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刘静 评析/李华平
[作者通联: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静,四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
【教学背景】
借鉴国际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先进经验,我们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采用了“微格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训练某一个方面的教学技能,或者执教某一个方面的教材内容,然后互动点评、修改方案、重新执教、比较分析、完善方案。
为了使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更有实效,笔者请来了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中学部年轻的刘静老师来参与指导。今天是这学期最后一次课。结束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说:“刘老师,你可否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刘老师欣然答应,并由学生“点课”,即兴进行《今生今世的证据》(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片断教学。
刘老师严格按照我们训练本科生的要求,把本科生当作中学生(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训练的一种特有方式),在十五分钟内展示了自身解读文本、调动学生的功夫,令在场师生齐声叫绝。
【教学实录】
师:(有点紧张)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接受大家的考验。今天我们来学习《今生今世的证据》。
师:从小学到中学,我们走过了不少地方,遇到了不少人,经过了不少事,请大家想想有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你们留念的记忆片断?
生:我没有搬家的经历,所以不知道。(该生读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面有离开故乡的叙述)
师:我说过搬家的事吗?(轻拍对方肩膀)你还没有换好角色。(因为他们是大三学生,而此时预设授课的对象是高中生,故提醒她调整。)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难道你都是很洒脱地和他们说Bye—bye吗?在这一路上有没有哪一刻想回望一下?
生:我想回忆童年的事情,那些都是我现在最开心的记忆,最重要的记忆。
师:你说是现在最重要的记忆。有什么能够证明它吗?
生:童年趟过的小河,爬过的山坡,骑过的水牛,都是证据,都可以证明。
师:很好。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有过一次搬家的经历,那些琐碎普通的事物,点点滴滴在我心中,现在它们都成了我重要的证据。
师:同学们很认真,刚刚两位同学一个说有搬家的经历,一个说无搬家的经历,都知道我们课文里提及了搬家一事,看来课前都认真做了准备。(实际上他们在“教材解读”课程中已学过)正如刚刚那位同学所说,证据就是一些普通的事物。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所说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看看“证据”都有些什么。
(生认真读课文)
生:草、土墙、破墙圈、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木橛和铁钉。
师:还有吗?
生:烟垢、灰、划痕……
师:同学们可有发现,这些都是一些极其普通、琐碎的事物,然而也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些普通琐碎的事物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记忆和印迹,作者也和我们一样,今生今世的证据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作者写这些事物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二段和第四段。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来学习第二段。请大家将这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橛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师:请大家注意,作者说“我走的时候”,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篇文章是从今天的角度去回味往日的生活。
师:很好,“回味”这个词用得很准确。那他到底是在回味什么呢?
生:回味离开故乡时的那种心情。
师:作者说“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还不知道”(重读“还”字)表明作者现在回想起当年离开故乡时的情形,心情怎样?
生:有点责怪自己。
师:很好,你读读,把那种责怪自己的心情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读,全体掌声)
师:读得很好。这一段,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还不止“还不知道”。请大家勾画出传达作者情感的字词。
生:作者用了表达强烈感情的“啊”字。“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词,非常好。作者要用这两个“啊”字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强烈情感?
生:强烈的期盼,期盼草越长越茂盛,期盼墙站稳。
师:这里,还有没有其它的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词语呢?
生:“千万”。
师:“千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无论如何。不管风吹雨打,不管人推牛撞,都不能倒。
师:你说的可真好。请你读一读,读出那种强烈的期盼。
(生朗读)
师:你读得很好了,但老师觉得味儿还不够,再试试。语气上似在和草、墙商量,情感除了强烈的期盼,还有一种厚重的嘱托。
(该生表情十分投入地朗读。众生掌声)
师:太好了,够味儿了。大家再看看,后面的句子也用了“千万”……
(生不自觉地读出了那些句子:“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
师:同学们很善于寻找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理解作者的情感。大家看,还有没有与“千万”一样,也表达作者强烈的期待之情的词语?
(生沉默,一分钟后)
生:“最好”。作者说:“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最好”,表达的是内心最大的愿望。
师:你真会分析。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些表达内心强烈情感的词语,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期盼。这样的词语在这句中还有吗?
(生沉默)
师: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将“一小块”换为“几打”,将“破”删掉)这样读好吗?
生:不能,不能表达那种强烈的情感。因为这“破”、这“一小块”表现了“我”希望留下证据的愿望十分真切、强烈。
师:好!请一位认为自己可以比其他同学读得更好的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谁来挑战?
生:(入迷地开始表演他的朗读,语言已不够表达他的情感,于是手舞足蹈)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
师:你读得不错,不过我还想听到那种强烈的期盼,虽然“我”知道土墙经受不住风雨的敲打、岁月的洗礼,终会坍塌,然而我依然有那强烈的期望,所以要读出那种强烈的情感来。
(另一生摇头晃脑地读)
师:读得太好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请同学们再勾一勾该段中刚才被他忽略的表达情感的字词。
师:同学们再看一下,除了责怪、期盼以外,还有什么样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
生:有一种后悔的情感。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是啊!有一种后悔、惋惜。还有吗?
