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娟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广州 510650)
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的国画很讲究留白。人们日常交往中的沉默就如同国画里的空白。沉默现象既普遍又重要,国内外一些学者较早就开始研究沉默现象。笔者将语间和话轮间沉默的地点、时间、人物等场景的各种直接因素称为小语境;将与选择沉默有关的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称为大语境。历经五千年积淀的中国文化异常丰富,影响着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语用沉默现象至今少有研究,描写性沉默的探究似未见过。
1.1 符号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以色列语言学家Dennis Kurzon在其著作《沉默话语》(Discourse of Silence)中,阐述了沉默语法,区分了2种沉默现象,一种是无意图的(unintentional),另一种是有意图的(intentional),前者是与心理素质有关的,常常因个性压抑所致;而后者是不与对方合作的有意图的一种尝试。他认为:有意图的沉默是一种有意义的言语行为,话语间沉默的中心问题是发现意义[1]。Verschueren把沉默看作是与言语有关的一种符号概念,他提出了沉默的8个原因:1)说话者从内心深处感觉不想说话;2)说话者不知下面该说些什么;3)说话者因惊喜、痛苦或其它强烈情绪说不出话来;4)说话者实在无话可说;5)说话者忘记他/她要说些什么;6)说话者因要听别人讲而选择沉默;7)说话者在隐瞒着什么;8)说话者对话题不感兴趣[2]。
1.2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Gurevich把沉默看做是交谈时与对方拉开距离的方法。交谈以言语宣布其到场与否,保持沉默就表明不在场,不参与交谈活动,双方的距离就拉开了[3]。Bruneau从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3种沉默:心理语言因素的沉默、社会因素的沉默和文化因素的沉默[4]。Bruneau将互动性沉默假定为交谈中有意图的沉默,对方能从中推断出交谈意义。
1.3 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Jerem y F.Jones在《从沉默到交谈:学生参与学术小组讨论的跨文化理念》一文中提出许多亚洲国家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沉默的共同原因是不愿对老师的权威性进行挑战[5]。M isa Fu jio于2004年在对美日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个案中,分析了由日本人语用转移所引起的错误传递,特别是沉默现象,“yes”的歧义和美日管理人员不同的礼貌策略,讨论了在英语日益成为全球语言,并能从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游离出来的今天,说英语的本族人和非本族人在跨文化交流中是如何相互理解和交谈的[6]。
1.4 语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Mey认为,对沉默行为的解释非常依赖于沉默所在的文化语境。沉默实际上是一种语用行为[7]。这说明沉默具有文化属性,研究沉默必然映射沉默者所处的文化语境。Leech认为,沉默是唯一的无地位的人的行为方式,沉默隐含的礼貌和非礼貌意义必须考虑[8]。在Leech看来,沉默既是一种礼貌行为,又是一种非礼貌行为。研究过程中可以把沉默与人的地位挂起钩来,但实际上沉默决不是无地位的人独有的。Levinson在语言研究中,有时候将沉默作为专业术语,把停顿作为各种非言语的总称[9]。Deborah Tannen,Muriel Saville-Troike阐述了沉默是普遍存在的人类高度意识下的行为,强调了沉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复杂性[10-11]。可见,作为辅助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所传递的信息内容繁多且各具特色。沉默现象多维而复杂,实证研究相对较难,然而对其研究又很有意义。如沉默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实属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1.5 国内研究的回顾
大多数国内学者是从法律的角度研究犯人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实行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必然性。也有少数学者从其它方面分析和探讨沉默现象,如左岩和杨平介绍了国外学者有关会话结构中话轮等基本概念和他们对会话中沉默的分类,体现了沉默的多种交际功能[12-13]。10年前,像这样的推介性论文有助于开阔国内同行的视野。龚卫东和吴雪燕重点探讨了话轮沉默在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认知解读,指出传统语用学中会话分析理论与格氏合作原则在解读话轮沉默时存在着自身不足的问题[14],在此基础上,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依据[15],对话轮沉默的含义进行认知语用分析。但仅仅将国外的理论运用于沉默现象的分析还不够,缺乏新意。宋莉介绍了东西方在静默语即沉默使用中的总体差别,探讨和分析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认为这样的分析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其不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16]。这种对比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提倡。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沉默的研究,大都是从一个侧面阐述沉默语言。本文拟在上述语用学领域关于沉默现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来探讨普通中国人的沉默现象,并且认为,这些沉默是中国文化背景下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因不能说而不说话,因各种原因无法说,因不敢说而不说等。
