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李媛
现阶段中国音乐发展的道路及未来的方向
黑龙江 李媛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音乐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客观趋势,我国的民族音乐必须要和世界音乐进行更多地交流和融合。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更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上大力促进发展世界音乐,中国音乐必须在研究观念上进行更新,在实践领域中进行创造。
中国音乐;发展方向
历史悠久的中国孕育了特有的中国音乐,五千年间有过辉煌,也有过没落。为什么我国没有世界级的大作曲家?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怎能漠视这种现状?这与我们从前封闭的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有必然关系。以往传统的文化教育导致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地束缚着我们的思维,遮挡我们的视野,使我国音乐和世界音乐有一定差距。
我们的教育传统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教育的落后和不普及也同样存在。新文化运动后,我国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系统专门的音乐教育也从那时开始。而西方音乐教育早在十五世纪便已开始了和声学、曲式学、复调、配器等系统理论,我们音乐理论是在西方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借鉴、消化、吸收、模仿、改造和发挥。
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客观上也带来了西方文化。西方的影响几乎渗透到我们所有领域,它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将继续对我们产生影响。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是不平等的,音乐也如此。我国民族器乐在五四以后和西方的接触后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民族乐队的编制仿照了西洋管弦乐队的模式;调式和声源于西方传统和声;曾经只有支声复调,而不知赋格和对位,更没有系统的音乐理论;在我们近现代的音乐创作中使用的调式,有相当部分是西方大小调式。
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传统,文艺复兴以来,这种交流对各国文化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如巴罗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和传播,对欧洲各国歌剧艺术的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哪里有意大利歌剧,哪里的民族歌剧就得到较大的发展,历史的原因,使我们习惯把一国的音乐成就在别国发生强大影响看作是一种文化侵略,是妨碍别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障碍。意大利歌剧何曾阻碍了别国歌剧文化的发展。莫扎特就既写出了卓越的意大利歌剧又写出了精彩的德国歌剧,看不出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歌剧在其创作中有什么相互抵触的地方。事实上,意大利歌剧在其他国家传播,使得他们从意大利歌剧的艺术成就中得到启迪和借鉴,也有益于有才华的作曲家对自身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样西方音乐在中国传播,并没有阻碍中国音乐的发展,否则新文化运动后我们在音乐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无从解释。
我国当代青年作曲家因历史负担少和可贵的冲动精神而敢于突破传统,在创作思想上提出了全新的认识,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吸收西方现代作曲技巧,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对中国音乐进行思索和创造,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开拓了道路。
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局限性,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杜会、历史、经济条件制约下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民族音乐是指各民族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具体体现在乐器构成和曲调风格两方面,后者更主要。我们的民族音乐作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的一部分,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资源。
世界性就是开放性、互通性、融合性、持久发展性和世界各民族广泛的参与性,它使各族人民真正站在同一个层面上平等对话。它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方向,具有光明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音乐相对于民族音乐而言,在音乐技法、音乐风格上远离任何民族音乐的特征,或源于某个民族,但经过作曲家的精心提炼和再创造而使世界各民族普遍都能欣赏和接受。我们必须寻找一种能与世界沟通的音乐语言来表达我们自己,才能够让世界真正了解我们。像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这些得到全球范围一致认同的音乐就属于世界音乐。我国的严肃音乐在解放后,尽管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一批优秀的作品,但因我们过分注重和强调民族性,导致最终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这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情。
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更应从理论和实践上大力促进发展世界音乐。贝多芬那世界性音乐语言的运用决定了他首先是世界的,其次才是德国的。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柴科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大师,也都因他们那些伟大作品而成为世界知名作曲家。即使是民族乐派,也是经过提炼本民族音乐素材并将之加工和再创造,而成为世界音乐。
19世纪民族乐派的代表肖邦用非常典型的本民族音乐素材来创作,但他的音乐风格依然是浪漫主义的,是浪漫主义中的民族风格。民族音乐素材和特点只是他作品中的一部分,如果说玛祖卡这种民间舞曲赋予肖邦灵感的话,同样肖邦也赋予玛祖卡以不朽的光辉。肖邦的玛祖卡已不是简单的波兰民间舞曲,而成为具有高度精神内涵的民族灵魂。以冼星海、聂耳为代表的我国一批极富才华的作曲家,由于历史原因及思想观念的束缚,另外驾驭大型音乐作品的技术能力不强,只成为我们民族内的骄傲。当然,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这不能仅归于我们没有运用世界性的音乐语言,也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形势与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我们的传统文化等多方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以往的音乐太过于注重民族风格的旋律音调,作曲技法单一,不注重个性,简单而武断地将作曲家的个性和民族风格对立起来,使作品失去生命力。当民族风格成为最高意义的共性,某种程度上是对作曲家个性的扼杀。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域观使我们裹足不前,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精神枷锁坚如磐石,尽管有一批仁人志士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但因其异常顽固至今仍不能彻底被打破。在音乐发展中民族风格是必然存在的,但不能做封闭式循环,而应开放性地同世界交流,这样才能做到流水不腐,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欣赏者的不同素质、不同文化层次和欣赏水平决定其对音乐的理解。交响乐结构庞大、织体复杂、内涵深刻、富于哲理,能深深地触及和震撼人的灵魂,这种能触及和震撼人的思想灵魂的程度是划分音乐层次的标准。民族音乐在这点稍弱,但并不排除其自身特定的功能和价值,它同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能接受民族音乐的人大大多于欣赏世界音乐的人,因此发展民族音乐有其现实意义。
现阶段,从文化多元角度出发,我们占世界人口1/4的中华民族有必要有责任保留宣传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它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能一枝独秀,充分放射出其独特璀璨的光芒。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更应该为世界音乐作出应有的贡献,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能充分地创造和享受世界音乐文化财富。
(作者单位: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