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以东华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2010-08-15 00:47:42方根显
中国地质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勘探勘查

方根显,李 曼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物理系,江西 抚州 344000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以东华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方根显,李 曼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物理系,江西 抚州 344000

通过对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和教改实践的研究分析,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计了“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以设计性实验为核心,以工程训练与科学研究为支撑,以综合性实验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就如何实施该体系提出了建议。

勘查技术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应用型工科专业,主要培养国土资源勘查与评价、各种建设工程勘察、环境勘查与评价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勘查技术与工程发展到今天,服务领域已从单纯为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探服务,扩大到为整个地球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战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众多领域服务。因此,本专业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使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能适应学科的发展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专业特点

东华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物探方向)是老牌专业, 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历史沿革中, 该专业从过去单一的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到现在以工程物探为主,资源勘查与评价共同发展的综合物探勘查。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院一直秉承这一专业培养理念, 输送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毕业生多年来呈现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然而,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物探方向)属于地球物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更新快。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发展实验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值得每个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思考。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方案所设计的知识体系为基本框架,通过方案设计、过程操作与实现、结果分析与推断等手段,亲自体验实验系统物理过程及行为特性的一种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应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提出实践方案、优化实践过程、分析实践结果、总结实践结论、撰写实践报告。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体系上有更好的策划和管理,在实践实施中有更好的师资。

1.总体思路

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是:(1)整体性。即要求学生对本专业的各种物探方法(放射性勘查、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测井技术)都能基本掌握和运用,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2)全面性。既要面向资源勘探,又要面向工程勘查与检测,还要兼顾地质灾害勘察与评价对人才的需求;(3)重个性。由于学生本人的素质差异及兴趣爱好不同,在创新性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具有灵活性;(4)强能力;(5)求创新。

2.层次结构

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协调,其基本理念是“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注重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创新意识形成”。在立足向学生传授实践技术理论、验证理论知识的“基本型实验(验证型)”基础上,增加“提高型实验(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满足上述实践要求,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三层次、五训练”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就是从验证型实践、综合型设计与实践、创新型实践三个层次上组织实践教学,以达到加强学生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培养的目的。“五训练”具体包括:(1)常规实验训练;(2)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训练;(3)开放性实验训练;(4)科技创新实验训练;(5)物探方法综合实验训练。

3.内容设计

依据本专业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划分为:

(1)通识教育及基础教育实践内容: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编程实验,工程测量实验,电子技术实验,金工实验,计算方法实验。

(2)专业主修实践内容:放射性实验,电法实验,地震实验,磁法实验,重力实验,测井技术实验。

(3)专业拓展实践内容:工程地球物理实验,核辐射环境检测实验,地球物理信息处理实验。

(4)设计性、综合性实践内容:放射性课程设计,电法勘探课程设计,地震勘探课程设计,磁法勘探课程设计,工程地球物理学课程设计,综合性物探方法课程设计。

(5)开放性、创新性实践内容:核地球物理创新性实践,放射性创新性实践。

(6)集中性实习内容:江山地质认识实习,区域地质调查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三、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通识教育及基础教育实践时间安排按照学校统一部署,专业主修实践按照学科脉络先后顺序安排,即磁法勘探、重力勘探、放射性勘探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开展;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开展;测井技术、专业拓展类及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第七学期开展;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内容从第三学期开始布置并持续开展。

四、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准备工作

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实施质量需要充分的教学准备和完备的组织保障。实践教学的准备包括3个方面。

(1)教师的准备。任何常规性实验教师需首先亲自实践,制订详细、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出应遵循的相关实验规范,公布实践所需的前期知识,明确实践考核方法,以便学生执行。

(2)学生的准备。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和需要锻炼的能力内涵。

(3)实践环境的准备。包括水、电、场所、仪器设备、实践模型、实验消耗材料等。当前本专业仪器种类基本齐全,且大部分代表着目前国际最先进水平。可开设的实验项目众多,为设计性、综合性、开放性等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但绝大多数均为单台套,开展实验时需要协调。

2.组织保障

我们注重以验证型实验为基础,以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为重点,提倡各类创新型实验。实践教学的组织保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其他各种类型的实验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开展。

(2)对开放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施前提出申请,写明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实验场地要求、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预期取得的成果等;在指导教师综合评价原理正确、仪器使用恰当、场地选择合理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指导后将申请交付学生实施;学生依据申请书的要求进行实验并提交成果报告,老师进行成果验证与评价;目前我们已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计算方法实验中按照上述要求布置实施,效果良好。

(3)对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我们基本参照开放性实践实施,不同的是,开放性实验由指导教师拟好实验题目由学生选择进行,本类实验由学生自主选题。

(4)对创新性实践,我们依托勘查技术与工程江西省特色专业经费组织实施,该类实践要求有科研的教师与有兴趣的学生结合,完成科研与实践的结合。

(5)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环节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措施

我们对本专业的四个教学实习环节都采取了如下措施:

(1)对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区域调查实习我们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地质内容如矿床、构造等内容,删减无关的如地球演化史、古生物地层等内容,从而保证实习内容满足专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增加了理论教学时间,从原来的92学时增加到现在的136学时,使得教学内容适应本专业的需要。

(2)对生产实习教学,我们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同时依据社会需求增加或修改实习内容。近两年,我们增加了电磁勘探类实习内容,该内容主要针对资源勘探;增加了面波勘探内容,该内容主要针对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3)对毕业实习教学,我们加强了与生产单位的联系,目前80%的学生毕业实习在生产单位进行,使学生能在毕业前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

五、结语

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已在地球物理系2005、2006两届学生中实施,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组织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极大锻炼,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师资问题。实践教学过程组织难度大,即需要投入较多的师资,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如开放性实验,同样一个实验,对常规性实验而言教师12个学时就够了,而开放性实验至少需要30~40学时。

(2)进度协调问题。不少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与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匹配,最恰当的实践教学时间一般需要与理论教学过程同步进行。由于学期内有许多其他课程,因此,如何安排实践教学过程有时出现矛盾。

(3)经费报账问题。对于设计性、综合型、创新性实验往往需要购买一些消耗材料,特别是需要租车,而这些是没有发票的,报账很难,目前我们专业此类经费的开支绝大多数由指导教师承担。

(4)课程设计仍需完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既需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又需要考虑一定的实践环境条件和个体差异,需要避免过程与结果的雷同。目前的课程设计案例从复杂性和多样性两方面来看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体的要求。

目前,我们正在继续努力,大力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深化实践教学研究的层次。

[1] 吕玉增,韦柳椰.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1):113-116.

[2] 张树明,孙占学,姜勇标,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探讨——以我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02-108.

[3] 彭秋发.工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地质教育,2005,(4):91-93.

[4] 吴景华,靖向党,潘殿琦,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5-67.

[5] 金成洙,黄菲,张建军,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1):78-83.

[6] 潘殿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66-68.

[7] 赵 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5):14-16.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peciality——Taking the Speciality in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Instance

FANG Gen-xian, LI Man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330013,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raining model and education practice for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peciality in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n designs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y combining the subject’s developm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for applied talents in society.The system sets the testing type experiment as base, puts the designing type as core, put engineer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study as foothold, makes comprehensive type as supplement.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pplied talents

G642

A

1006-9372 (2010)01-0040-03

2009-12-04。

“地球物理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和“电磁测深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校级教改项目资助。

方根显,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物探与找矿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勘探勘查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3:00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地质(2020年1期)2020-09-16 07:19:06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勘探石油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19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