笔者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沉默可能有一个命题内容,这一命题内容不得不由语境来确定,它比言语更依赖语境[1]。如何区分不同的沉默现象呢?笔者认为,沉默可分为2类:1)一般性沉默(General Silence)(或称为程式性沉默)(Form u laic Silence);2)描写性沉默(Descrip tive Silence)(或称为非程式性沉默)(Non-fo rm u laic Silence)。
一般情况下,沉默是指在较固定的情景下以不说话来满足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交际行为。它是传统习俗上特定场合的沉默,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属于人之常情的沉默。如,遇到对方家里正在办丧事,周围的人在主人面前以示安慰保持的沉默;在寺庙里烧香许愿时的沉默;群众在领导发言时保持的沉默等。以上种种,笔者称之为一般性沉默。
描写性沉默是指语境干涉下不把话说出来就能满足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使信息量扩充的交际行为和知识活动。它出现在双方或多方交谈的语间或话轮中,持续时间很短,没有固定的沉默时间和地点。笔者之所以将描写性沉默看作一种知识活动,是因为沉默也是一门学问,沉默不可能无缘无故出现,选择沉默是因为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才在特定的场景不说话的。同样,要搞清对方为何选择沉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常识。例如,199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和解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事件,整个过程也非常有中国味。这个中国味是指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沉默,具有中国特色。汪辜两人签署会谈协议后交换文本,但两人站起来交换文本时,一个默默地走过来,另一个走过去,等于换了一个位置再重新回到原位坐下。这种沉默的方式令在场的几百名媒体记者特别是国外媒体记者一时莫名其妙。这一带有身势语的沉默依据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右为尊”的说法,其含意是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应该彼此平等、相互尊重,两位老人都心知肚明,不用说什么就了解对方的意思。这是谙熟中国文化知识所作出的举动。
可见,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选择沉默,有时共同沉默不语,有时一方说话,一方保持沉默,双方的行为都属于交际行为。笔者认为:沉默是一种语用行为。描写性沉默现象千姿百态,其中隐含的信息各式各样,有多有少,有时话语双方都明白,有时一方清楚,一方难以理解等等,种类繁多,难以归类,但都不难详细述说和勾勒。描写性沉默是笔者的主要研究对象。
3.1. 描写性沉默使汉语言文化信息量得以扩充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是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沉默是一种语言,是一种形式上无声但实质上意义丰富的语言,沉默者也是语言的使用者。中国禅学甚至不用语言,而以各种身体动作,或以棒喝之类的方法,开悟心灵,启发人大彻大悟[17]。选择沉默的中国人,其沉默也必然伴随着模糊性和灵活性,只有根据大语境和小语境才能确定沉默的真正语用目的。
例如,汉族的传统婚礼仪式主要分为3个部分,即:迎亲、拜堂和闹洞房。新郎、新娘拜堂时出现的沉默唯中国独有,而西方国家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牧师问她/他“你愿意接受×××做你合法的丈夫/妻子吗”时必须说“我愿意”。而中国的新郎、新娘则一言不发地在主婚人的安排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一拜天地表达的信息是:感谢上苍的安排匹配;二拜高堂表达的信息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新郎互拜表达的信息是:互相尊重和感谢。三拜之后,才能正式结为夫妻。每一次默默鞠躬的意义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如果没有拜完或中断,亲朋好友都会认为这一次婚姻没有效力。这一种程式性沉默体现了新郎新娘对婚姻的认真态度和对婚后美好生活的默默企盼,它比口头表达更胜一筹,彰显了汉民族的文化底蕴。这种程式性沉默的例子在中国还有很多。
非程式性沉默即描写性沉默的出现一般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例如,某学院一个特困生打球时不慎受伤,需要一笔医疗费。在该班班长的倡导下,学生们踊跃捐款,某任课老师也捐了款,但医疗费还是不够。下面是课间休息时和部分同学的一段对话:
某教师:他现在住在哪个医院?病情怎么样?我想去看看他。
班长:刚动完手术,现在情况好一点,可能还要动第二次手术,医疗费还不够,他父母正在发愁,不知能否借到钱。再等一等,我想再叫同学多捐一点款,到时再一起去较好。
旁边的学生:医疗费不够,为什么不能动员系里所有的老师们都捐款?老师们多有钱啊!
