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真 河南商丘市中心医院(476000)
行气活血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体会
刘爱真 河南商丘市中心医院(476000)
肾;输尿管结石;行气;活血;中医药疗法
肾、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属祖国医学“石淋”、“砂淋”、“血淋”、“腰痛”等范畴。多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虚热夹杂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蕴结为砂石而成,久病则伤及血络,致气郁血瘀血淋而成,其膏沙石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多年来根据肾、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特征,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行气、活血,治疗肾、输尿管结石8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级资料86例,均为本院中医门诊患者,男51例,女3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病史最长3年,最短半个月;86例中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单块结石。分布部位为肾盏中18例,输尿管上段25例、中段26例、下段17例;结石直径均小于1.0cm以下,泌尿系统未发现畸形及狭窄病变。
2.1 行气、活血、温补脾肾 本法适宜瘀血型,寒冷、久病体虚,或虚伤过度,以致脾肾两虚为瘀血,阳虚寒凝,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有肾区叩击痛或剧烈腰痛、小腹痛、血尿、尿色深红或挟有血块、心烦、排尿困难等症,临床特点以突发性腰痛、大汗、血尿为主症,常伴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B超检查示:肾、输尿管结石,伴有肾积水,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方药:柴胡、肉桂、附子、木香、巴戟天、泽泻、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地龙、水蛭、蜈蚣。尿血加仙鹤草、大小蓟;尿道灼痛加生地、黄柏、牡丹皮、板蓝根。
验案 王某某,男,56岁。2001年6月16日初诊。B超示右肾0.6~0.8cm结石,右输尿管0.5~0.6cm结石,并伴有腰部间歇性绞痛3年余,患者3年前因腰部绞痛而到某市级医院住院,经检查,诊断为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有积水,曾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后采用中西药多方治疗,效果不好,患者平素身体健康,近3年来时有肾绞痛发作,腰酸时冷,倦怠乏力,肾区叩击痛明显,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紧,诊断:肾、输尿管结石,证属湿寒凝滞型结石,以行气、活血、温补肾阳为主,用上方加沉香、生薏苡仁、丹参服10剂,每日1剂,第4d排出0.3~0.5cm大小砂石3枚,以后又排出小结石若干个,二诊去蜈蚣,加生地黄30g,檀香10g。10剂服完后随访1年患者无任何不适,B超示肾、输尿管无结石(未发现结石)。
2.2 行气、活血、利湿排石 本法适宜气滞血瘀,湿热郁结型,患者一般情况好,无明显感染,仅有腰部钝痛、胀痛、血尿时有时无,B超检查显示肾、输尿管结石,临床特点肾区酸胀、疼痛为主症,方药: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0g,三棱10g,莪术10g,没药10g,泽泻10g,金钱草30g,瞿麦10g,海金沙10g,鸡内金10g。气虚者加黄芪、西洋参、炒白术;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当归,水湿明显加木通、茯苓。
验案 张某某,女,40岁,职工,2002年12月26日初诊。左腰部酸痛1年余,到过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半年前因劳累后自感左腰部酸痛,休息后症状缓解,此后腰部常酸胀痛、沉重不适。用过大量抗生素止痛之类药物疗效不佳,患者无外伤史,腰部无肿胀瘀血,左肾区已有轻度叩击痛,舌淡、苔薄白,脉沉。B超示左肾中盏有1个0.6cm ×0.7cm结石,左输尿管有0. 3 cm ×0.5 cm中段结石,肾并有轻度积水,诊断左肾、输尿管结石。证属气滞血瘀、湿浊郁结,用上方加黄芪30g,党参15g,巴戟天15g,牛膝10g,川厚朴10g。每日1剂,服药1个疗程后排出大小不等小砂石,自觉症状减轻,守前方去巴戟天加茯苓10g、沉香6g,再进10剂结石排出,经B超复查未见结石。
2.3 行气、活血通淋清热化湿 本法适宜血瘀湿阻、湿热下注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是湿热的主要病机,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腰为肾之府,若湿热之邪侵犯于肾、则腰痛拒接,湿热内蕴,邪正相争,可见寒热起伏,口苦,呕恶。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并感染,有膀胱刺激症及血尿或脓尿,方药:金钱草30g,赤芍15g,瞿麦12g,扁蓄10g,甘草6g。血尿甚者加大小蓟、灯心草,湿重者加防己、猪苓。
验案 张某某,男,36岁,农民。2003年9月16日初诊。间断性血尿2年余。患者近2年来,小便常呈酱油色,每次住院给予抗菌治疗,病情好转,发作时左肾区已有轻度叩击痛,腰部酸沉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B超显示:左肾0.6cm×0.8cm结石,输尿管0.5cm×0.6cm结石。证属血瘀湿热,湿热下注。治以行气、活血、凉血、清热除湿、通淋排石。上方加牛膝15g,生石膏30g,滑石30g。每日1剂,10剂后复诊,自述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消失,服药期间肾绞痛3次,绞痛后有细砂状结石排出。上方去滑石,加鸡内金15g,再服10剂,巩固疗效,服药后又先后排出颗粒状大小结石3枚,自感周身酸软无力,常气短、自汗,属排石后元气受损所致,上方去泽泻、滑石、赤芍药,加黄芪、西洋参,服药8剂后诸症消失而愈。B超显示肾、输尿管无异常。
肾结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提升,其病机湿热下注,煎熬尿液,结为砂石。病久则阴血亏耗,伤及正气或为阴虚或为气虚,表现为虚实挟杂之证,气滞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在临床上多采用行气、活血的治疗方法。疗效比单纯使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效果显著,体会到“气滞”、“血瘀”、“湿热”、“虚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特点,治当以“行气活血”、“利湿清热”、“温补肾阳”、“利尿排石”为原则,以中医辨证行气、活血法清利小便,化石排石为主,佐以补益气血,解郁通络,健肾等药,以利结石排出体外。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010
1672-2779(2010)-10-0012-01
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