(生沉默)
师:(提醒)“把……留下”三个连用,“留下……”三个连用,同学们注意前后作者的情感可有变化?大家先将这部分读读,仔细揣摩。
(生读)
生:好像有。
师:请在该句话中,找一两个最能体现其情感变化的字词。
生:“即使”。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即使”本来就是一个连词,我就感觉在这里有了变化。
师:很好,你在揣摩的时候注意了词性,值得表扬。稍后我们再来验证你的感觉对不对。还有吗?
生:我也认为是“即使”。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即使”是一个表示让步的连词。请问,作者的情感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虽然“我”极力想留下些证据,然而,土墙房子在风雨中定会坍塌,作者虽然一再强烈地嘱托,终免不了这样的事实,所以他就不再乞求。就变得强硬了,就像我们平时和别人谈话一样。
师:你太聪明了。同学们就她的观点再做思考,然后在“即使”一词旁边做好批注。
(师随机看看同学们批注的情况)
师:该句中还有一个词的变化也体现了这一点,大家找找。
生:“啊”变成了“吧”。
师:太棒了,请同学们再带着这种强烈的期盼、略微的伤感和变化的情感来朗读该段。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证据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些承载了我们印迹的琐碎的普通的事物。如此简单、平淡却让我们如此留念、回味。
【品味评析】
写长篇小说易,写短篇小说难,写小小说尤难。因为,篇幅短小,供作家“跳舞”的空间有限,弄不好会四处“碰壁”。教学亦如此,像《今生今世的证据》这样一篇很有难度的散文,如果给两三个课时,也许能够上得像模像样;但如果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恐怕很多人都会望而却步。
这种“微型课”,需要执教者具备“尺水兴波”的功夫。由于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就特别需要执教者在宏观把握文本的前提下,选点突破,以点带面。这个“点”,可以是针对文本的某一种解读方法,可以是文本构成的的某一个方面(如主题,人物形象、意象,思路、情节,写作方法、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也可以是文本某个部分或某一两个段落,还可以是某一种学习方法或学习要领(如诵读法,批注法等)。选准了“点”,抓住不放。
刘老师正是把握住了这种“微型课”的特点,抓住一点,重锤敲打,使得整堂课跌宕生姿,可圈可点。
第一,思路清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只有十五分钟,仍然需要清晰的教学思路。这堂课,老师的教学思路大体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速读课文——切入生活,调动体验,筛选信息——锁定局部,品读赏析”。其中第一个环节是准备性动作,理解这样一篇写“乡情”的文本,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是必需的,“一切理解都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更要紧的,是将自身的体验和言说与作者的体验和言说进行了一个无形的比较,在深化自身认识的同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第二个环节,则紧承第一个环节,把学生直接引进文本,通过筛选信息的方式,把握文本基本内容。从心智技能来说,这里进行的是简单的筛选信息,不具有多大的难度。这显然不是执教者的重心所在,一句小结语表明了其教学意图——“作者也和我们一样,今生今世的证据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作者写这些事物主要集中在第二段和第四段”。不啰嗦,不纠缠,一下就将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第二段和第四段”。第三个环节“锁定局部,品读赏析”是重点,是最能体现教师用心和功底的地方——能否“兴波”,关键就在这里。这一环节的教学解决的问题是“把握作者意图,理解作者情感”。前一环节是“表”——“证据有哪些”;这一环节是“里”——“如此简单、平淡却让我们如此留念、回味”的原因。教学就这样呈现了“纵深推进”的态势,而不是平常不少课堂上所常见的“平面滑行”。
这种纵深推进的局部教学思路,更是充分地体现在“理解作者情感”的教学中。这里,老师采用的是“筛选关键词,品读关键句”的方式进行的,一步一步富有层次感地带着学生理解作者“自责——期盼——惋惜”的情感。值得指出的是,老师在这里还引着学生品读出了作者情感的变化,特别是对大家容易忽略的“即使”(“即使……也……”)一词的品读。
第二,深入文本。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深入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正途。遗憾的是,现在的不少课堂,往往在文本表面虚晃一枪,或者装腔作势,或者蜻蜓点水。总之带着学生做“平面滑行”运动——在文本外摆弄着优美的舞姿;可一真正碰触到文本,马上就软弱无力,像一只泄气的皮球。要在“尺水”里“兴波”,必须深入文本。令人欣喜的是,刘老师这堂课,抓住“情”“景”二端,敲开语言文字坚硬的外壳,沉入词语,在文本中作深水潜游。比如,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啊”“吧”“千万”“最好”“即使”等和“把……留下”的句式,揣摩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怎样让学生抓出关键词语,学生怎么知道那就是关键词语,而抓住那些关键词句就能走进文本,就能理解作者情感。
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就要靠老师具体、到位的引导。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去朗读去品味,就走进了文本深处,与作者的心灵相契合。
朗读是“尺水兴波”的重要方法。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朗读,是语文课的重要“看点”。让“看点”成为亮点,就需要对朗读进行具体、到位的指导。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朗读的方式有:齐读,个别读;尝试性读,示范性读,挑战性读。
第三,注重习惯。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道:“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是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读书就要动笔。这个教学片断,在短短的十多分钟里,非常贴切、自然地培养了的学生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在极为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激起了一朵朵熠熠生辉的小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