某教师:这可以考虑。你到系里请示一下,若要再捐款通知我一声。
班长:我也想到了,并请示过了,系里领导不同意。
旁边的学生:为什么不同意?
班长:为了保护老师们的利益呗。
某教师沉默;
旁边的学生沉默;
班长沉默。
(上课铃声响了。)
某教师:时间到了,上课。
这里的沉默是话语场景的人一起不说话了。那位教师沉默没轻易地附和班长的观点,一是怕得罪人,二是不能马上判断要系里老师都捐款这件事是否适合。何况保持沉默,尽管没支持学生但也不会得罪学生。因为已经捐过一次了,而且准备再捐。那位教师的沉默显然不是Verschueren提出的那些原因:不是忘记要说什么;也不是要听对方讲而沉默;更不是要隐瞒什么[18]。只是受到中庸文化观念的影响,普通教师当遇到敏感问题时,选择沉默最为稳妥。
旁边的学生对班长的看法不表态而选择沉默,原因是看到老师沉默,他也同样不能判断这件事是否值得坚持,话题是他引出的,但又不是自己的事,明哲保身可保证不被进一步的误解,不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至于班长的沉默,大家心里明白,他意识到自己说话有点出格,就马上停止说话了。他也担心自己的话被传出去可能有不好的影响。大家都选择沉默与大语境即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像这类事情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经常遇到,说明传统文化构成我们每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并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有根据大语境和小语境,才能理解不同场合的沉默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信息量膨胀的真正语用目的。
3.2 描写性沉默既是一种语用原则又是一种动态的被动性的语用策略
语用原则是指说话如不遵守它们便引起交际失败的一套原则[17]。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那样,可说的东西就是只能用逻辑的语言来表达的东西,而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就只能沉默。沉默意味着显示,意味着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它。这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种表达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而且,交际本身是一种由许多变量构成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复杂[19]。
语用策略就是话语策略,是指说话遵守了它们便使交际更顺畅、使说话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一套措施[17]。所谓策略是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行为方式。两者都是动态的。被动性的语用策略,是万不得已时一种无可奈何的行为方式。描写性沉默是人们惯用的一种行为方式,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动态的语用策略。这里用“动态”来形容,首先是因为沉默的主体即人,其生命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的活动之中,其次,沉默也是一种交际方式。沉默从表面上看是不言不语,但是沉默者的思维活动可能还相当活跃,沉默是其不得已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策略。另外,沉默者面临的语境是不断变化着的客观世界。沉默者的欲望和需要也会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所以人们会根据变化了的大语境和小语境来选择沉默。毫无疑问,沉默是处于动态过程中的一种语用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沉默是一部分人群常用的策略,其重要性可以与选择说话相提并论。沉默也在传递一种信息,是一种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能使交际对方作出行为上的一些改变。沉默者是信息的发送者,沉默的接受者是这一信息的接收者。交际情景即语境是影响信息传递和信息接受的根本因素。例如:上级领导到某中学主持一个组织活动,召集几个一线教师和中层干部开座谈会。
上级领导:……学校面貌有了大改变,与你们在座的努力工作分不开,也与基层干部的领导分不开。但也有一些不良现象。今天来是想了解一下李主任体罚学生一事的真实性。这是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请大家谈谈。
一线教师和中层干部沉默。
上级领导沉默。
上级领导:大家畅所欲言,我们会上的内容会后决不会传出去。更不会告诉当事人。这是组织原则问题。
全场沉默。
教师甲:……我觉得他为人正直,工作作风好,一直是先进工作者,不会干这类事。……
[响起了一个中层干部的一声假咳嗽声。]
上级领导:能具体谈一谈吗?
