门学科网站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性评价工作,以初步检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学科网站的评价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和效果所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特征、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评价。
对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进行评价,以考察学习者目前环境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学习者产生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影响,并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教师和管理人员,使环境中的优势得以保持,劣势予以排除。由于网络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相互分离,学生所在的地域、家庭情况、学习条件和网络教师一起构成了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因素。外部环境是网络教育实施外部控制的基础之一。因此,对学习者学习环境的评价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出符合学习者实际情况的网络教学措施,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征,即学习者的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不仅影响学习者待人接物的方式,而且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成效。有研究表明,网络学习的态度、方式、评价和上网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受到个性因素的影响。由此,学习者特征评价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点,更好地掌握学习策略,调控学习活动。教师才能因人而异提供学习内容的动态导航和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测评。
学习方法是达到学习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方法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和识别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学习方法的优劣,对好的策略、方法给予鼓励并进行推广,对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提供恰当的建议。通过对学生特征、知识与学习方法之间适应性的评价分析,可以促使学习者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目的,网络教学也不能例外。考察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所达到的成效是衡量网络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网络学习评价旨在建立一种综合的学习成绩评价,其内容不仅包括应掌握知识的要求,而且应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等。它们是反映和检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努力程度的标志,如学习者的个人计划的制定、自主学习笔记和听课记录、完成作品或任务、参与网上或面授学习的情况等都可作为成绩来评定。目前,网络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测验、作业、提问、讨论、演示、考试和考勤等,此外还有学习契约、量规、范例展示、评定包、概念图、绩效评估等。学习成绩评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做出自我评价,激发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可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在线教学的策略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普通的考核或评价中,由于无法将知识与能力的内容区分开进行测试,能力评价经常穿插在成绩评价中,成为成绩的一部分。此处单独列出是为了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比较重要的学习者能力评价有学习者利用资源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这时的学习评价以广泛收集学习者的行为表现、过程展现、作品展示为基础,从多个视角考察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技能和创造能力。目前,对这些能力的考察多为建议性的定性分析、判断,具体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
由于学科网站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到目前为止,学科网站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科网站在充分体现自身所特有的优势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科网站的评价、资源的共享和知识产权问题等,基于此,笔者从学科网站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过程和内容方面进行了研究是有意义的。
[1]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J].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6).
[2]武书兴,陈俊国.网络课程评价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8,(6).
[3]常志英,董暾.网络学习评价的内容与实施原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4]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