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安
(宿迁市来龙高级中学)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吴新安
(宿迁市来龙高级中学)
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智能教育为主干,而将情感教育渗透于化学知识传授、能力有效提高之中,从而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情感上受熏陶、个性上获得发展、人格上得到不断完善,促进情知和谐发展。
化学教学 情感教育 学生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是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尔.戈尔在他的《情感智力》一书中提出: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智商仅占20%,而情商却占80%。所以,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智能教育为主干,而将情感教育渗透于化学知识传授、能力有效提高之中,从而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情感上受熏陶、个性上获得发展、人格上得到不断完善,促进情知和谐发展。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产生起综合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触景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如在进行卤素知识的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卤素的发现史:1826年法国青年化学家巴拉尔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他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浸取液中通入氯气,就得到了紫黑色固体,同时在提取碘后的母液底部总有一层深褐色液体。它具有刺激性气味,巴拉尔进行了仔细研究,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知道后后悔莫及,因为他在几年前就做过相似的实验,看到过相似的现象,所不同的是他没有仔细研究,只是凭空认定这深褐色的液体就是氯化碘而已,从而错过了新元素的发现。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进入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熏陶;再如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的产生对微观世界探索的欲望,直观的理解了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
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认知水平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知过程。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即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功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即负强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发挥情感的动力、强化功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乐学、好学。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这一难点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联想、提炼的方法,使其中所涉及的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电子得失等诸多概念,清晰明了的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既接受了知识,又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对立统一、物质守恒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再如讲到氯气可作为自来水的消毒剂时,可以用资料展示的方法告诉学生国外已从氯消毒的自来水中检测到微量的多种致癌物或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物质,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严肃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化学教材是整个化学理论逻辑体系的简单缩影,是人类智慧展示,凝聚着各种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如氧气的发现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在实验中发现:密闭容器内锡和铅经加热后表面形成了一层金属灰,加热后容器内物体的总重量未改变,但锡和铅的重量增加了,而空气减少了。他意识到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金属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发生了化合反应。此后,拉瓦锡得知并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进而发现与金属化合的空气成分就是氧气。1777年,拉瓦锡正式提出了氧化学说:燃烧的本质是物体与氧的化合,通过这段化学史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告诉学生周期律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多年的刻苦研究于 1869年提出的,让学生了解这段化学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不折不挠、执着奉献的精神,引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敬意,激起学生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再如在硫的教学中,介绍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让学生晓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事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其次,注重学生成功需要的满足。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时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注意无论如何不要是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教师要学会处理好学习命题与不同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命题帮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即实施分层、分类教学。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以人的真实情感为纽带,建立起的融洽师生关系,会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对认知能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1]马宏佳.化学教学论.2000.
[2]汪晓军,马宏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育,2003,(3).
[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2003.
[4]徐念芳.小议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2).
[5]房宏.化学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化学教学,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