接下来是轮流发言,那个假咳嗽声的中层干部也发了言。座谈会上大家都一致附和说李主任的好话,回避体罚学生一事。
这里可看出,座谈会开始不久就出现4次沉默,因为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某事的真假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选择附和或沉默是中国人最常用的表达手法。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一线教师和中层干部,选择的沉默既是语用原则又属于动态的语用策略,带一定程度的被动性。每个人选择沉默交际行为是有意图的,各自传递不同的信息。就上级领导来说,他的沉默是想圆满完成这次政治任务,如果他一个人说话,而在场的人不说话,就达不到他召集座谈会的初衷和目的。被召集去的人同样希望座谈会开得成功,不想因固执己见,搞得吵吵闹闹,不欢而散,所以也是在坚持语用原则。每一次沉默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因为要顾及到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努力避免对自己不利。不难看出,那个中层干部可能不同意教师甲的观点,以假咳嗽和沉默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即使是满肚子的反对意见,也努力避免发生争执而不说出口,无奈之下以假咳嗽加沉默表达自己的信息。他的无奈和沉默此时此刻带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属于动态的被动性语用策略,又是一种语用原则。其他中层干部的沉默语用策略也是如此。实际上,保持一团和气的沉默是大家一贯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
从小语境和语言语境来判断,座谈会参加者的沉默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为贵”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社会向来注重集体内部的人际和谐,这就是本文提到的大语境。这类沉默现象在中国相当普遍。
综上所述,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描写性语用沉默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描写性沉默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沉默作为一种无声语言直接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描写性沉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描写性沉默是一种语用原则又是一种动态的被动性的语用策略。关于沉默现象的中外语用对比研究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仅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得到了钱冠连教授的悉心指导,笔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Kurzon.D.D iscourse of Silence[M].Am sterdam:John Benjam in.,1997.
[2]Verschueren,J.W hat Peop le Say They DoW ithW ords[M].Norwood:Ablex.,1985.
[3]Gurevich,Z.D istance and Conversation[J].M emphis TN:Sym bo lic Interaction,1989(12):61-73.
[4]Thom as J.B.Comm unicative silences:form sand functions[J].Ou lu,Fin land:Journalof Comm unication,1973(23):17-46.
[5]Jones,J.F.From Silence to Talk:Cross-Cultu ral Ideason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A cadem ic Group D iscussion[J].The Am erican University.M aryland Heights:Published by Elsevier Science L td,1999.
[6]Fujio,M.S.Silence during intercu ltural comm unication:a case study[J].Corporate Comm unication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B ingley:Em eral Group Pub lishing L im ited,2004,9(4):331-339.
[7]M ey,Jacob L.Pragm 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 lackwell PublishersL td.2001:277.
[8]Leech,G.N.The p rincip lesof p ragm atics[M].London:Longm an,1983.
[9]Levinson,S.C.Pragm atics[M].Cam bridge:CUP.1983.
[10]Tannen,D.&Saville-Troike,M.M uriel Saville-Troike.Perspectiveson Silence[M].Norwood.NJ:Ablex Pub lishing Corporation.1985:11-12.
[11]Saville-Troike,M.The p lace of silence in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comm unication.In D.Tannen&M.Saville-Troike(Eds.),Perspectiveson silence[M].Norwood,NJ:Ab lex.1985:3-18.
[12]左岩.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6(2):13-21.
[13]杨平.“沉默”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J].山东外语教学,1996(2):78-81.
[14]龚卫东,吴雪燕,.英汉会话语篇中话轮沉默的认知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25-28.
[15]Sperber,D.&W ilson,D.Relevance:Comm 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 lackw ell PublishersL td.1995.
[16]宋莉.沉默中的不同“声音”[J].外语学刊,1998(1),56-59.
[17]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8,151,152.
[18]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 atics[M].Edward A rno ld(Pub lishers)L im ited,1999:131-135.
[19]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逻辑哲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72.